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竿怎么选海钓

说起海钓竿,嘿,这话题大了去了,不是随便抓根棍子就行的事。老有人问我,“大师,海钓用什么竿子好?” 我说,哪有什么大师,都是在海边喂鱼喂出来的经验。这竿子嘛,得看你喂的是什么鱼,打算在哪喂。这可不像淡水,一支综合竿走天下大半。海里啊,脾气大,鱼也野,得对付着来。

想想第一次出海,屁都不懂,拿根硬邦邦的船竿就在码头瞎抛,结果呢?假饵跟砖头似的砸水花,水面系根本没法玩出那种诱鱼的狗步行走 (Walk the Dog),因为竿子太硬,梢部没弹性,根本带动不了饵。后来才明白,岸边玩水面系、米诺铅笔这些,尤其追那些在浪里蹿的家伙,你得要根有腰、稍偏快的调性,但梢部又得有点韧劲的竿子。那种竿子,抛投的时候,力能顺着竿身传导出去,送饵送得远,控饵时,轻轻一抖,饵就能活过来,不是死拖。比如玩鲈鱼,有时候它吃口很轻,一个顿口不明显,竿梢的敏感度就很关键,能把水下细微的吃口信号传到你手里,那叫一个麻酥感。我常用一根 2.7 米的 ML调竿子玩轻型路亚,追个鲈鱼,或者翘嘴冲到咸淡水交界处,那感觉特好。

可要是换了地方,比如说去礁石区玩矶钓,追那狡猾的黑鲷或者力气爆棚的黑毛,那又是另一回事。矶竿讲究的是线组的控制和鱼的搏斗技巧。 Reef 附近水流急,鱼得往障碍里钻。矶竿通常都比较长,五六米甚至更长,为的是把线控在水面上方,避开礁石的刮擦。而且矶竿的调性很特别,是那种先软后硬的胴调子先调子,中鱼瞬间竿身会有一个漂亮的弯弓,看着软绵绵的,但腰力十足。这种软中带韧的设计,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你的子线,尤其钓黑鲷这种嘴巴硬又爱往洞里扎的,子线不能太粗,细了又怕磨断。矶竿的弹性能在鱼瞬间发力时卸掉一部分冲劲,不至于把子线瞬间崩断。我有一根 5.3 米的1.5号矶钓竿,陪我大战过无数礁石里的“钉子户”,那弯弓的美感,别的竿子真给不了。

再说船钓。这差别可太大了。远海玩铁板 (Jigging)金枪鱼GT,那竿子就不是一般概念的硬。是那种能让你持续高频率抽动几十克到几百克甚至上千克铁板的竿子,同时还得能承受几百斤甚至上千斤级别鱼的疯狂拉力。杆子通常不长,因为在船上用不着抛远,追求的是垂直或者斜向的作钓和巨大的提拉力。那种竿子,碳布密度极高,轮座和导环都是顶级加强的。每次看那些专业玩家抽慢摇或者高频抽,手里的铁板竿跟活了一样,竿梢带着铁板跳舞,那需要的不仅仅是力气,更是竿子调性与钓手节奏的完美契合。我有一根PE5-8号船用铁板竿,虽然没搏到过蓝鳍金枪,但对付牛港 (GT) 或者大个体红甘,那种硬朗到底的腰力,让你感觉不是在遛鱼,而是在跟它掰腕子。

还有底钓,船上放流或者锚定底钓大鱼,船竿又不一样了。很多船竿,特别是针对深海大鱼的,非常强调竿稍的信号传递竿身的整体韧性。梢部可能比较软,能清晰显示水下底层的微小变化和鱼的吃口,但从中间到根部,就是实打实的蛮力,能顶住深海大鱼往海底扎的劲头。有些甚至有万向轮座,应对来自各个方向的拉力。我用过的船底竿,感觉就像是一根钢筋外裹着一层弹性碳布,硬是它的筋骨,韧是它的皮肉。

所以你看,选海钓竿,不是简单看个硬度或者长短。你得先想明白:

1. 目标鱼种? 是几十克的黑鲷,还是几百斤的金枪?是游在中上层追饵的鲈鱼,还是躲在海底洞里的石斑

2. 作钓环境? 码头、沙滩、礁石、还是船上?水深多少?有无障碍?水流急不急?

3. 主打钓法? 路亚、矶钓、船钓、远投?用什么类型的饵?

这些都决定了你需要竿子的长度调性 (Action)力量级别 (Power),甚至还有竿子的自重平衡。你一天得拿它成千上万次,抛投、收线、控饵、搏鱼,轻重合适、手感舒服太重要了,不然没钓到鱼先把自己累趴下。我手里那根TenryuSpike Yellow Tail系列路亚竿,虽然价格不菲,但玩中大型鰤鱼红甘时,那种竿身在抛投时瞬间加载又瞬间释放的畅快感,以及中鱼后稳稳压制的腰力,让我觉得每一分钱都值。而之前图便宜买的某根“网红竿”,看着参数一样,实际用起来就是感觉差了那么点意思,远投抛不准,控饵也没那种灵动,中鱼后更是感觉竿子在哀嚎,一点信心都没有。

这东西啊,有时候真是玄学,参数是一回事,拿在手里的手感、跟竿子的契合度又是另一回事。就像找对象,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多上手摸摸,挥动感受一下它的弹性回弹速度,模拟一下抛投和中鱼的弯弓。想象一下,当你扬竿刺鱼瞬间,或者跟一条大鱼搏鱼进入白热化,竿子在你手里传递回来的那种力量对抗和细微颤动,是不是你想要的?是不是让你心里有底?

别光盯着那些花里胡哨的涂装和品牌故事。也别被参数唬住,什么几多多少T碳布,什么纳米技术。最终,它得是一根让你信赖的伙伴,能把水下的世界尽量真实地反馈给你,让你知道饵在做什么,鱼在想什么。然后,在最关键的时候,它得能顶住,不掉链子。

这几年,我也没少折腾竿子,有惊喜,也有失望。买过一根看起来很美的岸抛竿,结果硬是硬,一点韧性没有,抛着巨累,中鱼后更是像根棍子,完全卸不了力,跑了几条大鱼后彻底放弃。也意外淘到过一些二手的经典老竿,虽然样子旧了,但用起来那手感,那腰力,真是越用越喜欢。

所以,真要问我海钓竿怎么选?我的“秘诀”其实挺朴实的:

1. 明确需求: 你想钓什么鱼,在哪钓,用什么方法钓?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2. 做功课: 了解不同钓法对应的竿子类型和大致参数范围。

3. 能摸就摸: 找机会去实体店或者跟钓友借来试试手,感受竿子的自重平衡弹性调性。参数再好,手感不对就是不对。

4. 预算范围内选最好的: 量力而行,但尽量在你负担得起的范围内,选那些口碑好、用料扎实、工艺过关的。导环和轮座这种关键部件,别吝啬。富士 (Fuji) 的导环(特别是SiCAlconite)和轮座,不是没道理大家都用,确实耐用、顺滑。

5. 听老钓友的: 听听那些在你常去的钓点、钓你目标鱼的老哥们怎么说。他们的经验往往是最实用的。当然,也要自己判断,别人的毒药可能是你的蜜糖,反之亦然。

6. 留点余地: 别指望一根竿子通杀。海钓的世界太广阔了,不同的场景需要不同的家伙事。但可以先从你最常去、最想钓的那个场景入手。

7. 最重要的: 选一根让你拿在手里有感觉、有信心的竿子。这种信心,有时候比竿子本身的参数更重要。

这竿子,是你在海上跟鱼沟通的桥梁,是你力量的延伸。选对了,每一次抛投都充满期待,每一次中鱼都酣畅淋漓。选不好,那就是一件别扭的工具,甚至会让你错失良机。所以啊,慢慢挑,多试试,找到那根属于你的海竿吧。它会陪你经历那些风浪、那些等待、那些肾上腺素飙升的瞬间,成为你海钓记忆里,最可靠的老伙计。

鱼竿怎么选海钓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