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鲈鱼怎么带回来吃

说句大实话,这海鲈鱼,你把它们弄上船,那才算刚过了一半坎儿。剩下那一半,怎么带回来,怎么让它上桌还是那股子鲜活劲儿,这才是真功夫,也是最见人品的。别跟我扯什么鱼获爆仓,那是新手才吹嘘的,真正懂行的,都明白一条鱼从海里到盘子里,每一步都不能马虎,尤其这鲈鱼,鲜美得打骨子里透出来,也娇气得要命。

我跟你说,这么些年,见过太多人,在码头上瞧着那几条活蹦乱跳的鲈鱼,兴奋得跟个什么似的,可等拉回城里,到了家,一剖开,完了,肉质松散,甚至带点泥腥气。这叫什么?糟蹋!糟蹋了好鱼,也糟蹋了你一番心思。

鲈鱼这东西,它不是那种皮糙肉厚能抗很久的货。它肉质细嫩,血液里带的乳酸多,出水后不及时处理,那变质的速度,可比你想象的快得多。所以,我每次出海,心里都有个准谱,鲈鱼上了钩,那接下来的操作,得跟外科手术似的精准、迅速。

先说钓它。这东西,喜暗礁,爱流沟,躲障碍。我玩它,用的装备倒不是说非得顶级,但一定得是趁手,配合得当。我的主竿,通常是根2.7米左右的MH调路亚竿,譬如DAIWA LABRAX AGS系列里那几款,AGS导环,碳纤维空心,灵敏度高到你闭着眼都能“听”到水下那点细微的异动,回弹速度快,控鱼起来不拖泥带水。轮子我搭的是SHIMANO TWIN POWER SW 5000HG,这轮子,够硬气,高速比能快速收线,关键时刻爆发力足。主线,我习惯用YGK X8 PE线,2.0号到3.0号,看钓场水深和流速,这线号,足够抗衡鲈鱼那股子蛮劲儿了,还能把远投做到位。前导,我绑的是SEAGUAR FXR 碳线,30到50磅,耐磨性是关键,鲈鱼一钻礁,线组碰上石头,要是差一点的碳线,立马就给你切了。

至于拟饵,那学问就大了。鲈鱼是肉食性鱼类,看重泳姿和光影。晴天水清,我会偏爱130mm左右的米诺(Minnow),像是DUO Tide Minnow Surf这类,泳姿摇摆,能模仿受伤的小鱼。水深或者水浑的时候,我就得换软虫(Soft plastic)加铅头钩,有时候一根GRUB软虫拖底,那效果出奇的好,它就是冲着那股子“慢悠悠”的诱惑劲儿去的。当然,要是看见水面有小鱼炸水,那得立马换上波扒(Popper),抽动起来,水花四溅,鲈鱼禁不住那声响和动静,一下就追上来了。抛投的落点,我得精准得像个狙击手,要么就在那一片乱石区边缘,要么就沿着那道暗流的边缘扫过去。

中鱼那一瞬,扬竿必须果断,刺鱼要透,别给它留下半点挣脱的机会。这鲈鱼,别看个头不大,那股子冲劲儿和狡猾劲儿,绝对让你肾上腺素飙升。它喜欢洗鳃,就是冲出水面一个猛甩头,想把钩甩掉,这时候你得把竿尖压低,尽量让它别出水。还有,它爱钻礁,一旦感觉中钩,第一反应就是往它熟悉的老巢里钻,所以搏鱼的时候,你得拼了命地控线,用竿子的弹性把鱼头牢牢地扭过来,不让它有丝毫机会钻进死角。那感觉,就像跟一个老流氓在水下掰手腕,你得比它更流氓。

好,鱼上来了,活蹦乱跳的。别急着拍照,也别急着扔桶里。这才是关键。

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放血。这活儿,干得好,鱼肉立马提升几个档次。我通常是这样的:鱼一上船,在它还活蹦乱跳的时候,直接用一把锋利的小刀,先在鱼鳃处狠狠地来一刀,接着在鱼腹下方靠近尾部的主血管处也划一刀,最后,最关键的,用冰锥或者专用放血器,从鱼眼后上方,直接刺入脑部,破坏它的神经中枢,让它瞬间失去活动能力。你会看到鱼身立刻僵直,然后大量的血液就会从鳃和腹部的切口处涌出。这过程,要快!血排得越干净,鱼肉的腥味越小,保存时间也越长。这是对鱼肉品质最根本的尊重。

第二步,冰镇。放完血的鲈鱼,体温会迅速升高,乳酸堆积,肉质就容易变松。所以,得立马降温。我的保温箱里,从来不是单纯放几块冰块。那玩意儿效果差,还容易把鱼肉冻伤。我用的是冰浆。就是把冰块和海水以1:1或者1:2的比例混合,形成一种浓稠的冰水混合物。鱼在冰浆里,可以被全方位包裹,迅速均匀地把体温降下来。这种快速降温,能最大程度地抑制细菌滋生,保持鱼肉的弹性。记住,鱼身要保持平直,别扭曲着放,不然回家解冻后,肉也会跟着变形。如果你没条件弄冰浆,那也至少得是大量的碎冰加一点海水,把鱼整个埋进去。我每次出门,保温箱里,都得装上满满一半的冰块,用海水一兑,就是极佳的冰浆。

处理方式 优点 缺点 食用品质影响
不处理 省事,省力 鱼挣扎剧烈,乳酸堆积多,易变质 肉质松散,腥味重,极差,甚至无法食用
整鱼冰镇 延缓变质速度 鱼血未排净,仍有腥味残留,肉质不够紧实 一般,鲜味不够突出,肉质偏软
放血+冰镇 腥味显著减少,肉质紧实,保鲜期延长 需及时操作,稍费力,需专门工具 极佳,鲜美无比,口感弹韧
放血+冰浆 极速均匀降温,最大限度保鲜,效果最好 冰浆制作需时间,体积大,占保温箱空间 顶级,媲美现杀,极致鲜美

这鲈鱼,得一条一条地放,不能层层叠叠地堆起来。尤其是大个体,一挤压,鱼鳞掉了不说,肉也容易被压伤。我通常会在保温箱里,给它们排排队,像阅兵似的,头尾交错,让它们保持一个舒展的姿态。

回程的路上,保温箱必须得避开阳光直射,放在阴凉处。这讲究,跟运送高级食材没两样。有时候碰到大风大浪,船身颠簸,箱子里的冰浆会晃动,我就时不时地检查下,确保鱼还被冰浆完全覆盖。

到了家,也不要急着把鱼拿出来清洗。我个人的“秘诀”是,把鱼从冰浆里捞出来后,用厨房纸把鱼身表面的水分擦干,然后用保鲜膜一条一条地裹好,放进冰箱的冷藏室。千万别用清水冲洗,鱼肉接触自来水后,会加速变质。这样处理过的鲈鱼,即使放个两三天,肉质依然能保持弹性和鲜甜。想什么时候吃,拿出来刮鳞去鳃,简单清洗下,无论是清蒸还是红烧,都能吃到它最本真的美味。

我记得有一次,早些年,还没现在这些讲究。跟几个哥们儿出海,爆钓了一船鲈鱼。当时就觉得能钓到大鱼就特牛逼了,哪管什么处理不处理。就用个普通塑料桶,灌了点海水,鱼就那么在里面堆着。回到家,天色都晚了,肚子饿得咕咕叫,赶紧捞一条出来清蒸。结果呢,肉质软塌塌的,筷子一夹就散,腥味也重。当时就心想,这玩意儿,是我的错觉还是怎么了?后来跟一个老渔民聊起来,他听了我的操作,就说了句:“你那是糟蹋鱼!” 那一句话,跟榔头似的敲在我心口。从那以后,我对如何处理渔获,那是下了血本,也花了大功夫去琢磨。

这么些年过去,我钓鱼,不仅仅是享受搏鱼的快感了,更多的是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对食材的珍惜。每一条从海里带回来的鲈鱼,我都希望它能以最完美的姿态,出现在餐桌上。那不仅仅是鱼肉的鲜美,那里面有海水的咸腥,有海风的吹拂,有与鱼儿智慧较量的搏斗,更有我那份对这片蓝色家园深沉的爱。所以,下次你钓到鲈鱼,别光顾着高兴,好好对待它,它会用最极致的鲜美回报你。这才是海钓的真谛,也是一个钓鱼人最基本的修行。

海钓鲈鱼怎么带回来吃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