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钓鱿鱼,尤其是夜里跑去外礁或者平台钓那种潜伏在深场的大家伙,一船人里,总有那么几个小年轻,拿着崭新的 Shimano Sephia 或者 Daiwa Emeraldas,木虾挂上就一个劲地猛抽,竿子甩得呼呼作响,以为是在玩什么水下格斗。我呢,通常就靠在船舷边,点上一根烟,默默地把我的老伙计——一根用了快十年的 Major Craft Skyroad 船鱿专用竿 准备好,配的是一颗小巧但皮实的 Shimano Ocea Conquest 201HG 鼓轮。他们笑我老派,我笑他们不懂海。
海里的事,尤其是水流,那是大海的脾气。你跟它硬碰硬,多半是自讨苦吃。钓鱿鱼,特别是想钓到那些有脑子、有分量的老油条 大尾鱿 或者 炮弹筒,你得学会顺着它的脾气来,这就是我今天要跟你掰扯的——放水。
这俩字听着简单,不就是把线放出去吗?错了。真正的 放水,不是被动地松线,而是一种主动的“聆听”。你的竿尖、你的手指、你绷着的那根 0.8号 Sunline PE Jigger ULT 八编线,都是你的耳朵,你要听的是水下几百米处,那股看不见摸不着,却决定了一切的暗流。
那天晚上,我们去的点是南油的一个老井架,月光跟死了一样,全靠船上的大灯把一片海照得惨白。水流走得飞快,新手们把 3.5号 的 Yamashita EGI-OH K 系列木虾扔下去,还没到底呢,就被冲出去老远,收回来一看,挂底了,或者根本就没到鱿鱼待的泳层。这就是不懂 放水 的下场,你只是在给大海喂铅,跟钓鱼没半点关系。
我的做法是,先不急着下竿。感受船的漂移速度,看看探鱼器上水流对铅坠的影响,心里大概有个谱。今晚的流,至少有两节。我从饵盒里拿出一只平时不常用的 40克 克沉速极快的 Duel EZ-Q Dartmaster,在它的连接环上,又用快速别针加挂了一枚 15克 的泪滴形外置铅。这么做,不是为了让它更快到底,而是为了让它在强流中有足够的“骨气”,能稳住姿态,不至于在水里瞎翻跟头。鱿鱼精明得很,一个姿态诡异的假饵,它们碰都不会碰一下。
一切就绪,我打开 Ocea Conquest 的出线开关,用大拇指轻轻地、若有若无地搭在线杯上。这一下至关重要,是 放水 的灵魂。你不能锁死,也不能完全放开。你的拇指就是刹车,是调节器。我能清晰地感觉到,线组带着木虾,像一个探险家,正一寸一寸地沉入那片黑暗的水域。线杯均匀地转动,发出细微而悦耳的“嘶嘶”声。
通过竿尖传来的细微震动和拇指感受到的出线张力,我能“画”出水下的地图。二十米,水温似乎没变;四十米,感觉到一股小小的横向侧切力,那是一层分支流;六十米,线猛地一松——到底了?不,是穿过了一层流,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缓的水层。这,就是鱿鱼最喜欢待的地方,它们会躲在急流层下面,等着被冲晕的小鱼小虾路过。
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整个人仿佛和那根细细的 PE线 融为一体。时间一秒一秒过去,船上很安静,只剩下发电机单调的轰鸣和海浪拍打船体的声音。旁边的小年轻已经换了第三个木虾了,嘴里骂骂咧咧的。
突然,拇指感觉到线杯转动的节奏变了。不是停,也不是快,而是一种……黏滞感。就像你的线被一团水草轻轻挂住,出线变得断断续续,甚至有微弱的回弹。竿尖,那根极其敏感的 实心竿梢,也跟着微微点了一下,幅度小到几乎看不见。
就是这个信号!
新手会以为是挂底了,或者只是水流的幻觉。但对于老手来说,这就是鱿鱼伸出它的触腕,轻轻“抱住”木虾,正在试探这个猎物是死是活的经典前奏。它还没下死口,只是在用它全身的吸盘感受这个“小虾”的质感。
这时候你敢 扬竿?那百分之百是空竿,还会把这只警惕的鱿鱼吓跑。我做的,是反向操作:拇指稍微再松开一点,让线再多走出去半米。这是在向它示弱,告诉它:“我没发现你,我只是个毫无防备的小东西。”
果然,那股黏滞感消失了不到半秒,紧接着,一股沉重而蛮横的力量猛地从竿尖传来,整根竿子瞬间被拽成一个漂亮的满弓!线“吱”地一下从轮子里冲出去一小段!这才是它决定发起攻击,用身体死死锁住猎物的信号!
“来了!”我低喝一声,手腕用力、短促地向上一抖!不是用胳膊猛抽,而是靠手腕的爆发力,让钩尖瞬间刺穿它的外套膜。这种 扬竿 动作必须干脆利落,拖泥带水只会给它挣脱的机会。
中鱼的瞬间,那种扎实的重量感,顺着鱼线、鱼竿,一直传到心脏,是任何事都无法比拟的快感。我稳稳地开始收线,Ocea Conquest 强大的摇臂和顺滑的泄力系统开始发挥作用。那家伙在水下疯狂喷水,一冲一冲地,竿子跟着节奏有力地起伏。我并不急着把它拉上来,保持着线的紧绷,跟它耗。搏这种大体型的 炮弹筒,你得有耐心,享受这个过程。
几分钟后,一个巨大的白色影子在惨白的灯光下浮现,水面上“噗”地一声喷出一大团浓黑的墨汁。旁边的小伙子都看呆了,凑过来帮忙用抄网。捞上来一看,好家伙,一条接近三公斤的大家伙,触腕比我的拇指还粗,身体在甲板上还在一张一缩,发出“咕叽咕叽”的声音。
这就是 放水 的魅力。它不是靠蛮力,靠装备的堆砌,而是靠你对海的理解,对细节的把控。下面我用个简单的表格,总结一下我个人在不同流速下的一些心得,这可都是拿时间和切掉的线换来的:
| 水流情况 | 木虾/钓组 配置策略 | 控线 核心手法 | 个人“黑话”解读 |
|---|---|---|---|
| 流水急如奔马 | 重型木虾 (40克以上) + 外挂铅 (10-30克) | 拇指强控,保持“若即若离”的张力,让线“切”水而下 | 你得“压”着水流,别让它把你的线带飘了,要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 |
| 中等流水,暗涌不断 | 标准 3.5号 Deep 型木虾,或加 5-10克 小铅 | 拇指轻搭,感受每一丝水流变化,间歇性停顿 | 这是“随波逐流”,但你要当舵手,让木虾去流里最“甜”的区域。 |
| 流水停滞如死水 | 轻型或标准型木虾,拆掉所有外挂 | 放弃垂直放水,改为小范围 抛投 后自由下沉 | 这时候“放水”没意义了,得主动出击,用 Eging 技法去挑逗那些懒家伙。 |
| 双层流,上下不一 | 钓组要简洁,减少水阻,用细号 PE线 (0.6-0.8号) | 核心是感受穿过第一层流的“失重感”,锁定下层目标 | 别被表层流骗了,真正的战场在下面那层“静水区”,那是大鱿鱼的食堂。 |
钓鱼这事,尤其是海钓,永远没有一成不变的公式。每一次出海,都是一次全新的对话。你可以花大价钱买最顶级的装备,但你买不来对潮水的感觉,买不来中鱼前那半秒的预判。而 放水 这门功夫,恰恰就是磨练这种感觉最好的方式。它让你安静下来,让你从一个喧闹的征服者,变成一个谦卑的倾听者。当你能闭着眼睛,仅凭手指的感觉就能说出水下三十米正在发生什么的时候,你才算真正摸到了海钓鱿鱼的门道。而那条破纪录的大鱿鱼,它只是大海给你的一个认可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