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小鱼怎么做

其实说海钓小鱼,听着好像挺没劲的,不就是虾皮钩、随便甩甩吗?嘿,真这么想,那你永远也别想摸到这其中的门道。大鱼有大鱼的玩法,小鱼有小鱼的精髓。别看鱼小,玩好了,那乐趣一点不逊色,而且能练出真本事。那些成天只盯着大几十斤的大货,瞧不起巴掌大的黄鳍鲷、小石斑、彩衣的,说句不好听的,都是还没把这海钓玩透的。

这玩意儿,得选对家伙事儿。首先竿子,我告诉你,别听那些光图便宜的瞎忽悠。钓小鱼,要的是灵敏度。我偏爱那种UL(超软调)或者L(软调)的溪流竿或者专门的UL海鲈竿/马口竿,甚至有时候会抄起我的矶竿。为啥?小鱼吃口轻啊!尤其是那些老奸巨猾的彩衣或者小石斑,那一口,不是那种“咚”一下让你肾上腺素飙升的,更像线头儿被谁轻轻点了下烟灰,或者线组在水下某个地方顿了一下,就那么一下下。竿子软、传导性好,指尖放在轮子上,能清晰地感觉到水下的动静,甚至能分出是水流带着铅坠在走,还是有小鱼在啄你的饵。我手里有根达瓦的月下美人系列UL竿,或者老伽玛卡兹的矶竿,配上禧玛诺或者达瓦的1000型到2000型纺车轮,拉力值够用,重点是轻巧,摇起来顺滑,泄力要均匀顺畅,这对控小鱼但防止它在礁石里磨线很重要。

线呢?别用粗的吓人的。钓小鱼,主线我一般用PE线0.4号或者0.6号,搭配1号到2号的碳线(氟碳线)做前导。为啥PE?细啊,破水性好,灵敏度高,一点点信号都能传上来。前导线呢,碳线耐磨,礁石边上刮擦几下不至于秒切。用碳线做主线也行,但同样磅数下碳线直径更大,线杯缠不了多少,而且弹性比PE大,对那种极其微弱的吃口信号,传递会稍微慢一拍。也有人喜欢全程用细的尼龙线或者碳线,也不是不行,看个人习惯和钓法。但你想玩到极致,特别是玩路亚或者矶钓那种需要感知水下一切的,细PE前导碳线这套配置,几乎是标配。

钩子这玩意儿,看似不起眼,差别大了去了。钓小鱼,钩子得小,还得锋利。我最常用的是丸世钩3号到5号,这钩型好挂活饵,穿虾子特别方便,而且钩尖内弯,不容易跑鱼。或者用袖钩1号到3号,这个钩条细,轻,刺鱼快,适合钓那些嘴小的、吸食饵的鱼。钓小鲷类或者小石斑,有时候会用小号的矶奴钩3号到5号,钩条粗一点点,强度高点,万一撞上个半斤一斤的也不至于拉变形。记住,钩子一定要锋利!新钩子用之前用指甲轻轻刮一下钩尖,能挂住指甲盖,说明锋利。钝了的钩子,赶紧换或者用磨钩器打磨一下,别将就。小鱼吃口本身就轻,钩子钝了刺不穿鱼嘴,那你就只能干瞪眼。

再说说饵和钓法。钓小鱼,最经典的当然是活虾或者南极虾。活虾,剪掉虾枪和须子,从尾部逆向穿钩,钩尖露出来,保持虾子鲜活。南极虾呢,用专用的南极虾别针或者直接挂几只在钩子上,要挂得自然,像虾子在水里漂一样。除了这些,沙蚕也是好东西,腥味足,扭动起来对鱼吸引力很大。挂沙蚕注意别一次挂太多把钩子全埋了,露点钩尖。

但光有饵还不够,得有打窝。打窝!打窝!打窝!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钓小鱼,特别是想把它留在一个标点持续上鱼,打窝是王道。我一般用南极虾砖化开,加点麦片、鱼粉、甚至一点点香虎(这个是老配方,看个人喜好),搅拌均匀。到了钓点,找准位置,用打窝勺或者撒饵桶,少量多次地往目标区域抛撒。一开始可以量大点,把鱼群引过来,后面就保持少量连续,让鱼觉得总有东西吃,但不至于一下吃饱。窝料要沉得下去,又能在水层里扩散开,形成雾化带。海水的流动性强,打窝位置要考虑潮水水流的方向,窝料要打在你的钓点上游一点点,让它顺着水流漂到你的钩子那里。

除了饵钓,路亚(Light Rock Fishing, LRF)玩小鱼也超有意思。UL竿配小轮细线,用1克到5克左右的微型铅头钩(Jig Head),挂上1寸到2寸的软虫(Soft Plastic)。软虫颜色很多,我喜欢用透明带闪片、粉色、奶白色,有时候墨绿色也有效。这种钓法,抛投精度要求很高,要能把饵送到桩子边、石头缝、流水线这种小鱼藏身的地方。抛出去,让铅头钩带着软虫到底(或者你设定的泳层),然后开始缓慢收线,过程中可以加入轻微的抽动(twitching),模拟小鱼或者小虾在水底跳跃。大部分吃口都发生在饵下沉或者刚开始收线的时候。LRF玩的就是一个控线,要让线绷而不紧,保持对饵的感知,水底什么情况,有没有鱼碰你的饵,全靠指尖和竿尖传来的信号。那感觉,就像是水下有根无形的丝线连着你的神经,超级刺激。而且LRF钓上来的小鱼,活性普遍高,拉力比饵钓的猛不少。

找钓点也是关键。小鱼喜欢有结构的地方。码头的桩子边、防波堤内外侧的乱石堆、近岸的礁盘、有水草的地方、桥墩附近… 这些地方能提供庇护、藏身、觅食的环境。特别是流水经过的地方,能带来食物,也是它们聚集捕食的好地方。我经常会沿着防波堤或者礁石边走,观察水色、水流,听浪花拍打的声音。水清但不是死水,有点流动,水底能看到石头缝或者藻类的,通常就有戏。清晨或者傍晚通常是小鱼比较活跃的时段,涨潮或者落潮,有活水流动的阶段,也比死潮水要好得多。读懂潮水不仅仅是看潮汐表,还得观察水面的流速、方向变化,甚至感受海风对流的影响。

来说点我的“秘诀”吧,其实算不上秘诀,就是点老经验。

第一,饵料宁小勿大。钓小鱼就用小饵,别怕挂不住,小鱼嘴小,大饵它吞不下。

第二,线组搭配要合理。主线、前导、钩子、甚至小小的铅坠或者浮漂,都要匹配。别用太重的铅坠,会让饵沉得太快太死,不自然。

第三,耐心。钓小鱼有时候要等,要守。一个好窝点,可能不是一下子就爆口,得慢慢引,慢慢聚。

第四,观察。多看看水面有没有小鱼群跳跃,有没有水鸟在捕食,这些都是鱼情好的信号。多看看其他钓友怎么钓,他们用什么饵,钓什么位置,有时候也能学到东西。

第五,灵活变通。如果一个地方没口,别死守,换个位置,换个钓法,换个饵试试。有时候小鱼就像小孩,今天喜欢这个玩具,明天就喜欢那个了。

我还记得有一次,在老家的码头,大伙儿都在甩大竿子抽鲈鱼,我嫌麻烦,就拿着我的UL竿,绑了个2克的铅头钩,挂了个奶白色小卷尾软虫,沿着码头桩子边慢慢搜索。结果大伙儿空军,我一个人拉了一桶小石斑,大的半斤多,小的也有二两,那手感,隔着细线传上来,小家伙在水下“突突突”地挣扎,竿尖弓成漂亮的弧线,爽得不行。旁边有个钓友过来看,一脸不信:“你这细线细竿,怎么搞的?” 我笑笑,指了指水面,又指了指他手里的大家伙:“家伙事儿对路,钓法对路呗。”

当然,钓小鱼也有跑鱼的时候。有次钓彩衣,那玩意儿狡猾得很,吃口轻,拉力还不小,中鱼了扬竿要快,不然它秒钻石头缝。有次刚中一条不错的,还没反应过来,线就被石头磨切了,只剩下竿尖还在那里抖。气得我想把竿子扔水里。但这也就是海钓的魅力所在,永远充满变数和挑战。

其实钓小鱼,对我来说,已经不仅仅是钓鱼本身了。它是亲近大海的一种方式。站在礁石上,听着海浪拍打的声音,闻着湿润的海风,看着阳光在水面上跳跃,心里特别平静。钓上鱼,高兴;跑了鱼,也认了。就算空军,这一趟出来,看看海,放空一下,也是好的。那些小鱼,色彩斑斓的,捞上来在水桶里游来游去,也是一道风景。有时候留几条回家,清蒸或者红烧,那味道是渔具店里买不来的鲜甜。

所以,别小瞧海钓小鱼。这里面有学问,有技巧,有乐趣,有风景,更有与大海交流的那份情怀。当你真正投入进去,用对方法,你会发现,原来这些小家伙也能给你带来如此纯粹的快乐和意想不到的惊喜。下次去海边,不妨放下你的大家伙,抄起一根细竿,试试这海钓小鱼的乐趣吧。

海钓小鱼怎么做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