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近二十斤的大红甘(Amberjack)被我从三十米下的流溝里硬生生拽上来的时候,整个船上都沸腾了。阳光砸在它流线型的身体上,泛着一层淡金色的光晕,尾鳍还在甲板上不甘地拍打着,发出沉闷的“啪、啪”声。钓友老王已经举着手机准备拍照了,嘴里喊着:“漂亮!老李你这竿G-Craft的MJB-932-TR配Shimano Ocea Jigger 2000NRHG真是绝了,腰力顶得住!”
我笑了笑,没顾得上回话。我的眼里只有那条鱼,还有我膝盖边渔夫裤口袋里那把泛着冷光的Ventura排血刀。对于我来说,一场酣畅淋漓的搏鱼,直到这一刻,才真正进入了最关键的环节。
很多人不懂,以为鱼拉上船,扔进活鱼舱或者直接塞进塞满冰块的冰箱,就万事大吉了。回去清蒸、刺身,然后抱怨说,怎么自己钓的鱼,吃起来还不如市场买的,有股子土腥味,肉质也发酸发柴。这就是糟蹋,纯粹的糟蹋。大海给你馈赠,你得用最体面的方式收下。而这个方式,就是放血,而且是讲究门道的放血。
别跟我提那种直接拿刀在鱼鳃下随便划一刀的搞法,那叫应付,不叫处理。血是放出了一些,但鱼在痛苦和挣扎中死去,肌肉里瞬间充满了乳酸,血液也没有完全流干净,内脏和鱼骨里的淤血还在。这样的鱼,几小时后鱼肉就会开始变得暗淡,鲜味大打折扣。我要的,是那种鱼肉在数小时后依然能呈现出通透的玉色,入口是纯粹的鲜甜,而不是血腥和酸涩的混合物。
我的工具很简单,一把锋利到能轻松削纸的Ventura排血刀,再加一根特制的、大约1.5毫米粗的神经绞钢丝。看到这儿,可能有人会说,搞这么复杂,不就是吃条鱼吗?没错,但这就是区别。就像有人用PE 3号线配20磅前导去抽铁板,也有人用PE 8号线去对付同样的目标鱼,前者追求的是人鱼之间那种微妙的平衡和操控感,后者图的是稳妥。钓法没有高下,但对细节的追求,决定了你最终能站到的高度。
手里的红甘还在弹动,我左手戴着防滑手套,食指和中指扣住它的眼眶下方,牢牢控制住。右手持刀,刀尖不是对准鱼鳃,而是精准地刺入鱼尾根部,侧线上方那个微微凹陷的地方。手腕一抖,刀刃切断主动脉和脊骨,“咔”的一声轻响,一股鲜红的血液立刻涌了出来。这叫尾切,是“活缔”处理法的第一步。紧接着,趁着鱼的神经中枢还没完全死亡,我迅速将神经绞钢丝从尾部的切口顺着脊骨捅进去,一直贯穿到鱼的头部。当钢丝彻底破坏了它的脊髓神经,你会看到鱼的身体猛烈地、也是最后一次地剧烈抽搐,然后彻底安静下来。
这个过程,听起来残忍,但实际上是给予了它最快、最没有痛苦的终结。更重要的是,通过神经绞,彻底切断了大脑向肌肉传递“死亡僵直”的信号,鱼肉的ATP能量可以缓慢分解,这正是鲜味物质“肌苷酸”产生的关键。
做完这两步,立刻把鱼头朝下扔进提前准备好的、装着干净海水的水桶里。看着桶里的海水迅速被染成一片浓郁的红色,我才真正松了口气。这个过程大概需要持续五到十分钟,直到流出的血水变得清淡。这时候再把它捞出来,用海水冲干净体表的血污和粘液,最后,才请它“入住”我那个塞满了碎冰和海水的保温箱。冰水混合物能让鱼体迅速均匀降温,而不是被大块冰块直接接触,导致局部冻伤。
你看,从抛投那一刻算起,到把鱼送上餐桌,每一步都环环相扣。你在水下控线,感受铁板每一次跳动和下沉的姿态,判断潮水流速对泳姿的影响,捕捉到鱼攻击瞬间那记沉重而清晰的顿感,然后扬竿、收线、弓着身子跟它角力……这一切的努力和付出,如果最后毁在“处理”这个环节上,那才叫真正的遗憾。
我见过太多次,旁边船上的钓友钓起一条漂亮的石斑或者真鲷,兴奋地合影之后就随手扔在甲板上,任凭它在烈日下蹦跶到死,体内的血液因为高温和挣扎迅速腐败。等到晚上拿回家,再好的厨艺也救不回那一口鲜活。
为了让你更直观地理解,我整理了一个简单的对比:
处理方式 | 操作复杂度 | 对鱼肉品质的影响 | 风味特点 | 我的推荐度 |
---|---|---|---|---|
不处理,直接冰镇 | ⭐ | 肉质快速酸化、僵硬,淤血导致腥味重,颜色暗淡。 | 血腥味、酸味明显,鲜甜感几乎没有。 | ☆ (零颗星,纯属浪费) |
鳃切放血 | ⭐⭐ | 能放出大部分血液,但效果不彻底,鱼会经历较长痛苦。 | 腥味有所改善,但肉质仍有发柴风险。 | ★★☆☆☆ (聊胜于无) |
尾切 + 神经绞 (活缔) | ⭐⭐⭐⭐ | 彻底放血,阻止乳酸生成,最大程度延缓僵直,肉质晶莹剔透。 | 纯粹的鲜、甜、甘,几乎无任何腥味,是刺身的最佳状态。 | ★★★★★ (极力推荐) |
当然,并非所有鱼都需要这么精细的处理。像马鲛鱼这类本身血腥味就比较重的鱼,或者一些小型底层鱼,我会选择更快捷的鳃切法。但对于所有适合做刺身或者对口感有极致要求的中大型鱼种,比如金枪鱼、红甘、鰤鱼、真鲷等,活缔是我唯一会选择的方法。这是一种执念,也是对对手和食材的最高敬意。
大海是慷慨的,但它的馈赠也需要被认真对待。当你下一次在船上,感受着咸腥的海风,听着渔轮泄力疯狂出线的尖叫声,在经历了一番人与鱼的角力后,终于将那尾梦幻之鱼请上甲板时,请别急着拍照发朋友圈。先静下心来,用最专业、最迅速、最尊重它的方式,完成这最后的仪式。那一刻,你手中的不仅仅是一把刀,更是连接渔获与美食、汗水与回报的桥梁。相信我,当你把那片自己亲手钓获、亲手处理的、完美无瑕的鱼肉送入口中时,你会感谢今天我说的这一切。那味道,是任何餐厅都无法复刻的,是大海、阳光、汗水和敬畏之心共同酿造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