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就是个小小的鱼钩,跟你那根线连着,看似简单,里头门道可深了。说起来,海钓这事儿,技术是一方面,运气占点,但真拼到刺刀见红的时候,往往就看你终端这一块儿。特别是这鱼钩,怎么绑上去,那是真功夫。我这人啊,干别的可能马马虎虎,但绑鱼钩这事儿,有点儿“执念”,必须得扎实,心里头才踏实。
我用钩子,Mustad的居多,或者Gamakatsu。不是说别的牌子不好,就是用顺手了,信得过。特别是那种高碳钢的,钩尖锋利,钩条也够韧,碰上大石斑那种嘴硬的家伙,不容易被掰开。钩型嘛,得看目标鱼和钓法。玩轻矶钓、筏钓,可能用细条点儿的千又或者伊势尼,钩尖内弯,防挂底也防脱钩;要是去玩船钓底物,或者岸边定点甩大饵,那必须得上歪嘴钩或者环形钩(Circle Hook),钩条粗,抗拉力强,中鱼后不容易吐钩,特别是环形钩,它有个好处是基本只会钩在鱼嘴角落,对鱼伤害小点儿,也方便摘钩,而且自锁性好,鱼拉着线跑,钩子自己就转进去到位了。我常去泅的那个角,专出大海鲈和大石斑,水下乱石多,地形复杂,我一般都绑Mustad的39960D系列环形钩,尺寸看饵和鱼情,从3/0到8/0都备着。
绑钩子这事儿,方法多了去了,网上随便搜一堆教程。但那些教程啊,就告诉你步骤,没灵魂。这绑钩子,你得把它当成跟鱼建立联系的第一步,得用心。我最常用的,也是我最信赖的一个结,就是Palomar Knot(帕洛玛结)。尤其是我现在主用PE线,这线轻、结节强度高,切水快,但它也有个毛病,就是光滑,有些结容易滑脱,而且细股线容易自切。Palomar这结,对PE线特别友好,因为它线穿过钩眼两次,等于多了一重保险,受力均匀,结节强度保留率高得吓人。
怎么绑?你别光看文字,得上手感觉。
1. 先剪一段合适长度的线,对折。留多长?够你折腾就行,省得绑到一半线不够了。
2. 把对折后的线头穿过钩眼。注意方向,有的钩子有方向性,像环形钩,线一般从钩柄往钩尖方向穿过钩眼,或者从内往外,这样中鱼后受力更顺。新手容易搞反。我绑Mustad环形钩时,都是从钩柄那侧往钩尖方向穿。
3. 穿过去后,把对折的线头和主线并在一起,就像打个活结那样,在主线上方,或者主线和钩柄之间,打一个普通的单结或者双结。记住,这个结不要拉紧,让它留个大大的圈。
4. 关键来了。把那个刚才留的大圈,从钩子上方整个套过去,把钩子完全包进去。
5. 套好后,一手捏住主线、支线和钩柄,另一只手抓着线头,慢慢收线。收线的时候,最重要的来了:润湿!不是口水就是水,把结节部位彻底弄湿。特别是PE线,摩擦力大,干勒的话线体发热容易损伤,强度大打折扣。湿润了,线材滑动顺畅,结节才能收得紧实、到位,强度才能最大化发挥出来。
6. 慢慢收线,看着那个圈一点点收紧,最后那个活结会滑到钩眼附近,跟线圈一起把钩眼“锁”住。收紧时,不是蛮力一下子拉死,而是均匀施力,看着结节一点点成型,变瓷实。最后再使点劲儿,拉紧。多余的线头,留个两三毫米,剪掉。
这一套动作,我闭着眼睛都能来。但每次绑完,我都要用手拉一下,感受那个结是否真的咬死了,线圈是否服帖。拉的时候,心里头就得有个底,这结绑瓷实了,才敢跟它硬来,碰上个十几二十斤的大海鲈,它猛地一个冲刺,我心里都不慌,知道它挣不脱。
有时候用碳线(Fluorocarbon Leader)当前导,绑Palomar也行,但碳线比尼龙线硬,绑的时候更要注意润湿和慢慢收紧,不然容易勒伤线本身。如果用尼龙线或者碳线直接绑,改良式克林奇结(Improved Clinch Knot)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步骤稍微多点,但也很牢靠。方法就不细说了,网上有图。但对我来说,Palomar就是我的信仰,尤其玩路亚,直感强,一个牢靠的结太重要了。
绑钩子,不光是步骤,还有很多细节。比如线头不能留太长,容易挂水草或者吓鱼;也不能贴着结剪,万一没拉紧或者时间长了有点松动就悲剧了。我一般留个两三个毫米,保险。再比如绑完要检查线体有没有损伤,特别是PE线,有时候拉扯中细微的毛躁都可能成为断点。
我见过太多跑鱼的例子,不是竿子断了,就是线断了,更多的是结开了或者线在结节处断了。有回跟朋友在外海船钓大金枪(Yellowfin Tuna),他用的活饵,鱼中得漂亮,那竿子(比如Shimano Stella搭配的远海竿)弯得跟满弓似的,轮子(比如禧玛诺Stella 14000型纺车轮)吱吱响,鱼也出线出得猛。结果搏了十几分钟,眼看鱼快遛翻了,突然线就软了。收回来一看,前导线在钩眼那儿齐刷刷断了,结还在,但线断在结外面。他绑的不是Palomar,具体什么结忘了,可能是收线没湿润,或者没拉紧,搏鱼时瞬间受力过大,勒断了。那一趟鱼,他眼巴巴看着,别提多窝火了。那之后,他跟我学了Palomar,再没在钩结上栽过跟头。
绑钩子,就像是给自己上了一道保险。你想啊,你辛辛苦苦找标点,读懂潮水,判断流向,抛出拟饵(比如波趴 Popper或者米诺 Minnow),一遍遍抛投,一遍遍控线,感受水下的每一次细微变化,终于等来了那一口!鱼咬上去了,你肾上腺素飙升,猛地扬竿刺鱼,然后开始搏鱼,跟它较劲,就指望这最后一米多长的线,指望这个小小的钩结。它要是崩了,一切都白搭。
所以啊,每次出海前,在家我都要把常用的钩子、前导线,都提前绑好,甚至多绑几副备着。在船上或者岸边,风吹浪打,手又冷又湿,临时绑效率低不说,质量也难保证。这是个习惯,也是敬畏。敬畏大海,敬畏你追逐的那些水下生灵。
绑钩子这事儿,说到底,是一种态度。是对自己钓鱼的认真,是对你可能遇到的那条梦幻之鱼的尊重。别嫌麻烦,也别觉着随便打个结就行。花几分钟把钩子绑瓷实了,出去了你才有底气去跟大鱼掰腕子。那感觉,完全不一样。它不仅仅是个技术操作,它是你信任链条上最末端、也最关键的一环。心里头有了这份扎实,那海风吹在脸上,都带着股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