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钓鱼,跟你在岸边小水库里甩两竿子完全是两码事。在海上,你最大的敌人,很多时候不是风浪,不是狡猾的鱼,而是头顶上那个明晃晃、从不休息的太阳。新手总觉得涂点防晒霜就万事大吉了,我只能说,太天真了。大海会用最直接的方式给你上一课,那堂课的学费,就是你身上一层火辣辣的皮。
我见过太多信誓旦旦的“勇士”,早上出门时还嘲笑我捂得像个中东来的,下午回来就蔫了,整个人像只煮熟的虾,晚上疼得睡不着觉,第二天脱皮脱得像蛇,一个星期都缓不过劲来。这还算轻的,中暑、晒到脱水直接趴在船上的也不是没有。所以,别跟我扯什么“美黑”、“健康肤色”,在海上,防晒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活下来,为了能有下一次出海的机会。
我的防晒逻辑很简单:能用布料遮住的,就绝不让皮肤露出来。化学防晒,那是最后的、补充性的防线。
先从头说起。棒球帽?扔了吧。那玩意儿只能护住你的头顶和脸,你的耳朵、你的后颈,完全暴露在毒辣的阳光下。半天下来,耳朵尖晒得跟透明的饺子皮一样,一碰就疼。我的选择永远是大檐圆边帽,而且是带防风绳的那种。帽檐要足够宽,360度无死角地投下阴影。材质要轻薄透气,不然像顶着个蒸笼。防风绳是救命的,海上风大,开船跑起来的时候,没这根绳子,再贵的帽子也是给龙王爷送礼。
接下来是脸。你以为有了帽子就够了?大错特错。海面的反光是第二个太阳,从下往上烤你,防不胜防。这时候就得靠魔术头巾,或者叫它“劫匪面罩”。直接套在头上,拉到眼睛下面,只露出戴着眼镜的眼睛。鼻子、嘴、脸颊、脖子,全包起来。有人觉得呼吸不畅,那是你没买对。选那种冰丝材质、有透气孔的,不仅不闷,湿了水之后被海风一吹,那叫一个凉爽。一身装备下来,看着是有点夸张,像要去干点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但信我,海上的太阳,它不跟你开玩笑。
然后是眼睛。这绝对不是耍酷。一副好的偏光镜是海钓的标配,甚至可以说是核心装备之一。它不仅是滤掉那些让你头晕目眩的强光和水面反光,更重要的是能让你看穿水面。有时候,你能清楚地看到水下的暗礁结构,看到一群小鱼惊慌地逃窜,甚至能看到一条巨大的海狼(Barracuda)像幽灵一样跟在你的铁板(Jig)后面。我用的是一副COSTA的玻璃镜片,那感觉就像给世界摘掉了过度曝光的滤镜,一切都变得清晰、立体。这是救眼睛,也是在帮你找鱼。
身上穿的,长袖长裤是必须的。别跟我说热,现在市面上专业的UPF50+钓鱼服,面料科技已经很成熟了。又轻又薄,透气排汗,体感甚至比你光着膀子被太阳直晒要凉快得多。我偏爱带帽子的款式,休息的时候可以把帽子戴上,形成双重保护。颜色尽量选浅色,白色、浅灰、浅蓝,物理反光,简单有效。深色?那是移动的吸热板。
手,最容易被忽略的部位。你一天到晚握着鱼竿,不管是那根搏大物的Shimano OCEA JIGGER,还是抽铁板抽到手酸的Gamakatsu Luxxe JIGDRIVE,你的手背永远朝上,迎接最猛烈的“炮火”。一副防晒手套,几十块钱,能让你免去手背脱皮、长斑的痛苦。我喜欢用露三指的,方便绑线、换饵、摘钩,触感也更直接。而且,它还能增加握杆的摩擦力,尤其是在搏鱼时,手上出汗或者沾了水,一个打滑,可能就是一条巨物的离去和无尽的悔恨。
讲完了这些“硬装备”,我们再来聊聊防晒霜这个“软装备”。
| 防晒方式 | 优点 | 缺点 | 老炮儿点评 | 
|---|---|---|---|
| 物理遮蔽(衣帽等) | 防护效果稳定、持久、彻底;无化学成分,对皮肤和环境友好;部分装备(如偏光镜)兼具功能性。 | 初期投入相对较高;夏天全副武装体感可能稍显束缚;看起来“不酷”。 | 这才是王道。在海上,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酷不能当饭吃,更不能挡住紫外线。这是最可靠的战友。 | 
| 化学防晒(防晒霜) | 使用方便,能覆盖物理遮蔽不到的零碎部位;无束缚感。 | 需要定时补涂(尤其出汗、下水后);部分产品油腻,影响手感;化学成分可能污染钓饵、鱼线,甚至刺激皮肤。 | 它是补充,是僚机,绝不是主力。把它用在手套和袖子接缝处、脚踝等犄角旮旯的地方。别指望它能扛大梁。 | 
关于防晒霜,我的经验是,一定要用SPF50+,PA++++级别的,而且要防水防汗的。出门前半小时就涂好,让它在皮肤上成膜。到了钓点,凡是硬装备没遮住的地方,比如脚踝、手指缝,都要仔细抹一遍。这里有个我极力推荐的秘诀:涂完防晒霜之后,一定要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把手,尤其是手心和指尖,彻底洗干净! 防晒霜里的化学味道,对于嗅觉灵敏的鱼来说,简直就是驱避剂。你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完美的标点,把挂着鲜活活虾的天平钓组放下去,结果就因为手上残留的味道,搞得一口没有,那才叫冤。我亲眼见过钓友因为这个问题,旁边的人连连上真鲷,他自己却打龟打到怀疑人生。
最后,防晒不仅仅是防皮肤晒伤。广义上的防晒,还包括防止身体机能因为暴晒而出问题。所以,水,一定要带足,不是饮料,就是纯水或者淡盐水。在海上,你感觉不到渴的时候,其实身体已经开始缺水了。不断地小口补水,能让你保持清醒的头脑去读懂潮水的变化,去感知竿尖传来的最细微的信号,在中了大鱼之后有足够的体力去完成一场漂亮的搏鱼。
记得有一次在南海深处追GT(牛港),那天太阳毒得像是要把空气点燃。从清晨抛投波趴(Popper)到中午,体能消耗巨大。同船的一个小伙子就是防晒没做到位,加上水喝得少,中午直接中暑了,脸色煞白,浑身无力,眼睁睁看着黄金的涨停流窗口期,只能躺在船舱里休息。而我,从头到脚捂得严严实实,定时补充水分,还能在别人都筋疲力尽的时候,用尽全力抛出那一竿,一个巨大的水花炸开,Stella SW 14000XG的卸力发出撕心裂肺的尖叫。那一刻,你才会真正明白,所有这些看似麻烦的准备,都是值得的。
所以,别再问去海钓怎么防晒这种傻问题了。答案就是,把自己变成一个只露眼睛的“移动堡垒”。当你能无视烈日,在甲板上站一整天,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感受水流、操控拟饵和应对鱼的每一次攻击上时,你才真正开始享受海钓的乐趣,而不是被大海狠狠地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