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新鲜活红虫怎么样

你说这海钓,玩到最后,总归是要回到那份纯粹的。就好像你玩遍了各种高科技的路亚,各种炫酷的拟饵,到头来,总会有那么些时候,心里念叨的,还是那一口最原始、最能勾起鱼儿本能冲动的玩意儿——新鲜活红虫

别笑,我知道现在很多新入坑的钓友,一提活饵,就觉得“土”、“麻烦”、“腥”。可我跟你讲,有些鱼,有些口,你不用红虫,就是死活钓不上来。尤其是那些嘴巴刁钻、常年混迹在礁石缝里、吃惯了“山珍海味”的黑鲷石九公、甚至一些小石斑,你拿根塑料片子在它眼前晃悠,它可能看都不看一眼。但你把一尾带着海风咸腥味、还在蠕动、饱满得发亮的红虫往它眼前一送,那可就两说了。

我这辈子,光是跟红虫打交道的时间,怕是比跟我媳妇儿说话的时间还多。第一次真切感受到红虫的魅力,是多年前在惠州的平海湾,那时候,我们船钓,用的是软丝(鱿鱼切条)、虾仁,渔获一般。正当我们哥几个百无聊赖,抽烟看海的时候,船老大突然从一个泡沫箱里掏出一把红到发紫、扭动得欢实的家伙,嘴里嘟囔着:“试试这个,说不定有惊喜。”我当时心里还犯嘀咕,这不就是海里的蚯蚓嘛,能有多大用?

结果,惊喜是真的来了。船老大把这红虫挂到他那根老旧的矶钓竿上,就是那种号称“一根竿子走天下”的1.5号矶钓竿,配着一只老掉牙的禧玛诺纺车轮,线组也简单,主线2号PE前导碳线1.5号,底下坠个小铅,一枚2号丸世钩。他也没怎么抛,就是轻轻一抖,线组就滑入了船边礁石下的暗流。也就两三分钟吧,那竿梢猛地就是一点,跟着就是一个清晰的下弯!他老人家一扬竿,竿身立刻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弧度,那感觉,就像是直接连接到了鱼儿的心跳。没一会儿,一条足足有一斤半的黑鲷就被他溜了上来,鳞片在阳光下闪着乌金色的光芒,嘴里还牢牢地含着那截红虫。

那一刻,我真傻眼了。我那根新买的、据说是什么高碳素轻量化的路亚竿,配着号称“顺滑如丝”的水滴轮,连个口都没有。从那天起,我对红虫的态度就从“不屑一顾”变成了“顶礼膜拜”。

用红虫,讲究一个“活”字。拿到手的红虫,一定要是饱满、鲜活、表皮富有光泽的。那种蔫头耷脑、汁液外流的,趁早扔了。储存也很关键,我通常是用一块湿毛巾把它们包裹好,放在透气的泡沫箱里,再加点冰块,确保温度适宜。到钓场,拿出来的时候,它们依然能活蹦乱跳。

挂钩,是门学问。我一般用小号的千又钩,或者细条的丸世钩,型号根据目标鱼来定,2号到4号是常用尺寸。红虫头部有个硬硬的“嘴巴”,你可以从那里开始穿,沿着虫身小心翼翼地把钩尖藏进去,直到只露出一点点钩尖,甚至完全埋入。重点是,要留出一小截虫身在钩柄后晃荡,让它保持蠕动,这是吸引鱼儿的关键!有时候,我会特意掐掉一点点虫体,让那腥味儿随着海流散出去,就像诱鱼剂一样。

钓法上,红虫简直是万金油。我最常用的是沉底钓。找准礁石缝、海底的坑洼、或者是有暗流经过的沙泥混合底。这些地方,往往是鱼儿觅食和藏身的好去处。抛投的时候,动作要轻,让钩饵带着铅坠自然下沉。感受铅坠触底的那一下,然后轻轻地提拉一两下,再放回去。有时候,就让它随波逐流,感受水底的细微变化。我通常会用一根2.7米到3.6米的中硬调船钓竿,那种竿梢极灵敏的,能把水下的一切动静,包括鱼儿轻微的触碰,都清晰地传递到手上传来,那种酥麻的震颤,是路亚感受不到的。

口(吃口信号),用红虫钓鱼,是需要耐心的。有些鱼,比如黑鲷,吃口很贼,它不会上来就“咣”一下拉走你的竿。通常是竿梢先小幅度点动,然后停顿,再来一个略大的下沉。这时候千万别急着扬竿!再等一两秒,等它确认把饵完全吸入嘴里,感觉到竿梢被缓慢而有力地拖动,或者直接“死口”,也就是竿子直接被拉成一个完美的弓形,那时候,你再果断地扬竿刺鱼。手腕发力,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也不能猛地抽,那会把鱼嘴撕裂。

还有,别忘了读懂潮水。死水是钓不到好鱼的,鱼不喜欢呆着不动的水。活水,也就是潮汐有明显变化的时候,特别是涨潮七分到落潮三分这个阶段,鱼儿会沿着潮汐流线出来觅食,这时候用红虫,效果是最好的。我会观察水面的水花潮汐线的变化,甚至看周围渔民的船都停在哪里,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风向也很重要,逆风抛投,饵料下沉会慢,容易被风线带着跑偏;顺风则有利于把饵送得更远,也更稳定。

曾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去南澳附近一个不起名的礁盘夜钓。前半夜,我们轮番用米诺亮片软虫,除了几条小鲈鱼,连像样的石斑影子都没见着。风渐渐大了起来,海面也开始有些不稳。我寻思着,今晚怕是要空军了。这时,我摸出藏在角落里那包宝贝红虫,对他们说:“来来来,试试老办法。”

我换上了一根1.8米的筏竿,竿梢像头发丝一样细,挂上三枚3号千又钩串钩,每钩一条活红虫,底部加了块小小的铅坠,轻轻地把线组投到礁盘边缘,那里是潮流交汇的地方。海风呼啸,我得紧紧握着竿子,眼睛死死盯着那细微的竿梢。大概十五分钟,突然,那细如发的竿梢猛地一沉,跟着就是一阵疯狂的震颤!我赶紧扬竿,手上传来一股巨大的力量,竿子被拉成了一个极致的弯弓,线轮的泄力发出“吱吱”的尖叫声。我心里一紧,这肯定不是小鱼!我深吸一口气,开始搏鱼。手感极其沉重,鱼儿一头往礁石下钻,我得小心翼翼地控线,利用竿子的弹性和韧性,慢慢地把鱼牵引出来。

那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海浪拍打着礁石,星光微弱,只有我和竿子在黑暗中与水下的未知力量搏斗。终于,借着船友头灯的光亮,一个巨大的身影被我拖出了水面——一条将近四斤的红斑!它通体棕红,点缀着深色的斑点,嘴巴大张着,千又钩牢牢地勾在它的嘴角。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被兴奋冲刷殆尽。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我们用红虫,又连续上了好几条小石斑和两条肥美的黑鲷,最后连礁石缝里藏的石九公都被钓了起来。那一晚,红虫彻底成了我们心目中的“神饵”。

你看,这就是红虫的魅力。它不 flashy,不 modern,甚至有点原始。但它就是那么真实,那么有效。它考验你的耐心,你的观察力,你的手感,你的经验。当你用一尾带着大海气息的活红虫,钓上一条又一条挣扎着、散发着生命光辉的鱼时,那种成就感,那种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是任何冰冷的拟饵都无法给予的。

所以,下次出海,别光顾着你那些五颜六色的“高科技”,也准备点新鲜活红虫吧。有时候,回归本真,才能找到真正的渔乐。这玩意儿,就像老酒,越品越有味儿,越用,你越能体会到它那份深沉而又不可替代的力量。它告诉你,钓鱼,不光是人与鱼的较量,更是人与自然的对话。

海钓新鲜活红虫怎么样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