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有咬怎么钓上来

那是一个海面刚刚被晨曦染上金色的日子,风不大,浪头也只是轻轻拍打着船舷,正是出海的好光景。我把那支我用了快十年的老伙计——Daiwa Saltiga C86MS 船抛竿轻轻放下,手里的 Stella 18000 纺车轮已经调整好泄力,线杯上缠着满满的 VARIVAS Avani Casting PE 8号线,前端是两米多长的 200磅碳线前导,为了搏那条传说中的大青物,我从不吝啬线组的强度。抛出那枚心爱的 Maria Popper R-P60F,看着它在水面划出完美的弧线,心里有种预感,今天它会给我惊喜。

海钓这玩意儿,讲究一个“等”。等什么?等鱼给信号。但等来了信号,有咬口了,真以为这事儿就完了?那才哪儿到哪儿。我见过太多新手,鱼一咬口,激动得跟中了彩票似的,然后呢?不是瞬间脱钩就是直接断线,甚至整个人重心不稳摔个狗啃泥的也有。所以说,海钓里最见真功夫的,从来不是抛得多远、饵甩得多炫,而是那一声“有鱼!”之后,你手上如何把这条鱼稳稳当当地“请”出水面。

咱们就从那第一下咬口说起。不是所有的“咬”都一样。有时候,竿尖只是一个轻微的点动,像是水下有什么东西蹭了一下,或者小鱼在啄食。这时候,千万别急着扬竿!这可能是金枪鱼在试探,或者是一些警惕性高的真鲷。遇到这种“蜻蜓点水”式的,我通常会稍微放慢收线速度,或者干脆停顿那么一两秒,给它一个“放心吃”的信号。如果它真吃进去了,那下一次竿尖的弯曲就会明显得多,通常还会伴随着线杯出线的“吱吱”声。

但如果是突如其来的猛烈一坠,竿子被拽得几乎要脱手,那多半就是大鱼的强力作合了。比如牛港鲹(GT),它可不跟你客气,一口咬住就是带着一股子冲劲儿。这种时候,甭管三七二十一,第一时间就得大力扬竿作合。不是那种轻轻一抬,而是用整个身体的力量,腰部发力,把竿尖从九点钟方向猛地抽到十一点、十二点,甚至一点钟方向。记住,这一下必须实打实,把鱼钩深深地打进鱼嘴里。很多人扬竿力度不够,钩子只是浅浅地挂在鱼嘴边缘,一发力就脱钩,哭都没地方哭去。我那支 Saltiga C86MS,就是为了这种暴力作合设计的,腰力十足,回弹迅速,能在瞬间把鱼钩打得死死的。

钩子作合成功后,真正的搏斗才开始。这条鱼,它可不是省油的灯,它得拼命往它熟悉的水下结构跑,往它的老巢钻。这时候,控线控鱼就成了核心。泄力的设定至关重要,我的Stella 18000出厂设定就是极其精准的,但每条鱼情不同,我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微调。通常我会把泄力调到线组抗拉强度的百分之六七十左右,比如100磅的线,泄力就调到60-70磅,既能顶住鱼的第一波冲击,又不至于瞬间断线。

当鱼开始狂奔,泄力开始尖啸出线的时候,我的眼睛会死死盯着水面和竿尖。如果鱼径直往下冲,竿子就得压低,甚至杆尖压水,利用水的阻力来对抗鱼的拉力,同时尽可能地保持线组与水面的夹角小一点,减少水对线的阻力,让鱼更容易浮上来。如果鱼开始左右横冲直撞,那就要灵活地左右引鱼。核心思想就是,不给它丝毫喘息之机,但也绝不硬拔。用竿子的弹性和腰力,像拉弓一样,持续给它压力。

很多人在遛鱼的时候,有个通病就是“遛死鱼”。什么意思?就是不懂得“弓与收”的节奏。当鱼猛冲的时候,你死死顶住,让泄力出线,这是“弓”;当鱼冲力稍减,你就要趁机摇轮收线,把刚才放出去的线收回来,这是“收”。这一“弓”一“收”,循环往复,才能一点点地把鱼的体力耗尽,最终把它拉到身边。这个过程就像跳探戈,你进我退,你退我进,始终保持着一种紧张而和谐的对抗。

我记得有一次在海南,跟一条巨大的石斑鱼较劲。那家伙,一咬口就往礁石缝里钻。我当时用的是Jigging Master PE6的铁板竿,配着Shimano Ocea Jigger 4000鼓轮,线是Sunline SIGLON PE 6号,前导120磅。中鱼瞬间,我感觉钩子像是挂到了一辆拖拉机。它几乎是瞬间就钻进了深海的礁盘。那一刻,我心头一紧,知道如果让它磨到线,这条鱼就基本没戏了。我当时没有选择硬拉,而是把泄力稍微收紧了一点,然后将竿子侧向它逃窜的反方向,利用竿子的强悍腰力,死死地顶住。嘴里还不停地喊着:“别跑!别跑!”那竿子硬得像根棍子,但传导回来的震动清晰得很,我知道它还在里面扑腾。僵持了大概半分钟,我开始一点点地尝试往外拉。奇迹般地,它从礁石缝里出来了,但已经精疲力尽。接下来的过程就是熟悉的“弓与收”,它再也没有那种钻缝的劲儿了,没一会儿就浮上了水面,足足有五十多斤重。那次经历让我更加坚信,理解鱼的习性,并针对性地进行操作,远比盲目地硬拼有效。

在整个遛鱼过程中,有几个“禁忌”一定要避开:

1. 绝不放松! 一旦鱼感到线组松弛,它会立刻一个猛甩头,或者一个急转向,导致脱钩。

2. 避免垂直向上拉! 这样会导致鱼的头部完全朝上,受力面积最大,阻力也最大,而且鱼更容易进行头部摆动来脱钩。尽量让鱼侧身,然后慢慢引导它向上。

3. 不要急着摇轮! 在鱼发力冲刺时,摇轮只会让线杯打滑,或者线组缠绕,甚至导致线杯卡死。让泄力完成它的工作。

4. 注意船舷和螺旋桨! 在船钓时,鱼拉到船边是最后一道坎。一定要小心螺旋桨、船锚、船体下方的突出物,这些都是断线的罪魁祸首。这时候,我会让船长把船头稍微偏转,让鱼尽可能远离危险区域,或者干脆让船长把船开到开阔水域,再慢慢收。

当鱼被拉到船舷边,只剩下几米线的时候,才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这时候,鱼往往会做最后的挣扎,一个猛扎头,一个大摆尾,甚至直接往水底冲刺。这时候,我通常会把竿子略微抬高,保持线组的紧绷,同时观察鱼的动态。如果它是大鱼,抄网或者飞钩就得准备好了。抄网要从鱼头方向,在鱼身体完全放松,或者只剩下微弱挣扎的时候,从水下深处往上捞。千万别去追着鱼抄,那只会把鱼吓得再度爆发。而飞钩,则需要精准的判断和果断的出手,通常是针对那些体型巨大、抄网无法应对的鱼种,比如大金枪鱼马林。我更喜欢用那种头部有倒刺的硬飞钩,只要钩住,基本就跑不了。

表格来了,这是我多年来根据不同鱼种和钓法总结的一点小经验,关于泄力设定和作合力度的:

目标鱼种 钓法类型 建议泄力值(占线组强度百分比) 作合力度(1-5级,5最强) 备注
金枪鱼 船抛、铁板 70-85% 5 初期需压制其高速冲刺
GT(牛港鲹) 船抛、重铁板 80-90% 5+ 搏命式作合,避免其入障碍区
石斑鱼 沉底、铁板 60-75% 4 重点是防止钻礁,作合后立即拉离底部
海鲈鱼 路亚、活饵 50-65% 3-4 口部较脆,作合勿过猛但要实
真鲷 沉底、轻铁板 40-55% 2-3 口部敏感,注意细微信号,作合温和

当然,这只是个参考。真正的大师,都是靠着手感去判断,去调整的。每次出海,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大海不会因为你经验丰富就对你温柔。它总会时不时地给你来点“惊喜”,让你学会谦逊,学会敬畏。

对我来说,海钓不单单是把鱼钓上来那么简单。那是在风浪中和鱼进行的一场较量,是和大海之间无声的对话。竿子上传来的每一次震动,都是鱼在诉说着它的力量和不屈;泄力的每一次尖啸,都是我对它生命的尊重和认可。当那条搏斗良久的鱼终于被请上甲板,那一刻,除了胜利的喜悦,更多的是一种由衷的满足感,和对大自然的深深敬意。毕竟,我们只是这片蓝色世界里的过客,而它们,才是这里真正的王者。把它们钓上来,然后看着它们在阳光下闪耀着鳞光,再小心翼翼地解钩、放生(如果不是食用鱼的话),或者妥善处理,这整个过程,才算圆满。

所以,下次再听到那一声“有咬口了!”的时候,别只顾着兴奋,深吸一口气,让你的经验和直觉去主导,记住我说的这些老生常谈,然后,享受那场与深海巨物间的舞蹈吧。那才是海钓最迷人的地方。

海钓有咬怎么钓上来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