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钓鱼怎么咬钩好用

这深海钓鱼,要说怎么才能让鱼咬钩,这问题可太大了。它不是一道简单的加减法,而是门玄学,是经验的堆砌,是跟大海、跟鱼斗智斗勇的本事。那些个整天嚷着“哪里有鱼就往哪里扎”的新手,往往空军而归。我摸爬滚打这么些年,见过太多一掷千金买最好的装备,却连个口都等不来的“土豪”,也见过用着半旧的家伙什儿,却能每趟都带着渔获回来的老伙计。这其中的道道儿,可不是几句教科书上的话能讲明白的。

要我说,深海里让鱼咬钩,第一要务是 “懂”。懂什么?懂水性、懂鱼性、懂你手里的家伙什儿。

先说这 “水性”。深海里哪有风平浪静?暗流涌动才是常态。尤其是那些水下暗礁、沉船附近,那水流可不是闹着玩的。你想让你的饵规规矩矩地呆在鱼的眼前晃悠,就得跟这水流较劲。我们出海,看潮汐表是基本功,那玩意儿能告诉你大概的涨落潮时间,但水下的暗涌,得靠经验。通常, 涨落潮交换的“活水”时段,鱼群最为活跃,这就像是它们开饭的号角。但具体到某个钓点,水流的速度和方向,得你把饵放下去,亲手去感受。我一般会先用个 轻一点的铁板 或者 配重较小的钓组 探探水,看看线出的快不快、斜不斜。如果线走得像脱缰野马,那就得 加重铅坠或者铁板的克重,让它能尽快下到预设的泳层。有时候,你还得考虑船的 走水方向,你得顺着水流抛,让饵自然地跟着水走,而不是硬生生逆着水流去“挣扎”。这就像给鱼上菜,你得把菜送到它嘴边,而不是扔到它吃不到的地方。

再说 “鱼性”。深海里头的鱼,什么 红条、石斑、金枪鱼、章红,它们可不是傻子。它们有自己的生活规律,有捕食习惯。大多数深海掠食鱼,都喜欢躲在 暗礁、沉船、海底隆起 这些 结构复杂的地方。这些地方既能躲避天敌,又能伏击猎物。所以,找钓点,第一看水深,第二看 海图上的等深线和障碍物标识。我喜欢用 探鱼器。但探鱼器也不是万能的,它只能告诉你大概的鱼层,但鱼是“开口”还是“闭口”,探鱼器可不会告诉你。关键还是 读懂鱼的“心情”。比如,我发现天气大变、气压骤降的时候,深海鱼往往会变得不那么活跃,这时候你死抽猛拉,效果可能还不如 慢摇轻逗。而如果天气稳定,流水又好,鱼群在探鱼器上显示得像“香蕉串”一样,那通常就是它们大快朵颐的时候,你可以尝试更 激进的抽法

言归正传,这“怎么咬钩好用”的核心,其实就是 “饵的诱惑力”“钓者的操控力” 的结合。

论饵的诱惑力:

我钓深海, 拟饵活饵/死饵 都会备着。但绝大部分时间,我更偏爱 铁板。为什么?因为它能模拟各种受伤的小鱼,那份 “垂死挣扎” 的感觉,往往是深海掠食鱼最难抗拒的。

  • 铁板的种类和重量: 这就多了去了。

    • 长型铁板 (Long Jig): 比如 Seafloor Control Abyss 或者 Daiwa Saltiga Knife Jig,它们下沉速度快,动作飘逸,适合 高速抽铁板 (High Pitch Jigging),模拟快速逃窜的青花鱼,对付 金枪鱼、章红 效果拔群。我通常会用到 200克到300克 的,水深再深,流再急,就得往 400克、500克 甚至更重去。
    • 慢摇铁板 (Slow Pitch Jig): 这几年大火的,像 Reidell Arc 这种,它们设计独特,重心偏后或偏前,让它在下落过程中产生不规则的 颤抖和侧摆 (Fall Action)。这玩意儿简直是 深海石斑、红条 的杀手锏。鱼儿觉得那是条受伤、失去抵抗力的小鱼,一口吞下!克重一般从 150克到400克
    • 落叶型铁板 (Leaf Jig/Flat Jig): 比如 Jigging Master Fallings 系列,这类铁板比较扁平,入水后会像树叶一样缓慢摇曳下落,诱鱼时间更长。对付那些 警惕性高、不太活跃的鱼,效果奇佳。

    铁板类型 典型克重范围 推荐目标鱼种 核心诱鱼动作 适用场景
    长型铁板 200-500g+ 金枪鱼、章红、鲨鱼 高速逃窜、闪光诱惑 水流急、鱼层较高、活性高
    慢摇铁板 150-400g 石斑、红条、大目 缓慢下落、颤抖、侧摆 水流缓、鱼贴底、活性低
    落叶型铁板 150-300g 军曹、鲷类、底层鱼 飘逸下落、长时间停留 鱼群警惕、水清、慢钓
  • 铁板的颜色: 我的经验是,水色清澈的时候, 蓝背白肚、银色、粉色 这种自然色系比较好。水浑浊或者深水, 夜光、橙色、红色 这种高对比度的颜色效果更佳。当然,我总会带上几片 全夜光 的,有时深海里头一片漆黑,那玩意儿就是唯一的光源,能让鱼在很远的地方就注意到它。

  • 鱼钩: 这是直接跟鱼嘴接触的,马虎不得。我只用 Owner、Gamabatsu、BKK 这种顶级品牌的 加强型深海专用钩。钩尖必须 锋利无比,你可以用指甲轻轻刮一下,能停住的才是好钩。钩型要选择 钩门大、钩柄短 的,方便鱼吸入和刺穿。我通常会选择 2/0到4/0 的钩号,根据铁板大小和目标鱼种来搭配。记住,绑钩 也是一门学问,要牢固,要保证钩尖方向正确,不影响铁板泳姿。

活饵/死饵钓组: 有时候,铁板再花哨,鱼就是不开口。这时候,你得向大自然妥协。 活鱿鱼 是深海的万能饵,小章鱼 也很棒。把它们用 倒吊钓组 (Paternoster Rig) 或者 单钩沉底钓组 放下去。重点是 保持饵的活性和自然性。活鱿鱼要挂在背鳍或者鱿鱼袋上,让它能自然游动。死饵,比如 带鱼段,则要保证新鲜,挂的时候尽量让它在水中能模拟鱼的姿态。这种钓法,有时候比铁板更考验耐心,你需要 读懂鱼的“吃口”。它们可能先是轻微地试探性轻触,然后才是真正的吸入。那种竿尖儿“点两下”然后“慢慢沉下去”的感觉,就是开口了,这时候,扬竿!

论钓者的操控力:

这玩意儿就纯粹是手上的功夫了,也是最难练的。

  • 装备搭配: 首先,你的竿子、轮子、线组,必须是一个 协调的整体
    • 鱼竿: 我通常会用 Jigging Master Ocean God 或者 Temple Reef Recon 这类 高弹力、高感度深海慢摇杆 (Slow Pitch Rod)PE 4-6号 的调性。竿子不能太硬,太硬会把饵抽得太死板,而且会很容易脱钩;也不能太软,不然没有足够的腰力去 “弹”铁板,也无法快速控鱼。竿子的 “感度” 是第一位的,那怕是几百米深的海底,鱼一个轻微的触碰,你都能感觉到,这才是高手竿。
    • 渔轮: Shimano Stella SW 或者 Daiwa Saltiga 系列的 14000到18000型 是我的首选。要求就是 出线顺畅、收线有力、泄力稳定。深海作钓,一个顿挫的泄力,可能就意味着你辛苦半天的鱼跑了。
    • 鱼线: 主线我只用 高磅数的PE线 (Braided Line),通常是 PE 4-6号,因为PE线几乎 没有延展性,能最大限度地传递水下信号,让你第一时间感受到鱼的吃口。前导线是重中之重,我习惯用 碳素线 (Fluorocarbon Leader)80到120磅。它耐磨性好,在水中近乎隐形。连接主线和前导线,我只信赖 FG结 或者 PR结,这两种结抗拉力强,过导环顺滑。
  • 控线与读口: 这就是个艺术活儿。你的线不能松松垮垮地在水里飘着,那会让你错过无数细微的吃口。要 保持微张力,让你的手能感受到铁板在水下的每一个动作。中鱼之前,鱼往往会有 试探性的轻啄,这在PE线上会表现为 竿尖的轻微抖动,或者你 手感上突然变轻或变重。这时候,千万别急着扬竿!继续保持你的抽动节奏,甚至可以 故意放慢节奏,让鱼觉得这块“肉”更容易得手。当它真正含稳、或者竿尖一个 重重的点头,这时候你再 迅速而有力地扬竿刺鱼
  • 扬竿与搏鱼: 扬竿不是蛮力,而是一种 爆发力。用你整个身体的力量去 抽竿,瞬间把钩子刺入鱼嘴最坚硬的地方。一旦中鱼,切记 不要锁死泄力。要 靠轮子的泄力去卸力,你只需保持竿子的 “弓形”持续的压力,让鱼不能轻易地把线拉出太多,但又不能把它逼急了。每一次摇轮,都要尽量把线收回来,直到鱼浮出水面。这个过程,你会听到泄力被拉出时 “吱吱”的响声,会看到竿子被拉成一个 完美的弧度,那才是最动人的时刻。
  • 找鱼层: 深海鱼可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底部的。有时候它们会追逐小鱼群浮到中上层,有时候又会贴着海底的暗礁活动。所以,你不能傻乎乎地只钓底。每次下竿,我都会 从水底一直往上抽,抽到水面以下十几二十米,再让它下沉。这样,你可以 全面搜索水层,提高中鱼的几率。如果探鱼器显示鱼群在某个特定的深度,那你就要着重在这个深度停留,多做些抽动。

说到底,深海钓鱼,特别是要让鱼“咬钩”,它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你每次出海都带着 一颗学习的心,去观察,去感受,去总结。我钓了这么些年,偶尔还是会空军。大海就是这么个脾气,喜怒无常,深不可测。但正是这种 未知和挑战,才让我一次又一次地义无反顾地出海。那种 海风的咸腥味海浪拍打船舷的节奏鱼线在水中切水的声音,以及 中鱼瞬间,手上传来那股从深海传递而来的蛮横力量,这些都是我骨子里戒不掉的瘾。当你真正理解了这些,把它们融会贯通,你就会发现,深海的鱼,其实也没那么难“开口”。它只是在等一个真正懂它、懂大海的人。

深海钓鱼怎么咬钩好用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