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怎么看鱼口好不好用

说到底,海钓这玩意儿,玩到最后,玩的就是那一下。不是鱼出水那一刻的喧嚣,也不是拎着渔获拍照的炫耀,而是万籁俱寂中,从竿梢、从绷紧的鱼线,传递到你指尖那一点最原始、最细微的悸动。那一下,是海底的精灵在跟你打招呼,是整片大海跟你说的悄悄话。能不能听懂,听懂了又该怎么回应,这就是“鱼口”的学问,也是区分一个新手和老手的真正门槛。

很多人问我,怎么看鱼口?他们总以为答案在竿尖上。盯着竿尖,看它点了没有,弯了没有。没错,那是鱼口最直观的表现,但那只是结果,是信号的末端。真正的高手,在鱼还没碰到钩子之前,就已经开始“读”了。

我的感觉,是从我的手掌开始的。我习惯用一根禧玛诺的LUNAMIS S96M,一根泛用性极强的岸投竿,MH调,不算硬邦邦的战斗竿,但高碳素的竿身把水下的任何一丝变化都放大了,像个听诊器。轮子我配的是STELLA 4000XG,顺滑是其次,关键是它的刚性和一体成型的手把,让力量传导几乎没有损耗。线上我常年用的是YGK的X8 PE线,通常是1.5号,前导则根据钓场情况配20到30磅的碳线。为什么这么执着于这一套?因为它们是一个整体,是我手臂的延伸。PE线几乎没有延展性,水下哪怕是一粒沙子刮过拟饵,我都能感觉到那微弱的“沙沙”声。这套组合,就是我解读鱼口的翻译器。

有了这套“翻译器”,你才能开始学习语言。海鱼的语言,可比淡水鱼粗暴,也狡猾得多。

就拿我最爱钓的黑鲈来说吧。这家伙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攻击性极强。它的口,通常是“哐”的一下,像有人在水下用锤子砸你的饵,整个竿子猛地一沉,然后就是轮子疯狂出线的“吱吱”尖叫。这种口,最是过瘾,但也最容易出问题。新手一遇到这种暴力信号,第一反应就是死命往回扬竿。错了!你越是暴力,越容易把钩子从它嘴里拉脱,或者直接拉豁它的嘴。正确的做法是,感觉到那声巨响的瞬间,手腕发力,快速短促地扬竿一到两次,确保Gamakatsu的STX-58三本钩已经刺穿,然后立刻顺着它的力道把竿子弓起来,用竿子的腰力和你自己的腰腹核心力量去搏鱼。你要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拳击手,卸掉对方的重拳,而不是跟它硬碰硬。

可石斑鱼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那家伙是老阴货,躲在礁石缝里搞突然袭击。它的口,往往不是“撞”,而是“吞”。你会感觉竿尖猛地往下一栽,然后就感觉挂底了,死沉死沉,一动不动。这就是石斑咬了饵之后,一扭头就往家(石头缝)里钻。这时候,你没有时间思考,零点几秒的犹豫,你的线就会被礁石磨断,跑鱼不说,一套前导线和拟饵就报销了。我的秘诀是,在感觉到那沉闷“咚”的一声后,不管三七二十一,瞬间发力,用尽全力把竿子往上提,能提多高提多高。就是要趁它还没反应过来,没找到发力点之前,把它从它藏身的结构里“拔”出来。这一招叫“拔河”,赢了,它就是你的;输了,连跟它告别的机会都没有。

而最考验人、也最见功力的,是钓黑鲷。这种鱼精明又谨慎,尤其是在压力大的钓场。它的吃口,轻到让你怀疑人生。有时候,你正匀速收着一个十来克的T尾软虫,会突然感觉线好像变“重”了一点点,竿尖没有任何动作,只是你摇轮的手感上,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阻力,就像你的拟饵挂上了一小片海带。这时候,你千万别动。保持原来的速度,甚至可以更慢一点点,同时把控线做到极致,让线保持微微的绷直状态。往往再过一两秒,就会传来一个极轻的“叩”声,像有人用指甲轻轻弹了一下你的鱼线。就是现在!手腕一抖,清脆地扬竿,八成中了。这种口,用眼睛是看不见的,只能用心,用你常年累月积累下来的触觉记忆去感知。

为了更直观点,我把我这几年跟几种常见鱼打交道的经验总结成一个表,当然,这只是普遍情况,大海里永远没有绝对。

目标鱼种 常见鱼口信号 我的个人解读和应对
黑鲈 (海鲈鱼) 猛烈的“哐”一声,然后是疯狂出线 别慌!这是典型的“撞了就跑”。扬竿要果断,但弓住竿子,靠腰力搏鱼,别跟它硬顶。
石斑鱼 (Grouper) 沉闷的“咚”一下,然后死死往石头缝里拽 黄金三秒!中鱼瞬间必须往上暴力提,把它拔离结构区。用Gamakatsu管付千又5号这种粗条钩,别怕。犹豫一秒就挂底。
黑鲷 (Bream) 轻微的“叩、叩”,或者线突然一松 最考验耐心。感觉不对就轻轻带一下线,确认是不是鱼。线一松是它叼着饵往回游,果断扬竿!
真鲷 (Red Sea Bream) 连续的、快速的“哒哒哒”啄食感 让它多吃几口!它在试探。等到一个比较重的下顿信号,再扬竿,命中率高得多。

当然,除了鱼种,环境对鱼口信号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读懂潮水比什么都重要。涨潮和落潮时,水流会绷紧你的鱼线,给你很多假的信号。风大的时候,风吹着线也会让竿尖抖个不停。你必须学会在这些杂音中,分辨出那个真正属于鱼的、独特的频率。我有一个笨办法,就是抛投出去之后,不急着收线,先静静感受几秒钟。感受一下今天的流有多快,风有多大,让你的身体记住这种“背景噪音”。当一个不属于这背景噪音的信号传来时,你的直觉会第一时间告诉你。

有一次在舟山的一个离岸礁石上,那天是小潮水,流速很慢,整个海面平静得像镜子。我跟几个钓友用活虾钓沉底,一下午都没什么动静。大家都有点泄气,开始聊天打屁。我没动,依旧握着我的那根达瓦的HRF硬派路亚竿,挂着一只活虾,轻轻地、一下一下地挑逗着。突然,我感觉手里的线,不是被拉,反而是……松了。非常细微的一点松弛。竿尖没动,警报器也没响。但我立刻意识到,有鱼把虾叼起来,然后朝我的方向游了一小步。我猛地收了几圈线,感受到重量之后,果断扬竿。一条三斤多的野生真鲷,在夕阳下闪着金红色的光,被我请了上来。那天,整个礁上就我钓上这么一条像样的鱼。那几个钓友都说我运气好,只有我自己知道,这不是运气。这是我花了无数个日夜,喂了无数套钓组给大海,才换来的“听力”。

所以,别再光盯着竿尖了。下次你站在海边,或者坐在船上,尝试闭上眼睛。感受海风拂过你的脸颊,闻到空气中那股独特的咸腥味,听到海浪拍打礁石的节拍。然后,把你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握着竿子的那只手上。让你的指尖,去“看”清海底的世界。当你的心和大海的脉搏同频时,那最美妙的鱼口,自然会告诉你一切。

海钓怎么看鱼口好不好用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