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问我,想去深海搞大家伙,到底该整一把什么样的竿子。这问题,就像问一个老厨子,最好的刀是哪一把一样,真没法一句话给你个标准答案。因为答案不在竿子上,在你的手里,在你心里,在你即将面对的那片深邃的蓝里。
我玩船钓快二十年了,从最初的近海小搞搞,到后来一头扎进远海,追着GT(Giant Trevally)和金枪鱼(Tuna)满世界跑,手里过的竿子没有一百也有八十。烧过的钱,能再买条不错的船。最后沉淀下来的,不是什么牌子,也不是什么价格,而是一种感觉,一种人和竿子融为一体的默契。
忘不了有一年在南油,那天天气闷得像个蒸笼,海面平得跟镜子似的,连一丝风都没有。我们追着鸟群找鱼点,整整一个上午,连个像样的口都没有。就在大家快要放弃,准备开饭的时候,我习惯性地朝着一片翻滚的暗流,甩出了一发180克的Popper。竿子是我那根跟了我好多年的老伙计,MC Works’ EXPLOSION 818XX。就在我抽了第三下,Popper在水面炸开一个巨大水花的瞬间,水下猛地窜出一个黑影,整个海面像是被一颗深水炸弹引爆了!
那种电击般的顿挫感,直接从竿尖传到我的后腰。我甚至都没来得及扬竿,竿子瞬间就插进了水里,轮子里的线像疯了一样往外冲,那吱吱作响的声音,是魔鬼的交响乐,也是我们这些疯子的圣歌。我死死顶住竿子,双脚扎稳马步,那一刻,什么技巧、什么理论,全都抛在脑后,只剩下最原始的对抗。那家伙的力道,根本不像鱼,就是一头水下横冲直撞的蛮牛。我的Shimano Stella SW 18000HG第一次被拉到快要见底,PE8的Varivas SMP主线绷得像琴弦,我能清晰地听到它摩擦导环时发出的悲鸣。
竿子弯了。不是那种优雅的弧线,是那种被逼到极限,随时可能断成两截的、充满绝望感的恐怖弧度。但这就是我信任MC Works的原因。它的腰力,或者说我们圈内人讲的“竿子的底”,深不可测。它能在极限弯曲的情况下,依然源源不断地提供向上的反弹力,而不是像一根死硬的棍子,要么你断,要么它断。这股韧劲儿,就是你和巨物之间唯一的语言。你通过它去消耗鱼的体力,它也通过它把鱼的每一次挣扎、每一次甩头,都清晰地反馈给你。
那次搏鱼持续了将近四十分钟。我的胳膊早就酸得抬不起来了,全靠腰腹核心在顶。船长在一旁吼着,让我注意控线,别让它钻到船底。我只能机械地重复着“泵鱼”的动作,压低竿子收线,再利用腰力把竿子缓缓抬起,每一次,都感觉像是在把一辆小汽车从泥潭里往外拽。当那尾巨大的GT终于被拉到船边,在水下翻出它那银灰色、如同盔甲般的身体时,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那是我钓鱼生涯里,第一次感觉到双腿在不受控制地颤抖,不是因为害怕,是纯粹的、生理极限被突破后的虚脱和亢奋。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你,选一根钓巨物的竿子,你首先要问自己,你要用它来干什么。是玩水面系的Popper和Stickbait,还是玩铁板(Jigging)?这两种竿子,从设计理念上就完全是两码事。
| 钓法类型 | 核心需求 | 推荐竿长 | 调性特点 | 个人偏爱型号举例 |
|---|---|---|---|---|
| 水面系(Popping/Stickbaiting) | 强大的抛投性能,良好的饵操控性,强悍的腰力 | 7’8″ – 8’5″ (2.3m-2.6m) | 竿稍相对柔和,便于“弹”出拟饵;中后段腰力(Backbone)极其强悍 | MC Works’ EXPLOSION, Carpenter Blue Chaser, Ripple Fisher Big Tuna |
| 铁板(Jigging) | 垂直作钓的节奏感,敏锐的触底感知,对抗深水蛮力的能力 | 5’0″ – 6’3″ (1.5m-1.9m) | 整竿偏硬,回弹快,竿稍敏感,能清晰传递水下信息 | Shimano Ocea Jigger Infinity, Daiwa Saltiga J, Ever Green Poseidon |
你看,完全是两种思路。玩水面,竿子是你的手臂的延伸,你需要它帮你把几十上百克的拟饵,精准地扔到几十米外的标点。竿子的长度、导环的设计、竿身的弹性,都服务于抛投。而当你面对的是像犬齿金枪(Dogtooth Tuna)这种喜欢在复杂礁石区活动的“水下火箭”时,你需要的是在它中钩的瞬间,就能把它从结构里“拔”出来的绝对力量。这时候,竿子的“硬”就成了第一要素。
我个人对那种傻硬傻硬的“铁棍”没什么好感。有些新手,总觉得竿子越硬越好,磅数越高越牛,上来就整个PE12的竿子,配个Daiwa Saltiga 20000-H的轮子,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了。结果呢?饵抛不远,抽饵动作僵硬得像个机器人,真中了大鱼,竿子硬邦邦的没有卸力空间,要么断线,要么脱钩,要么直接被鱼拽下水。人,才是整个钓鱼系统里最重要的一环。你的体力、你的技巧,能不能驾驭得了你手里的这套装备?
所以,我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在你的能力范围内,选一根腰力足够强悍,但同时竿稍又能让你舒服地把饵抛出去、操控好的竿子。 不要盲目追求顶级参数。比如,如果你主要是在国内玩玩南油,目标鱼大多是几十斤的黄鳍金枪或者小GT,那么一套PE6级别的装备就绰绰有余了。一根Carpenter的竿子,配一颗Stella SW 14000XG,用起来行云流水,中鱼后也能给你足够的搏斗乐趣。如果你真的要去挑战那些世界级的钓场,比如阿曼、马尔代夫,目标是上百斤的巨物,那再考虑升级到PE8甚至PE10的重型装备。
最后,别忘了线、钩、环这些小东西。我见过太多人用着顶级的竿子和轮子,却因为一个劣质的路亚环被拉直,或者一个强度不够的BKK GT-REX钩子被拉开,而与梦想中的大鱼失之交臂。记住,你整个钓组的强度,取决于最弱的那一环。每一次出海前,我都会把整套线组,从前导线结到路亚环,再到鱼钩,仔仔细细检查一遍。这是对鱼的尊重,也是对你自己每一次抛投所付出的体力和希望的尊重。
读懂潮水,看清水色,感受风向,这些比你手里拿的是什么牌子的竿子要重要得多。装备终究是工具,是死的。而大海是活的,鱼是活的,你也是活的。当你能把自己的感知,通过竿子延伸到水下几十米的地方,去感受那里的水流、结构,甚至能预判到鱼会从哪个方向冲出来攻击你的拟饵时,你就真正懂得了怎么选竿子。
因为到那个时候,你选的已经不是竿子了,而是你最信赖的战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