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怎么找

风一吹,那股子咸腥味儿钻进鼻孔,我就知道,今天这海,有故事。甭管你手里攥着的是上万的Gamakatsu还是几百块的入门竿,到了海边,大海一视同仁。它不会因为你的装备贵就多给你塞几条鱼。想从它那儿讨生活,你得懂它的脾气,得学会跟它“聊天”。

聊什么?聊潮水,聊风向,聊那水底下你看不到的沟沟坎坎。新手总问我,老哥,这鱼都在哪儿啊?我总笑笑,指着一望无际的海面说,哪儿都有,也哪儿都没有。这话不是玄学,是大实话。找鱼,说白了,就是找“鱼道”,找鱼的“食堂”和“卧室”。

先说岸钓,尤其是我们这些玩矶钓的。你站在礁石上,第一眼看的不是脚下,是远处。看什么?看流。海里的流,就是陆地上的路。两条流交汇的地方,水面会拱起来,或者泛着不一样的波纹,那底下,往往就是个坎儿,是鱼的必经之路。我们管这种地方叫 “流水交汇处”。你把钓组,比如一个阿波漂配上B-2B的咬铅,精准地打到那条线上,让南极虾顺着流缓缓往下走,就像给鱼送外卖一样送到它嘴边。这感觉,比你瞎猫碰死耗子一样满世界乱抛要靠谱得多。

还有一种地方,我特别喜欢,就是那种大片礁石区里,被海流冲刷出来的一小块“静水区”,我们叫它“反拨流”。大流“哗哗”地过,小鱼小虾被冲得晕头转向,就会躲到这块相对平静的地方喘口气。大鱼呢?聪明着呢。它们就埋伏在静水和急流的交界处,守株待兔。你的饵只要能模仿出一只惊慌失措的小虾,从急流里跌跌撞撞地闯进这片区域,下一秒,你的竿尖就会猛地往下一顿,紧接着,Shimano BB-X 手刹轮的线杯就会“咻”地一声开始唱歌。那种瞬间的爆发力,心脏不好的人真扛不住。

| 潮汐与标点选择(个人经验谈) |

| :— | :— | :— |

| 潮汐阶段 | 关键特征 | 我的首选标点 |

| 涨潮初期(涨二三分) | 流速渐起,小鱼开始活跃。 | 靠近岸边的浅滩、礁石缝隙。鱼会从深处靠过来觅食。 |

| 涨潮中段(涨八分) | 流速最快,最有活力。 | 流水交汇处、外海的暗礁顶端。这是黄金时间,必须抓住! |

| 满潮停流 | 水面平静,鱼警惕性高。 | 深坎、礁石背流面。用更轻的钓组,更长的子线(比如1.75号碳线用到1米5)。 |

| 落潮中段(落八分) | 返程流,鱼开始往深处退。 | 航道口、海湾出口。这是截胡准备回家的鱼的最后机会。 |

水色也是个大学问。很多人以为水越清越好,错!水清则无鱼,这话在海里也适用。那种清澈见底、像玻璃一样的水,鱼看你一清二楚,警惕性高得吓人。我最喜欢的水色,是那种带着点微微绿、有点浑浊,能见度大概在三五米左右的“肥水”。这种水里浮游生物多,小鱼就多,大鱼自然也就被吸引过来了。如果水面上还飘着一层细密的白沫带,那更是个好兆头。白沫带下面聚集了大量的有机物,是天然的诱饵区。把你的诱饵粉打在白沫带的上游,让它随着流扩散,再把挂着鲜活南极虾千又2号钩藏在里面,你就在鱼的食堂里摆上了一桌满汉全席。

说到装备,我这人有点执念。我那根用了快十年的Gamakatsu 千又竞技 Special III 1号5米3,竿身伤痕累累,但那竿稍的灵敏度和中鱼后腰力的回馈感,没有任何新竿子能替代。它能清晰地传递出水下哪怕是小鱼啄饵的轻微信号,也能在搏击超过三斤的黑鲷时,用它柔韧的腰身死死地把鱼控制住,不让它往礁石缝里钻。扬竿的那一刻,竿子弯成一个饱满的弓形,力量从竿尖顺畅地传导到手心,那种人竿合一的感觉,才是矶钓的灵魂。

船钓找鱼的逻辑,又不太一样。船钓更立体,我们不光看海面,更多的是依赖探鱼器。但探鱼器也不是万能的。它只能告诉你水下有东西,但不能告诉你那是一群没兴趣开口的“鱼影”,还是一群饿疯了的掠食者。这时候,经验就派上用场了。我会结合海图,找到那些海底断崖沉船或者人工鱼礁。这些地方是天然的鱼类公寓。我会让船长把船停在结构的上游,然后用铁板路亚,比如一个150克的长条形Jig,垂直放下去,到底后快速抽动。这种钓法,我们叫Jigging。模仿的是一条垂死挣扎的小鱼,对马鲛海狼甚至石斑都有着致命的-诱惑。

那种感觉你得体验一次:铁板在水下几十米深处被一股巨力猛地拽停,你下意识地扬竿Daiwa Saltiga那强悍的泄力瞬间被拉到嘶吼,你全身的肌肉都在绷紧,跟水下的那个庞然大物进行着最原始的力量拔河。这时候,什么烦恼都没了,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把它搞上来!

有时候,找鱼也需要一点点想象力。有一次在舟山外海的一个孤岛,所有人都对着一个经典的礁石结构狂轰滥炸,渔获寥寥。我总觉得不对劲。那天有点北风,我注意到岛的另一侧,有一片不起眼的、被风浪拍打的“白水区”。按理说那地方浪大,不好下竿。但我总觉得,这种天气,鲈鱼可能就喜欢藏在这种溶氧量高、又能伏击被浪打晕的小鱼的地方。我换上了一颗骚气的红色头部米诺 (Minnow),用上了平时很少用的PE 2号主线40磅的尼龙前导,算准了浪的间隙,把饵精准地抛到了白水区的边缘。米诺刚入水,还没等我收紧虚线,竿子就被一股蛮横的力量拽得差点脱手!那是一条接近一米的大鲈鱼,在白浪里翻滚,洗鳃的声音隔着几十米都能听到。那一刻,所有的钓友都停下来看我搏鱼,那种感觉,比钓上十条小鱼都过瘾。

这就是找鱼的乐趣。它不是一个固定的公式,而是一个动态的解谜过程。你需要像个侦探一样,综合潮汐、水流、风向、水色、海底结构这些线索,去推断出目标鱼可能在哪里,在干什么。有时候你会猜对,收获一次酣畅淋漓的爆钓;更多的时候,你可能会猜错,面对着空荡荡的活鱼箱发呆。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当你收竿回家,身上带着海风的咸味和鱼的腥味,脑子里回放着竿尖的每一次抖动、鱼线被拉扯的每一次尖啸,你就知道,你又一次和大海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它不一定会给你答案,但它一定会让你在下一次出海时,看得更远,想得更深。找鱼,其实最终找的,是自己和自然之间那条看不见的连接线。找到它,你就赢了。

海钓怎么找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