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鲻鱼怎么钓

说起海钓鲻鱼,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值一提,毕竟不是什么大物,拉力跟那些掠食性鱼差远了。可我偏偏着迷这东西,不为别的,就因为它狡猾吃口轻对环境要求高,能把它请上岸,那真是一点点经验和心血熬出来的,比傻乎乎地硬拉大鱼有意思多了。玩这东西,玩的是 finesse,是耐心,是读懂大海的本事。

我最喜欢去的地儿,通常是港湾里相对平静的角落,或者那种有沙泥底、水又不深的老码头边。这些地方,往往有它们爱吃的微生物和藻类,水也相对没那么清澈见底。找点位,不是看水多深多广,得看水色,看有没有洄游的迹象,甚至得闻闻味儿——那种带着泥腥和海藻腐败的独特味道,反而是好兆头。早晨,天蒙蒙亮,或者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那是鲻鱼最有可能靠边觅食的时间。潮汐更是要命的关键,我一般会选在涨潮落潮初期,水流开始动但又不急的时候。死潮或水流太快,它们就不知道躲哪儿去了。

装备上,我这人比较“传统”,或者说,更相信经验。太花哨的东西用不惯。我喜欢用软调或中软调(L 或 ML Action)的矶钓竿或者远投竿,长度嘛,得看钓点,码头边短点无所谓,要是抛远点找鱼,4米5到5米4的矶竿或者3米多的远投竿是我的首选。为啥?这鱼吃口太贼了,有时就轻轻一点,或者带一下线,竿子软,能把这些细微的信号放大出来。而且它中钩后第一下冲刺特别猛,竿子软能提供很好的缓冲,不至于瞬间切线。那些硬邦邦的竿子,要不就是信号传不过来,要不就是中鱼了容易直接把嘴拉豁。

轮子呢,不用太大,2500到3000型足够了,关键是泄力要顺出线要平稳。这东西一发力,那叫一个“飙”,嗖嗖的,如果泄力不均匀,顿挫一下就可能断线或者拉脱。我一般用禧玛诺或者达瓦的,中端就行,关键是维护好,让它随时保持顺滑。

主线我用得比较杂,看心情和水情。PE线信号是好,能直接把鱼的意图传到手上,水清的时候用0.8号或1.0号,够细。但PE线没弹性,遇上鲻鱼那种瞬间爆发的劲儿,如果操作稍有闪失就容易出事。所以我很多时候还是偏爱尼龙线1.5号到2.5号,它有延展性,能化解一部分冲击,而且相对隐形。子线必须是氟碳线1.0号到1.5号,耐磨、切水快、隐形效果好,对付鲻鱼这种警惕性高的鱼非常管用。主线和子线连接,我用FG结或者电车结,要求就是结实、顺滑、过导环不卡顿。

鱼钩是重中之重,太大了它不吃,太小了容易拉开嘴。我摸索下来,用得最多的是伽马卡兹(Gamakatsu)或者欧娜(Owner)的伊势尼、丸世或者袖型钩,尺寸通常在4号到7号之间,具体看个体大小和用饵情况。钩条不能太细,得有点强度,不然中了大板子容易拉直。要钩尖锋利,能迅速刺穿它那有点像吸盘的嘴唇。

钓法我主攻两种:底钓浮钓

底钓适合水相对深一点或者水流有点速度的地方。我用最简单的铅坠到底、单钩或双钩的配置。铅坠重量根据水流来定,能把钩饵稳住不乱跑就行,15克到30克常见。子线长度一般30到60公分。抛出去后,让铅坠到底,然后慢慢收紧主线,直到能感觉到竿尖因为水的阻力而绷紧,但不弯曲。眼睛和手指尖都要盯紧主线和竿尖,鲻鱼咬钩,竿尖可能就轻微点一下,或者线突然松一下,甚至是主线往旁边慢慢移。这时候不能急,多等一两秒,感觉力量持续了再扬竿

浮钓适合水浅、流缓,或者它们在中上层活动时。我用阿波漂或者长杆短线配合七星漂。浮漂的调整非常精细,要让钩饵刚好到底或者离底一点点,让它随波逐流,看着自然。鲻鱼吃浮钓的饵,漂的信号更明显,有时候是慢慢下沉,有时候是斜着移动,甚至只是轻微的抖动。同样,看到信号别立马抽,稍微给点时间让它吃实。

饵料,这是我最有心得的地方。市面上那些商品饵我也试过,有的有效,但最让我信赖的,还是自己动手做,或者用最原始的东西。

饵料类型 优点 缺点 适用场景 我的使用心得
老坛酸饵/发酵饵 味道浓郁,诱鱼快 状态难控制,易招小鱼 水质偏肥或混浊,目标大体型鲻鱼 加点面粉或商品饵调整粘度,捏成团,耐泡
白面包 成本低,雾化好,轻柔自然 容易被小鱼啄食,流水快不行 水清、流缓、鲻鱼警惕性高 用捏碎的面包心轻轻裹住钩尖,不能太实,入水后自然散开留下一团雾化区
商品鲻鱼饵 配方科学,腥味/香味都有 有些地方不认,价格稍高 不熟悉当地鱼情时尝试,或者打窝 选择比重轻、雾化好的,加少量虾粉或南极磷虾增加诱惑力
海蚯蚓/沙蚕 活饵,自然,适口性好 成本高,保存不易,易断 任何场景都可,尤其难开口时 剪成小段,只挂一点点在钩尖,保证活度

我最常说的“秘诀”,就是用面包钓鲻鱼。不是一整块挂上去,那是糟蹋东西。得用新鲜的白面包,把面包心撕成指甲盖大小的一小块,然后轻轻捏在钩尖上,注意,是“轻轻捏”,甚至有点松散。抛投的时候要轻柔,别把饵甩飞了。这饵一下水,慢慢就会雾化,钩子上就留一点点软软的面包渣。这东西轻,鲻鱼吃起来没啥阻力,而且雾化区能吸引它们过来。但缺点是抛不远,而且小鱼闹得很厉害。所以这法子更适合近岸、水清、没啥小杂鱼骚扰的地方。

抛投之后,不是等着就行了。我的眼睛就没离开过水面和竿尖。风吹线动、水流带线,这些都要分清楚。鲻鱼的口,有时像虾米在啄,就那么一下一下的,特别轻微。有时候是线忽然绷直,然后往旁边走。一旦确定是鱼在吃,扬竿不能像钓鲈鱼那样猛抽,而是要竿尖带一点向后上方倾斜,然后用腕力带动,温柔而坚定地向后带,感觉钩子刺进了再稍微加力。

中钩后,鲻鱼的第一反应就是发力狂冲。这时候千万不能硬拉,要靠轮子的泄力。让它去跑,但竿子要始终保持弯弓控线,给它压力,又不至于拉断。它的冲刺一波接一波,得有耐心跟它周旋。等它第一波劲儿过去了,再慢慢收线,用竿子的弹力把它带回来。快到岸边或者船边,它可能还有最后几次挣扎,尤其看到人影的时候,冲劲更大。这时候更要小心,竿子压低一点,继续靠泄力化解。等它没力了,肚皮朝上,再用抄网捞上来。这鱼嘴软,直接提很容易拉脱。

搏鱼的过程,是钓鲻鱼最让我肾上腺素飙升的时候。看着竿子弯成一道美丽的弧线,听着轮子泄力时吱吱的响声,手上传来那种生命在挣扎的强烈顿感,你得不断调整,不断感受。它往左冲,你竿子就往右带;它往水底钻,你就稳住;它往水面跳,你就压低竿子。这完全是一种交流,一种博弈。

这些年钓下来,失败的次数比成功的要多得多。多少次看着漂慢慢沉,提竿却是空的;多少次刚中鱼,线就断了;多少次大板子冲刺太猛,直接把钩子拉豁。但正是这些失败,让我一次次去琢磨,去改进。换个钩子型号,调整一下子线长度,换个抛投的位置,甚至是改变一下捏饵的手法。每一次微小的改变,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你问我为什么这么执着于钓鲻鱼?也许是因为它不像那些张着大嘴、见饵就吞的傻大个。它有脑子,它警惕,它需要你付出真诚、付出技术、付出时间去了解它。当你成功把它请上岸,看着它肥硕的身躯闪着银光的鳞片,那种成就感,是其他鱼给不了的。而且,这鱼味道其实不错,肉质细腻。

钓鲻鱼,对我来说,早就不只是钓鱼那么简单了。它是面镜子,照出你的耐心、你的细致、你的应变能力。它也是座桥梁,连接我与大海更深层的联系。每次坐在海边,闻着咸腥的海风,听着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看着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海面,心里无比平静。鱼上不上来,有时候没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你在那里,你在感受,你在和这片蓝色星球上最神秘的力量对话。

这就是我的鲻鱼经。没啥惊天动地的技巧,都是一点点摸索出来的笨办法。但对我来说,管用,而且有灵魂。

海钓鲻鱼怎么钓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