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出船,当铁板(Jig)离手,感受着那几十甚至上百克的金属疙瘩带着PE线的嘶鸣直奔深蓝,我心里总会下意识地绷紧一下。不是担心挂底,也不是怕没口,而是那一瞬间,脑子里会闪过一个念头:我的线结,靠得住吗?
这可能就是老钓手的通病,一种近乎偏执的强迫症。你可以在船上忘带午饭,可以忘了涂防晒霜被晒成黑炭,但你绝对不能对自己的线结有半分怀疑。因为在大海里,尤其是在玩铁板这种直来直去、暴力美学拉满的钓法时,那个连接着你昂贵的PE主线和同样不便宜的碳素前导线的节点——那个小小的、不起眼的FG结——就是你的命门。一个失误,全盘皆输。跑一条惊天巨物,能让你懊悔到下次出船都还捶胸顿足。
说起绑铁板,新手可能会问,不就是把线和饵绑在一起吗?用个电车结、八字环不就得了?要是抱着这种想法去深海玩铁板,我只能说,大海会给你上最深刻的一课。我们玩的不是小打小闹,面对的可能是几十上百斤的红甘(Amberjack),神出鬼没的犬齿金枪(Dogtooth Tuna),甚至是能把人直接拖下水的GT(牛港)。这些家伙发力的一瞬间,那股子蛮横的冲劲,能把任何一个存在瑕疵的线结直接“秒杀”。
我的选择,或者说我唯一信得过的,就是FG结。这玩意儿,在我看来,是PE线连接前导线最伟大的发明,没有之一。有人可能会抬杠,说PR结更强。我不否认,用机器打出来的PR结,在拉力测试数据上确实漂亮。但对我来说,钓鱼不只是追求数据。FG结的美,在于它的纯粹。你不需要任何工具,只需要你的双手、你的嘴(用来咬住线头),以及足够的耐心。在摇晃的船上,迎着咸腥的海风,花上三五分钟,用手指的触感,一圈一圈地将又细又滑的PE线紧密、均匀地缠绕在相对粗硬的碳素前导上,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修行,一种战前仪式。
绑一个完美的FG结,感觉就像在编织一件艺术品。PE线上下交叉的每一次,都要拉紧,不能有丝毫松垮。缠绕的长度,我个人习惯至少保持在2厘米以上,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摩擦力。收尾更是关键中的关键,半扣要打得结实,最后的收尾结,我通常会用一种改良的锁结,连续打上四五次,确保万无一失。最后用打火机烧结线头,轻轻一燎,烧出一个圆润、光滑的“豆”,不能太大,也不能有尖锐的毛刺,否则高速出线时会刮伤导环。整个结体完成时,应该是流畅的纺锤形,用手从主线捋到前导,几乎感觉不到任何阻碍。这才是一个能让你在搏鱼时安心的结。
为什么如此执着?我永远忘不了几年前在南海的一次经历。那天流水极好,我们在一处海底结构复杂的暗礁区下竿。我用的是一支Gamakatsu Jigging R的竿子,配了Shimano Stella SW 14000XG的轮子,线是8号YGK PE配130磅Seaguar碳素前导。那天我的手感热得发烫,连着抽上来几条十几斤的红甘。有点得意忘形,一个线结打得有些仓促,心里觉得应该问题不大。
然后,它就来了。一个沉重、迅猛的截口,竿子瞬间被拉成一个满弓,Stella的出线声尖锐得像是防空警报。我死死顶住,凭经验判断,这绝对是条米级以上的大家伙。它往下猛钻,我凭着腰力硬是把它从礁石区里拔了出来。几个回合的拉锯战,我感觉已经控制住了局面,开始慢慢收线。就在鱼影已经隐约可见的时候,竿头猛地一弹,手上瞬间一轻。
空了。
我摇回线,只见PE线的末端,像是被利刃切过一样整齐。我的FG结,在极限的拉力下,因为收尾的那个“豆”烧得稍微大了一点,在某一瞬间可能卡住了导环,或者是因为缠绕时有那么一两圈的交叠不够紧实,导致PE线切入了前导线,最终在持续的高压下崩断。那条鱼,我甚至没能看清它的全貌。船老大惋惜地说,看那股子力道,八成是条破纪录的犬齿金枪。从那天起,我每次绑FG结,都像是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不敢有丝毫懈怠。
绑好了主线和前导,接下来就是铁板的连接。这里面同样有讲究。我几乎从不把前导线直接绑在铁板上。正确的做法,是用一个强力的路亚环(实心环/Solid Ring)和连接环(开口环/Split Ring)来组合。前导线,我会用一个加强版帕洛玛结绑在实心环上。这个结简单、快速,而且拉力损失极小。实心环上再挂上你绑好的铁板钩(Assist Hooks),最后用开口环把实心环和铁板连接起来。
为什么要这么做?第一,方便更换铁板。只需要用路亚钳打开开口环,就能快速换上不同克重、不同颜色的铁板,以应对变化的水流和鱼情。第二,也是最重要的,这样的连接方式能让铁板在水下的泳姿更加灵动、自然。如果直接把线绑死在铁板上,会极大地限制铁板的摆动和跳动,魅力大减。一个好的铁板钓手,必须读懂潮水,并让自己的铁板“活”起来。
为了直观一点,我把我常用的两种目标鱼的配置列出来,这套系统里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经过无数次实战检验的。
| 装备配置 | 中深场狙击 红甘 (Amberjack) | 远海挑战 犬齿金枪 (Dogtooth Tuna) | 
|---|---|---|
| 鱼竿 | MC Works’ REAL FUSION 633LR | Ripple Fisher Ultimo 82H Nano (兼顾) | 
| 轮子 | Shimano Stella SW 8000HG | Daiwa Saltiga 20000-H | 
| PE主线 | Varivas Avani Jigging 10×10 Max Power PE X8 4号 | YGK Galis Ultra Castman WX8 GP-D 8号 | 
| 前导线 | Seaguar FXR 船 80磅 | Fisherman Super Stealth 170磅 | 
| 主前导连接 | FG结 (缠绕长度不低于2.5cm) | FG结 (缠绕长度不低于3cm, 甚至双线FG) | 
| 铁板连接 | 加强版帕洛玛结 + NT Swivel 5号实心环 | 加强版帕洛玛结 + Owner 7号以上实心环 | 
| 铁板克重 | 150g – 250g | 250g – 400g | 
你看,从竿子、轮子到每一寸线、每一个小配件,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串联起这一切,承受最大瞬间冲击的,就是那两个小小的结。所以,怎么系铁板?对我来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这是一个关乎态度的问题。是你对大海、对你的对手,是否抱有足够敬畏之心的一次自我拷问。
下次当你站在船头,准备将那块承载着你希望的铁板抛入未知深渊之前,请务必花几分钟,安静下来,专注地,绑好你的线结。当你用干燥的手指轻轻抚过那个完美、顺滑的FG结时,你会获得一种无与伦比的信心。这种信心,会让你在中鱼瞬间,敢于毫不犹豫地扬竿,敢于在搏鱼的每一个回合中,都将你的装备性能压榨到极限。因为你知道,你和那头深海巨物之间最脆弱的连接点,此刻,坚不可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