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青虫,这玩意儿在我眼里,就是珠海这片咸水里的“硬通货”,是刻在DNA里的诱惑。每次拧开那罐子,一股混杂着海藻和特殊腥气的味道扑面而来,有些人觉得冲,我闻着却特提神,因为这味儿就等于鱼开口的信号。别跟我提那些花里胡哨的拟饵,什么亮片、米诺,在某些鱼情下,它们确实能玩出花来,但在我们这些玩矶钓、玩筏钓的老家伙眼里,一条鲜活肥美的青虫,尤其是那种粗壮油亮、在钩子上还能扭出S形的“虫王”,才是通杀大小鱼的终极密码。
我玩海钓有些年头了,竿子用坏过几根,轮子也清了无数遍海水,但对青虫的依赖,或者说信赖,从来没变过。这东西,说白了,就是作弊。它在水下蠕动释放的体液,对黑鲷、黄脚立、火点这些珠海的常客来说,就像是猫闻见了猫薄荷,根本没法抗拒。
想用好青虫,功夫可不在水面上,得从挂饵说起。新手最常犯的错,就是一整条粗鲁地穿上去,虫子死得快,形态也僵硬。我的秘诀是看鱼情和目标鱼大小来定。如果今天水清流缓,小鱼多,目标是钓那些精明的老黑沙,我就会用“分段挂”。掐取最肥的一小段,大概两三公分,从断面处轻轻把丸世12号或者千又3号钩尖刺入,再从侧面穿出,让钩尖微微露一点,虫浆的鲜味能最大程度扩散,而且入口性极好。要是碰上流水急,或者想守个大石斑,那就得用“留头挂”,从虫头下方一点点的位置横向穿过,保留头部的活性,整条虫在水下就像活的一样,随波逐流地舞动,那种姿态,大鱼见了都得犯糊涂。
装备嘛,这东西丰俭由人,但有些讲究是省不了的。我常年挂在船边的,是一根Shimano Holiday ISO 2号4米5的矶钓竿。这竿子不贵,但腰力足,竿稍又足够敏感,能清晰地传递出哪怕是小鱼啄饵的轻微信号。它就像我的老伙计,陪我熬过了无数个日出日落。轮子我配的是一颗Shimano Nasci 2500,出线顺滑,刹车力道也够用,对付三五斤的鱼,游刃有余。关键是线组搭配,这才是整套系统的灵魂。
| 线组搭配推荐 (珠海近岸/蚝排) |
| :— | :— | :— |
| 主线 | PE线 1.5号 | 优点:无延展性,信号传导直接;切水性好,抛投远。 |
| 子线 | 碳素线 2.5号 – 3.5号 | 优点:耐磨(防挂底、防鱼牙);水中隐蔽性高。 |
| 连接方式 | FG结 | 优点:结节强度最高,过导环顺畅。 |
| 浮漂 | 阿波 0.8 – 1.5 | 根据流速和水深选择,流大用大号,流缓用小号。 |
| 咬铅 | G2 – 3B 不等 | 精细调整钓组下沉速度和水中姿态的关键。 |
我的线组永远是1.5号PE主线接一段大概两米长的3.0号碳线子线。PE的灵敏度能让你感觉到水下的一切,哪怕是一只小螃蟹爬过你的铅坠。而子线用碳线,是因为珠海的钓点,无论是蚝排下面,还是大桥的桥墩旁,亦或是桂山岛的礁石区,水下结构都复杂得要命,碳线的耐磨性能救你很多次。别在子线上省钱,一条大鱼跑了,往往就是因为子线被蚝壳或者礁石瞬间切断,那种懊悔,能让你捶胸顿足好几天。
真正的精髓,在于读懂潮水。这是区分高手和新手的核心。死水一潭是钓不到鱼的,鱼跟着流水走,流水给它们带来食物,也带来氧气。珠海这边,我最喜欢的就是“涨八退八”这个时间段,也就是涨潮和退潮最快的那几个小时。你得学会看潮汐表,但更要学会在钓点实地观察。看水面上垃圾的流向,看船锚绳绷紧的角度,就能判断出当前水流的速度和方向。我的习惯是打窝,几勺南极虾下去,看虾的下沉轨迹和扩散方向,就能精准地判断出鱼群可能聚集的区域。
抛投也不是瞎扔。把钓组精准地送到蚝排的缝隙边、礁石的背流处,或者航道的深浅交界,这些地方才是鱼藏身和觅食的“食堂”。当你的阿波立在水面,随着流水缓缓移动,你的全部注意力就要集中在那根细细的竿稍和阿波的姿态上。
中鱼的信号千变万化。有时候是阿波猛地一下被拽进水里,我们叫“黑漂”,这是最激动人心的,十有八九是正口,扬竿要果断!有时候是阿波微微下顿,然后又浮上来,这是鱼在试探,得沉住气,等它下一个实实在在的顿口。还有一种情况,是线突然松了,阿波横躺在水面,这往往是大鱼叼着饵往回游,这时候更要立刻收紧虚线,猛地扬竿刺鱼!
我记得有一次在万山脚下,那天雾气很大,能见度也就百来米,流水正合适。我把挂着一整条肥硕青虫的钩子,轻轻荡到一片暗礁旁边。竿子搭在船舷,我正准备点根烟,眼角余光瞥见阿波,没有任何预兆,“嗖”地一下就没了。我下意识地扬竿,一股巨大的力量从水下传来,2号矶钓竿瞬间弯成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完美的弓形,轮子的卸力“吱吱”地尖叫起来。那一刻,肾上腺素飙升,全世界只剩下我和水下那头猛兽的角力。
搏鱼的过程,是力量与技巧的博弈。你不能跟它硬来,得顺着它的力道,利用竿子的弹性来消耗它的体力。它冲,我就适当放线;它停,我就赶紧收线。竿头始终要保持一个角度,让竿身去承受冲击。那一次,我跟它周旋了将近十分钟,感觉手臂都酸了,才慢慢把它拉出水面。是一条接近三斤的野生黄脚立,金黄色的鱼鳍在晨雾中闪着光,漂亮得让人心颤。那一刻的满足感,不是渔获多少能衡量的。
钓鱼这事,有时候很玄学。同样的地方,同样的钓法,昨天还爆钓,今天就可能一口没有。但用青虫,总能给你一个最低的保障。它就像一个忠诚的老兵,也许不能每次都带来惊喜,但永远不会让你空手而归。
对我来说,把一条鲜活的青虫挂上钩,抛入那片深蓝,然后静静地等待阿波的下沉,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修行。你在等的,不仅仅是一条鱼,更是一种与大海的对话,一种对未知的期待。那根绷紧的线,连接的不仅仅是鱼,还有我和这片养育了无数生命的、变幻莫测的蓝色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