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红虫怎么捕捞

天还没亮透,码头上那股子咸腥味就混着柴油味钻进鼻子,这味道,比什么咖啡都提神。很多人问我,老鬼,你钓了一辈子鱼,最迷的是什么?我想了想,可能就是这凌晨四点的码头,还有那抹在黑暗里即将浮出水面的,梦幻般的粉红色。这粉红色,就是我们这些老家伙口中的“海中皇后”,学名叫真鲷,我们更喜欢叫它红虫。别误会,不是用红虫钓它,而是它本身,就是那条最诱人的“红虫”。

想把这条“红虫”从海里请上来,可不是挂个虾扔下去就完事儿的。那帮小年轻,拿着重型铁板竿,一身潮牌,在船上“咣咣”地抽铁板,他们追求的是瞬间的暴力美学。我不一样,我迷恋的是那种细腻的博弈,是和一条狡猾的老鱼之间,用一根竿、一根线进行的无声对话。这套玩法,我们叫阿波钓法,或者说得更宽泛点,叫矶钓。

我的战袍,常年是那根禧玛诺的BB-X Special SZ III 1.5-530。为什么是1.5号?因为它够腰力,能护住细线,面对十斤级的大鲷也不虚;又足够敏感,能清晰地传递鱼讯,哪怕是它试探性地啄一下饵。为什么是5米3?因为在礁石上,在船舷边,这个长度能给你足够的操控空间,去控线,去避开水下的障碍。配的轮子,必须是2500型手刹轮,也就是我们说的LBD轮。这东西是矶钓的灵魂。新手总觉得它复杂,但在老家伙手里,它就是控制鱼的第三只手。当你搏鱼时,大鱼一个猛冲,手指轻轻一松,瞬间泄力,比你调什么鬼泄力钮快多了,那是一种人轮合一的感觉。

线组的搭配,那更是斤斤计较的艺术。主线我用2.5号的半浮水尼龙线,子线则必须是1.75号的碳线。为什么?主线半浮水,便于操控和压水,减少风的影响;子线用碳线,因为它切水性好、更耐磨,而且在水下几乎隐形,能最大程度降低老奸巨猾的真鲷的警惕性。子线长度,看水流,流缓放长,两米起步;流急收短,一米五,让饵更贴近窝点。钩子,我偏爱伽玛卡兹的チヌ钩3号,钩尖锋利,钩身轻,挂上活虾后能让虾在水里姿态更自然。

说到饵,这才是捕捞红虫的终极密码。南极虾是基础,但要想钓别人钓不到的大家伙,我的秘诀是——本地活沙虾。出发前,我会去相熟的渔民那里挑那种不大不小,大概跟小拇指差不多长短、活蹦乱跳的沙虾。挂钩也是有讲究的,从虾枪下方一点点的位置横穿过去,轻轻地,保证它还能在水里活蹦乱跳地踢腿。这种鲜活的、带着生命气息的饵,对那些经验丰富的老鲷来说,是无法抗拒的致命诱惑。

出船,选点。我从不迷信那些网红钓点。真正的好地方,是海图上那些等深线变化剧烈,水下有暗礁沟壑的地方。开船到了目标区域,关掉引擎,让船随着潮水漂。我会盯着探鱼器,但更多时候,是靠眼睛和感觉去读懂潮水。看那水面上不同流速交汇形成的一条“流目”,那就是天然的“鱼道”。把船停在流头的上游,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战场。

接下来,是整个钓鱼过程中最有仪式感的一环——打窝。一块南极虾砖,配上半包鲷鱼粉和一点麦麸。我不喜欢一次性“咣”地全砸下去,那是喂鱼,不是诱鱼。我会捏成拳头大的小团,算好水流和深度,每隔三五分钟,精准地打在我的钓组漂流路径的前方。目的只有一个:制造一条从远到近、从上到下的“味道走廊”,让深处的红虫顺着味儿找上来,最终发现我那只最美味的活虾

一切准备就绪,就是漫长的等待和极致的专注。抛投钓组,让0.8号的阿波轻轻落水,然后缓缓打开线杯,手指搭在线上,感受着水流带动钓组下沉。眼睛死死盯着那颗在浪涌中起伏的阿波,它就是我和水下世界的唯一连接。这时候,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只有风声、浪声,还有自己的心跳声。

真鲷的吃口,不像石斑那样一口闷死,也不像黑鲷那样拉着就跑。它很斯文,也很狡猾。有时,阿波只是轻轻下沉一目,然后就停住不动了,这是它含着饵在原地品尝。有时,是缓缓地、坚定地加速下沉。无论是哪种,当阿波从你视线里消失的那一瞬间,就是你扬竿的最佳时机!手腕要有一个短促而有力的爆发,力道不是要把鱼嘴拉豁,而是要让锋利的钩尖刺穿它厚实的上颚。

中鱼的瞬间,竿尖猛地一沉,一股沉重而持续的力量从水下传来,手刹轮的警报“吱……”地一声尖叫起来!这就是最让人上瘾的时刻。大鲷的第一波冲刺,力量极大,你绝对不能跟它硬碰硬。这时候,LBD手刹轮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手指控制着出线开关,它冲,我松手放线,让它冲,但竿子始终保持一个完美的弓形,用竿身的弹性消耗它的体力。它一停,我立刻收线,手指扣住开关,不给它喘息的机会。这整个搏鱼的过程,就像是在跳一支优雅而危险的探戈,你来我往,进退有度。

记得有一次在担杆岛外的一个礁盘,碰上一条怪物。那天的潮水特别顺,我用一贯的钓法,中鱼了。但那股力量完全不一样,竿子瞬间被拉成了满月,线“嗖嗖”地往外冲,我用手刹点放,跟它周旋了快十分钟,感觉它力气小了点,就开始慢慢往上收。就在我以为胜券在握,能看到鱼影的时候,它突然一个掉头,往礁石缝里钻!我当时下意识想锁死轮子跟它拼了,但还是晚了零点几秒,只听“嘣”的一声,手上猛地一轻。1.75号的碳线,从一个被蚝壳磨过的地方断了。

那一刻,我一点也不懊恼,坐在船上,看着手里的断线,甚至有点想笑。这就是大海,它给你惊喜,也给你教训。它教会我,再好的装备,再精湛的技巧,也需要一点点敬畏和运气。

下面这个表,是我个人针对珠三角近海玩真鲷的一些装备搭配心得,给想入门的朋友一个参考,但记住,没有绝对的“最好”,只有最适合你和当时海况的。

装备类别 推荐规格 个人理由
矶钓竿 1.5号 – 1.75号,5.3米 综合性最强,兼顾手感与控鱼能力。
手刹轮 2500型 – 3000型 LBD 矶钓灵魂,搏鱼操控性的天花板。
主线 2.5号 – 3.0号 半浮水尼龙线 易于操控,抗风浪表现优异。
子线 1.5号 – 2.0号 碳素线 低延展,耐磨,水中隐形,传递鱼讯清晰。
阿波 0.5号 – 1.5号 负载 根据水流和目标泳层灵活选择,小流用小号。
鱼钩 チヌ钩 2号 – 4号 钩型适合鲷类口型,轻量且锋利。

把那条挣脱的大家伙当做留给大海的念想,重新绑好线组,挂上新的活虾,再次抛投。当那抹粉红色的身影最终被我拉出水面,在晨光下闪耀着金属般的光泽时,之前所有的等待、所有的遗憾,都化作了捧着鱼时那沉甸甸的满足感。这,就是捕捞“红虫”的全部魅力。它不是一次征服,而是一场约会,你得盛装出席,还得懂得它的所有暗示。

海钓红虫怎么捕捞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