海钓扁食怎么挂好

别再问我活虾怎么挂了,每次在码头上看到那些新手把一只活蹦乱跳的海白虾挂得跟滩烂泥似的,我就来气。那虾挂上去,别说鱼了,连我自己都看不下去。软趴趴,死翘翘,抛出去就跟个破布条一样在水里打转,你指望这种东西能骗到海底那帮成了精的老油条?做梦。

挂饵,尤其是在玩根钓(Rock Fishing)或者轻矶钓搞那些趴在海底的扁食——我们这儿把比目鱼、多宝鱼、牙蝶这类底栖鱼统称扁食——这活儿,不是技术,是艺术,是跟鱼的一场心理战的开端。你的饵挂得好不好,直接决定了你今天晚上是回家吃鱼,还是吃泡面。

我那根用了快五年的DAIWA 月下美人 76L-T,竿梢敏感到能清晰地传递出铅坠蹭过每一粒沙子的质感,它是我在水下的眼睛和耳朵。配上一个2500型的Shimano Stradic,出线顺滑得像女人的头发。主线我一直用YGK的0.8号PE线,前导则必须是Seaguar的12磅碳素前导线,大概接个一米半,这玩意儿在水下几乎隐形,而且耐磨,在礁石区和沙砾底厮混,没它可不行。但你就算有了这身顶级装备,虾挂不好,一切都白搭,等于开着法拉利去送豆腐,纯属浪费。

市面上最常见的挂法,什么从虾枪穿入,从头部硬壳穿入,我看着都摇头。那样挂,虾入水没几下就死了,顶多挣扎两下,然后就僵直了。一条死虾,在水流里飘着,跟一条活虾在水底惊恐地弹跳,你觉得哪种更能激起那些扁食的攻击欲望?答案不言而喻。

我的独门秘诀,也是我跟一位台湾老钓手学来的,叫“尾挂悬弹法”。很简单,但细节是魔鬼。你左手捏住活虾,让它自然弓起,右手拿钩,我偏爱Gamakatsu的管付千又钩2号,钩尖锋利,钩身够硬。从虾尾的第二节或者第三节的腹部,也就是最柔软的地方,轻轻刺入,然后顺着虾肉的弧度,将钩尖从背部穿出,钩尖微露。整个过程要快,要轻,不能伤到虾的内脏和“虾线”。这样挂好的虾,它还是活的,甚至因为轻微的刺痛,在水下会更加活跃地弹跳,姿态极其自然,就像一只受了惊吓试图钻进沙子里的小虾。这对于那些在沙地里“守株待兔”的牙蝶来说,是无法抗拒的致命诱惑。

钓组的搭配也同样重要。很多人喜欢用天平,觉得防缠绕。我不爱用那玩意儿,太笨重,信号损失严重。我用的是一套改良的倒吊钓组。具体来说,就是主线通过八字环连接前导线,前导线的末端绑一个合适的铅坠,我常用10克到20克的枣核铅,具体看水流。关键在于,在距离铅坠大概20到30公分的地方,用一个极小的三叉转环或者直接用一个快速别针,引出一段约15公分的子线,这根子线我甚至会用更细一点的8磅碳线,末端才是我那只挂着活虾的管付千又钩

钓组对比 优点 缺点 我的选择理由
天平钓组 防缠绕效果好,适合新手。 信号传导损失大,灵敏度低,钓组笨重。 过于迟钝,会错过很多扁食那种轻微、神经质的咬口。
传统倒吊 灵敏度高,铅坠到底,饵在上方漂。 子线容易缠绕主线。 信号直接,但饵的动态有时不够自然。
我的改良倒吊 极高灵敏度,子线短且独立,饵的动态最自然。 对绑制技巧有一定要求,成本略高。 最大程度保留了鱼讯的原始信号,并且让活虾的弹跳姿态完美呈现,这是上鱼的关键!

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就是读懂潮水和找标点了。玩扁食,最好的时间永远是涨八分、落两分,也就是涨潮快到顶和刚刚开始退潮的那段时间。这时候水流相对平缓,底部的鱼也最活跃。我喜欢找那种沙泥底和礁石的结合部,或者是有暗流沟坎的地方。怎么找?靠手感。

抛投出去,让铅坠自由落底。当线松弛下来的瞬间,绷紧线,用竿尖去感受。轻轻地、慢慢地往回拖动。你的竿尖会告诉你水下的一切:拖动顺滑无阻,是平坦的沙底;感觉到“咯噔、咯噔”的颗粒感,是砂砾或贝壳底;如果突然一沉,感觉挂住了,然后轻轻一提又过来了,恭喜你,那下面很可能就是一道小坎或者礁石边,这就是扁食最喜欢的伏击区。

找到疑似标点后,就别再大幅度拖动了。核心操作技巧来了,我管它叫“三秒钟的生死停顿”。具体操作是:轻提竿尖约10公分,把铅坠带离水底,然后极其缓慢地往回收线半圈,感受铅坠再次落底的轻微“嗒”的一声,然后,停顿。什么都别做,保持竿尖微微受力,静静地等三到五秒。

就是这要命的几秒钟。你的活虾正在子线的带动下,在离底15公分的地方,做着最自然的、垂死挣扎般的弹跳。水下的多宝鱼,它那双长在同一边的眼睛正死死盯着,它在判断,在犹豫。而你的任务,就是通过竿尖去感知那微弱到几乎不存在的信号。

扁食的吃口,跟其他鱼完全不一样。它不是“咚”的一下拉了就跑,而是更像一种“压”。你会感觉竿尖先是轻轻地、几乎无法察觉地抖动了一下,像是水流过,紧接着,竿尖就像被什么东西轻轻地压住了,往下弯了一点点,然后就不动了。这就是它把饵吸进嘴里,趴回沙子上的信号。很多新手会以为是挂底了,一使劲,反而把钩子从鱼嘴里拉了出来。

正确的扬竿时机,就在你感觉到竿尖被“压住”并且没有松开的那一刻。不要猛抽,那会把鱼嘴打烂。应该是手腕发力,带动小臂,一个短促而有力的向上提拉,感觉整个钓组的重量突然翻倍,并且开始有持续的、沉重的力量往下拉扯时,就对了!

我永远记得在东海岸一个防波堤上,那天傍晚起了薄雾,海风带着咸腥味,吹得人脸上黏糊糊的。我用这个方法,连续守了快一个小时,就在我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竿尖传来了一个极其微弱的“嗒”,然后就是那种熟悉的、温柔的“下压感”。我深吸一口气,手腕一抖,扬竿!瞬间,DAIWA 月下美人弯成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弧度,轮子开始发出“吱吱”的悲鸣。那股力量不大,但是非常沉,不窜,就是死命地往底下礁石缝里扎。我知道,这是条大家伙。

整个搏鱼过程,我始终保持弓着竿,利用竿身的腰力去化解它的冲力。它不动,我也不动,它一发力,我就顺势把竿尖压低一点,让线。几个来回之后,感觉力道小了,才开始慢慢收线。当那条接近三斤的牙蝶被我从浑浊的水里提溜出来,放在探照灯下时,它身上那完美的、如同海底沙石一般的迷彩花纹,简直就是大自然的杰作。那一刻,所有的等待和对细节的偏执,都值了。

所以,别再把挂虾当成一件简单的小事了。从你拿起那只活虾开始,你就在和鱼对话。你挂得越用心,虾在水下就越“会说话”,它会帮你告诉那些狡猾的扁食:“嘿,这里有顿美餐,快来吧!”而你,只需要安静地,通过那根敏感的竿梢,去倾听它们的回应。这,才是海钓的真正乐趣。

海钓扁食怎么挂好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