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股子海风,怎么说呢,不是城里头空调吹出来的味儿,它自带股子咸腥气,混着点泥土、海草,甚至还有点远处渔船柴油的味儿。闻着这味儿,我这心里头就来劲。尤其是一想到梭鱼那孙子,那股子劲儿就更往上蹿了。别看它身板儿细溜溜的,跟个银色的箭似的,真咬上钩,那股爆发力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跟个小跑车似的,一溜烟就没了影。要说怎么海钓梭鱼?这事儿,可不是拿根杆子随便甩甩就行的,里头的道道儿,嘿,我跟你慢慢掰扯。
先说装备,这玩意儿得趁手。杆子,我这些年摸来摸去,觉得岸边儿搞梭鱼,一根七尺到九尺的路亚竿就挺好使。调性不能软,M或者MH调性最合适,竿稍得够敏感,能感受到那狡猾的轻啄,但竿身又得有足够的腰力,遇上大点的,能兜得住,不至于被它几个洗鳃就给甩了。别迷信那些天价竿,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手里有根用了好多年的老伙计,牌子就不说了,不是啥大牌子,但那手感,那弯弓,绝了。轮子嘛,配个2500到4000型的纺车轮,泄力要顺,收线要快,有时候得跟鱼抢速度。
线组,这绝对是关键中的关键。主线我基本都用PE线,磅数看情况,轻点儿的就1.0号到1.5号(大约15-20磅),力求抛投远,切水快;要是环境复杂,或者可能碰上更大鱼情的,我会用到2.0号(约25磅)。PE线那零延伸的特性,感知鱼讯太清晰了,指尖儿搭在线上,水底有点啥动静都能传上来。可这梭鱼,嘴里跟剪刀似的,光有PE线那不叫找切吗?所以,前导线那是 필수 (韩语:必须的)。前导线我通常用碳素线,20磅到30磅不等,主要是耐磨,也比尼龙线隐形点儿。但是!遇上大个儿的或者它们发疯了似的咬,碳素线照样给你切麻花!这时候,就得请出我的秘诀之一了——钢丝前导!对,就是那种细细的路亚专用钢丝前导,虽然可能影响一点点泳姿或者警惕性,但在那些梭鱼特别疯、水又不清的地方,能大大降低切线几率。损失点儿口,总比看着大鱼带着你心爱的拟饵扬长而去好吧?这钢丝前导和PE主线,用FG结或者改良过的GT结连接,碳素前导和PE用八字环加打结法就行,结一定要打牢,这是信心的根基。
前导线材质 | 优点 | 缺点 | 适用场景/我的偏好 |
---|---|---|---|
碳素线 | 隐形性好,耐磨(相对尼龙),强度高 | 易被尖锐牙齿咬断,硬度相对低 | 水清,鱼体不大,梭鱼警惕性高时首选(但需备用) |
钢丝线 | 彻底防咬断,耐磨,强度极高 | 隐形性差,可能影响泳姿,警惕性高的鱼可能拒食 | 水浊,梭鱼活性极高,大个体多发,或切线频繁时我的秘诀 |
拟饵的选择也是门学问。梭鱼这东西,典型的追逐型猎手,喜欢快的、闪的、晃的。我常用的几种类型:米诺 (Minnow) 是主力,特别是那种细长条、泳层在水面下一点儿的,抛出去,快速抽动、偶尔停顿,模拟受惊小鱼逃窜的样子,最能刺激它们。波趴 (Popper) 或者铅笔 (Pencil) 玩水面系,看它们在水面“炸水”追食,那视觉冲击力太强了!还有就是亮片 (Spoon),成本低,抛得远,回收时的高速旋转和闪光也能诱鱼。我的心得是,颜色不是最重要的,有时候反光或者泳姿对路了,什么颜色都咬。但要是说有那么一两个“幸运色”,阴天或者水有点浑的时候,荧光绿、亮粉或许有点奇效,大晴天水清澈,自然色的,比如仿青鳞鱼、仿沙丁鱼的,效果不错。当然,这玩意儿没准儿,有时候它们就偏爱那个最不起眼的颜色。
钓点,梭鱼喜欢呆哪儿?桥墩、码头边、防波堤、近岸礁石区,总之一切有结构的地方。为啥?因为这些地方藏小鱼、藏虾蟹,是它们捕食的伏击圈。而且,梭鱼对潮水非常敏感,活水的时候,鱼才可能活跃。涨潮或者退潮,水流起来,把小鱼小虾往这些结构边儿带,梭鱼就埋伏好了。死潮,水跟面汤似的,基本没戏。所以每次出钓前,我都要看看潮汐表,心里有个底。我的秘诀之二是:找到有明显水流分界线或者回旋区的地方,大几率有鱼。水流把食物带过来,形成一个天然的餐桌。
抛投,这得练。不是说要甩多远,但得抛投准。有时候,梭鱼就贴着结构边儿呆着,你得把饵送到它嘴边儿。轻轻的、精准地抛到码头柱子根儿,或者防波堤内侧那个小湾子里,饵一入水,可能就是一口。控线,永远不要让线绷得死死的,但也别留太多 slack (松弛)。手指或者竿尖轻微感受线的张力,饵在水下啥状态,有没有鱼跟着,都能感知到。风大或者有侧流的时候,要学会mending (修正线组),让饵按照你想要的路径走。
扬竿,这下得快、得脆。梭鱼追饵速度极快,咬口凶猛,但可能也就那一下,你犹豫了,它一尝出不对劲,或者那锋利的牙齿碰到线了,直接松口或者切线。所以,手里的路亚竿感觉竿稍被猛地拽了一下,或者线突然停了,甚至感觉线被什么东西蹭了一下,甭管三七二十一,扬竿!动作要干脆利落,将钩子牢牢扎进它那硬邦邦的嘴里。
中了鱼,别兴奋过头。搏鱼才是真考验。梭鱼第一下冲刺力量很大,要靠轮子的泄力去顶,不能硬拉,否则杆子断了或者线拉断了。让它跑,但要控制方向,别让它往死角或者结构里钻。等它第一波冲刺过去了,赶紧收线,防止它洗鳃。洗鳃就是鱼把头甩出水面,想把钩子甩掉。这时候竿尖要放低,或者侧着杆子,让线组和它身体呈一定角度,破坏它的发力姿势。别给它机会借力。就这么一来一回,利用鱼竿的弹性慢慢遛它,直到它没劲了,再用抄网或者控鱼器搞上来。
我记得有回在南边一个老渔港,那天风不小,浪也大,大伙儿都说没戏。但我看那潮水往外抽得挺急,心想说不定就有不怕浪的。硬着头皮找了个避风的角落,拿出我那根老杆子,绑上个稍微重点儿的米诺。第一杆抛出去,还没收几圈,就感觉线上传来一股强烈的顿挫!紧接着“嗖”一下就出去了,那轮子泄力“吱吱”地响,跟唱戏似的。好家伙,知道肯定是个不小的!跟它僵持了三四个回合,它洗鳃,我压杆;它猛冲,我送线。最后拉上来一看,四十多公分长,那身板儿,亮闪闪的,漂亮!那天就那一条,但值了。那种和大自然较劲、靠经验和技术征服对手的感觉,别的真给不了。
也跑过不少鱼。最郁闷的就是切线。眼看着大鱼在水里挣扎,然后突然线就轻了,那种失落感能憋好几天。但这就是钓鱼,有惊喜,也有遗憾。每次跑鱼,我都会琢磨,是哪里出了问题?线结没打好?前导不够粗?还是搏鱼的时候哪个环节出了差错?失败是最好的老师。
其实钓梭鱼,或者说任何海钓,最终钓的不是鱼本身,而是那种融入大海的感觉。听着浪声,闻着海风,看着日出或者日落把海面染成一片金黄或者火红,心里特平静。然后突然,“嘭!”的一声,水面炸开了,线被拉直,心跳瞬间加速。那种动静结合,瞬间爆发的刺激,就是我一直痴迷海钓梭鱼的理由。每一次抛投,每一次控线,每一次扬竿,每一次搏鱼,都是跟大海的对话,跟鱼的较量。没那么多花里胡哨,就是凭着对这片海的了解,对这鱼习性的琢磨,还有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
所以,问我海钓梭鱼怎么钓?我说,选好你的趁手家伙,读懂这片海的脾气,找到它活跃的点儿,用对路子的拟饵,然后,就把你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竿尖上传来的那每一次细微的颤动上吧。然后,等着感受那一下扬竿的快感,和搏鱼的拉力。那感觉,会上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