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问我,说想玩海钓,该怎么“下水”。这问题听着简单,但每次我都不想三言两语就打发了。因为这根本不是买根竿子、挂上饵扔出去那么回事。那不叫海钓,那叫给地球测水深。真正的“下水”,是你的心跟着铅坠一起沉入那片未知蓝色的过程。
你先别急着冲进渔具店,听那些老板忽悠你买什么“一步到位”的顶级货。我见过太多新人,抱着一套崭新的Shimano Stella配G-Craft的竿子,在岸边站一天,连个海草都挂不上来。为什么?因为他们手里握着的是屠龙刀,眼睛里却连条小泥鳅都看不见。装备是把钥匙,但不是宝藏本身。很多人本末倒置了。真的。
我的第一套“下水”装备,现在还挂在墙上。一根8尺6的M调泛用海鲈竿,不贵,结实,有点像你手里最顺手的那把锤子,干啥都行。配一个4000型纺车轮,比如入门级的Daiwa Legalis或者Shimano aernos,皮实耐用,海水溅上去也不心疼。这套组合的精髓在于“中庸”,它让你能抛投10克到30克之间绝大多数的拟饵,从近岸的小根鱼到防波堤下的海鲈,都能对付一下。它不会让你在某个领域成为大师,但能让你在海边先生存下来,找到感觉。
线,这是命脉。别在这上面省钱。主线我只认PE线,顺滑、无延展性、拉力强。新手用1.5号的YGK X8足够了,一百多块钱能用很久。但光有主线是死路一条,你必须、必须、必须接一段碳素前导线。这是铁律。PE线在礁石面前跟棉线没区别,一刮就断。我通常用30磅的碳线,大概一米到一米半长。主线和前导的连接,你必须学会打FG结。别跟我说什么电车结、GT结,那些在真正的拉力面前都是花架子。一个漂亮的FG结,结实、顺滑,过导环的时候几乎没有声音,这是一种强迫症般的满足感,也是你和水下那头猛兽之间唯一的信任纽带。
有了家伙,你得知道用什么去敲门。拟饵的世界五花八门,能让你挑到破产。但你只需要三样东西就能开始。第一,一块银色的20克VIB,这是万能钥匙,远投搜索、全水层通杀,不知道水下有什么的时候,先扔它出去探探路。第二,一支12厘米左右的悬浮米诺,最好是沙丁鱼或者小黄鱼的涂装,这是在清水、近岸、有明确标点时,精细化作钓的利器。第三,也是我的秘密武器,几包T尾软虫配上14克的铅头钩。在鱼口滑、活性低的时候,它那种慢悠悠、骚气十足的泳姿,经常能骗到那些老奸巨猾的大家伙。钩子,记住,必须锋利。我只用Owner或者Gamakatsu的三本钩,有时候中鱼,鱼还没反应过来,钩尖已经穿透它坚硬的嘴了。
新手入门钓法对比 | 岸边路亚 (Shore Jigging/Luring) | 矶钓 (Rock Fishing) | 船钓 (Boat Fishing) |
---|---|---|---|
入门门槛 | 较低,装备相对简单,一人即可成行 | 中等,需要特定装备(矶钓竿、浮波等),对钓点安全性要求高 | 较高,需要拼船或包船,费用最高 |
核心技巧 | 抛投、拟饵操控、找寻流动 | 打窝、看漂、控线、读懂潮水 | 找鱼探、铁板或活饵操控、深水搏鱼 |
目标鱼种 | 海鲈、黑头、黄鱼、部分掠食性鱼类 | 黑鲷、真鲷、石斑等底层鱼 | 几乎所有中大型海鱼,如带鱼、马鲛、金枪 |
我的推荐 | 强烈推荐新手从此开始。自由度高,能让你快速理解大海和鱼的习性。 | 技术含量高,乐趣独特,但不适合零基础独自尝试。 | 最直接的渔获保证,但少了探索的乐趣,更像是“狩猎”。 |
好了,现在你站在海边了。海风吹着,带着一股咸腥和海藻混合的味道。你该往哪儿扔?别傻乎乎地对着一片汪洋大海使劲。你要找标点。什么是标点?就是水下有变化的地方。一块突出的礁石、一片海草区的边缘、一道人工堤坝的尽头、两股水流交汇形成的回水湾……这些地方,是小鱼小虾的避难所,自然也是大鱼的餐厅。你要像个猎人一样,用眼睛去搜索,去分析。
然后是抛投。这不是甩大鞭,而是一个流畅的、用竿子腰力把饵弹射出去的过程。多练,直到你能精准地把你的VIB送到那块礁石旁边半米远的地方。饵落水后,压低竿尖,开始匀速回收。你要感觉,用你的指尖去感觉,感觉饵在水下的震动,感觉它偶尔磕到石头的触感。
中鱼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它不是缓慢的拉扯,而是一种突然的“顿”,或者说“撞”。竿尖猛地一沉,像被人从水下狠狠踹了一脚,手里的轮子瞬间开始疯狂出线,发出那种你一辈子都忘不掉的“吱吱”尖叫声。这时候,千万别慌!你的第一反应是扬竿,不是往天上扬,而是侧向发力,用一个短促而有力的动作,把钩子牢牢刺穿鱼嘴。
接下来是搏鱼。这才是海钓的灵魂。你不是在和鱼拔河,你是在和它跳舞。它发力冲,你就稍微松点泄力,弓住竿子,用竿身的腰力去消耗它;它一停,你立刻收线,保持线的紧绷。来来回回,像一场拉锯战。我记得有一年秋天,在东边一个防波堤上,我用一支T尾软虫贴着底慢慢跳,突然就是一个电击般的信号,竿子瞬间弯成满月。那是一条接近一米的海鲈。它洗了三次鳃,每一次跃出水面,夕阳都给它镶上一道金边,那画面,比任何照片都震撼。我跟它耗了快十分钟,胳膊酸得像灌了铅,最后把它引到脚下,用控鱼器夹住它下颚的一瞬间,我几乎是瘫坐在地上的。那种征服感和之后的虚脱感,会让你上瘾。
你还得学会读懂潮水。死水不藏鱼,这是真理。大海的脉搏就是潮汐。通常来说,涨八分,退八分,也就是涨潮到顶和退潮到底前后的一两个小时,是水流最活、鱼口最好的时候。你要学会看潮汐表,知道今天几点涨潮,几点退潮,浪高多少,风向是哪边。这些数据,比你手里的任何神竿神饵都重要。
别怕挂底,别怕“空军”。挂底说明你找到结构了,这是好事。空军是常态,能让你静下来思考,今天为什么没口?是天气不对,是潮水不行,还是我的操作有问题?海钓教给我的,除了技巧,更多的是耐心和敬畏。当你一个人站在凌晨四点的海边,看着天边从墨黑变成深蓝,再染上第一抹橘红,听着海浪一遍遍地冲刷礁石,你会觉得,钓到鱼,只是大海偶尔给予你的一个奖赏。而整个过程,这种与自然的独处和对话,才是它真正的馈赠。
所以,怎么下水?带上最基础的装备,带上你的好奇心和耐心,去找一片属于你的海。然后,把饵扔出去,静静地感受线传回来的每一次震动。大海,会告诉你剩下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