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大号海钓线

总有人问我,玩大家伙,是不是线越粗越好?PE12号起步,前导三百磅,恨不得拴根钢丝上去,觉得这样才万无一失。每次听到这种话,我都在心里摇摇头,这哪是钓鱼,这是在拔河。大海里的事,从来就不是“粗”和“硬”能解决的。那是一种平衡,一种你和鱼,竿和线,风和流之间的微妙角力。

我玩深海重装备有些年头了,烧掉的线、断过的竿、跑掉的巨物,比很多新手钓上来的鱼都多。不是吹牛,是交的学费。今天就聊聊我这点心得,不是什么金科玉律,算是一个老家伙的执念吧。

我的主力装备,这么多年换来换去,最后还是落在这套上:竿子是朋友工作室订制的重型船竿,两米出头,竿稍有点黏,腰身却硬得像根铁棍,专门为放流和抽铁板设计的,调性大概在300-500克。这竿子好在哪?它能把活饵的每一个细微动态都传到你手上,哪怕是在百米深的水下,那只池鱼是在悠闲地游泳,还是被什么东西盯上开始惊慌,你都能感觉到。而一旦中鱼,那恐怖的腰力又能瞬间把鱼从暗礁里顶出来。轮子,我只信赖Shimano Stella SW 18000HG。别跟我扯什么性价比,大海里只有可靠和不可靠。在你跟一头可能一辈子只能碰到一次的怪物搏斗时,Stella那绵密又强悍的刹车力就是你最后的底牌,听着它那“吱吱吱”悦耳又沉稳的出线声,心里才有底。

线,这才说到正题。我常用的主线是YGK的PE8号,偶尔流特别急、目标鱼是超级巨物的时候,才会用到PE10号。为什么不是更粗的?因为水阻!想象一下,你在一百多米深的南油井架,水流像河一样淌,你用PE12号的线,放下去两百米,线被水流冲成一个巨大的弧形,鱼饵早就不知道被带到哪个爪哇国去了,触底信号?别想了,竿尖的所有反应都是水流的假信号。而PE8号,切水性就好得多,能让你更垂直地接近标点,更清晰地感知水下的一切。

线的学问,一半在主线,另一半,甚至更重要的一半,在前导线。我只用碳线做前导,长度通常在五米到八米。它的耐磨性是尼龙线比不了的,在礁石林立的海底,这就是一层救命的铠甲。磅数怎么选?这得看你钓什么。搞大石斑,我一般上到200磅的前导。那家伙中钩第一反应就是猛扎回洞里,俗称“打桩”,你必须在最初的十几秒内用绝对的强力把它“拔”出来,前导稍微细一点,蹭到礁石上就是“秒切”,连让你反应的机会都没有。但如果你在开阔水域钓红甘或者金枪,这种高速洄游的鱼,我可能会把前导降到150磅,追求更好的隐蔽性和更自然的动态。

主线 (PE) 推荐前导线 (碳线) 目标鱼种 适用钓法 备注
PE 6号 100-130磅 中型石斑、红甘、马鲛 轻型铁板、放流 追求更好的操控性和铁板动态
PE 8号 150-200磅 大石斑、大型红甘、小金枪 重型放流、深海铁板 我的万金油配置,兼顾强度和水阻
PE 10号 200-250磅 超级巨物(牛港、巨型石斑) 激流区、障碍区强攻 非必要不上,对体力要求极高
PE 12号+ 300磅+ 极特殊目标(如大鲨鱼、大型金枪) 拖钓、特定延绳钓法 日常船钓极少使用,更偏向专业渔业

记得有一次在南海,那天潮水走得特别好,是那种“涨停”转“退停”的黄金窗口期。船长把船稳稳地停在一个新发现的深水泥层的暗礁盘上。我用一枚Owner的10/0管付钩,挂上一条巴掌大的活鱿鱼,鱿鱼的裙边挂法最讲究,要保证它下水后还能像小火箭一样喷水游动。钓组沉下去,大概一百二十米,我能清晰地感觉到铅坠触底那一下“叩”,然后马上收紧虚线,竿尖微微下压,把主动权交给我手里的鱿鱼。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海面上是毒辣的太阳,只有柴油机单调的“突突”声和海浪拍打船体的声音。突然,竿尖传来一阵极不正常的、急促的抖动,紧接着就是一个猛力下拽!完全不是小鱼盗饵,那感觉就像你的鱼饵被一辆飞驰的卡车给撞了!我下意识地扬竿,与其说是扬,不如说是用整个身体的重量向后坐,整个人死死地顶住竿尾!Stella的刹车瞬间开始疯狂尖叫,PE8号线像被烙铁烫过的琴弦,发出“嗡嗡”的低鸣。

“中大野货了!”我冲着船长吼了一声。那股力量蛮横得不讲道理,直接把我从钓箱上拖得站了起来,竿子弯成一个接近满月的弧度,我只能弓着腰,把竿柄顶在腰带的卡槽里,用全身的力量跟它抗衡。这就是搏鱼的开始,也是对你整套系统最大的考验。线够不够结实?结打得牢不牢?轮子的刹车能不能顶住持续的高负荷?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结果都是一样的——切线跑鱼,然后自己坐在那儿,对着大海发半天呆。

那是一头大家伙,它一波猛冲,直接拉出去七八十米线,然后就地打桩,死死地趴在底下不动了。这时候千万不能急,不能跟它硬拔。我稍微松了一点刹车,保持线的紧绷,然后用手轻轻弹动鱼线,持续地给它施加一个微弱但烦人的震动。这是老办法,有时候管用,有时候不管用。僵持了大概五分钟,海底那头终于不耐烦了,开始缓慢地移动。机会来了!我立刻收紧刹车,趁它移动的瞬间,用尽全力向上“泵”鱼,身体后仰把竿子抬起,然后再压低竿尖,同时快速收线。一下,两下……每一个循环,都能把它从海底拉近一两米。

这个过程,痛苦又极致地快乐。胳膊很快就酸得像灌了铅,汗水顺着额头流进眼睛里,又咸又涩。但我不敢有丝毫松懈,精神高度集中,感受着线上传来的每一次挣扎,判断它的动向和体力。就这样来来回回拉锯了将近二十分钟,那股力量终于开始减弱。当鱼头第一次被拉出水面时,船上所有人都发出一声惊呼。那是一头巨大的鞍带石斑,嘴巴大得能吞下一个篮球,暗红色的身体上布满斑点,像一块活过来的海底礁石。

把它拖上船,摘下钩,看着它躺在甲板上,我一屁股坐倒在地,感觉浑身都散架了。但心里的那种满足感,无法形容。这不是征服,而是一场平等的对话。我用我的经验、我的装备、我的技巧,赢得了这场对话。而那套看似“不够粗”的PE8号线组,完美地完成了它的任务。

所以,别再迷信“大力出奇迹”了。读懂潮水,理解你的目标鱼,然后去构建一套平衡、可靠、能让你充分发挥技巧的系统,这才是大号海钓线的真正玩法。大海会用它自己的方式,奖励那些懂得尊重它、理解它的人。那鱼还在,那海也还在,我的家伙事儿也擦亮了,就等下一个好流口。

怎么大号海钓线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