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吧,说大不大,说小也真不小。出海钓鱼,一个人是修行,一群人那可能就是修行,也可能是渡劫。我见过最乱的一次,五六个人挤在一条小艇上,竿子缠得跟蜘蛛网似的,饵料味、呕吐物味混着柴油味,那哪是钓鱼,简直是海上版的早高峰地铁。从那以后我就琢磨,组团这事儿,核心不在人多,在于一个“序”字。
乱。就一个字。根源在哪?没个主心骨,没个说了算的人。所以,你想组个像样的海钓团,第一件事,也是最要命的一件事,就是必须有个“灵魂人物”。这人不用是船长,但他得比船长更懂这次出钓的所有细节。他得能读懂潮水,知道今天这个流速是该用80克的铁板还是120克的铅头钩;他得懂鱼,知道这个季节红甘在哪一层水域等着,马鲛几点会开口冲上水面;他甚至得懂人,知道谁晕船得提前吃药,谁是新手抛投得离他远点。这个人,就是整个团队的定海神针。没了他,一群人就是一盘散沙,上了船你看我我看你,最后都听船老大的,船老大让你下哪儿你就下哪儿,那叫体验项目,不叫钓鱼。
人选对了,事儿就成了一半。我最怕那种“装备党”,带了三根Gamakatsu的顶级竿子,一整盒DUO和Megabass的拟饵,上了船跟开装备展似的,结果绑个前导线都哆哆嗦嗦。还有那种“幻想家”,总觉得大海就是个取款机,来了就得爆箱。心态不对,技术再好也白搭。我组人,第一看心态,是不是真爱这片海,能不能接受“打龟”的现实。第二看人品,会不会主动帮忙递个抄网,会不会在中了大鱼后瞎指挥。新手我愿意带,只要他肯学、肯听话。最怕的就是那种半瓶子醋,指点江山,叽叽喳喳,坏了一船人的心情。记住,海上空间有限,一个负能量的人,污染范围能覆盖整条船。
人齐了,就得“点兵点将”,也就是统一装备和战术。这绝对不是搞形式主义,这是效率的保证。比如我们今天目标是抽铁板搞深海怪物,那就要有个基本共识。你不能这边我用200克的长条铁板往下砸,你那边用个40克的岸抛米诺在那儿瞎晃悠。水层、泳姿全乱了,鱼都得被你们整蒙。出发前,那个“灵魂人物”就得把话说明白,定个基调。
装备协调清单(示例:近海铁板船钓) | 推荐配置 | 理由与说明 |
---|---|---|
主攻鱼竿 | 铁板竿,最大负重150g-250g,长度1.8米左右 | 调性要硬朗,腰力足,才能把铁板抽活,也能在搏鱼时顶住第一波冲击。太长了在船上施展不开。 |
备用竿 | M调或MH调的泛用路亚竿 | 应对突发的表层鱼情,比如马鲛鱼群路过,可以快速换上拟饵追击。 |
轮子 | Shimano OCEA JIGGER 2000HG 或同级别鼓轮 | 鼓轮出线顺滑,容线量大,摇力强劲。HG高速比适合快速回收探索水层。纺车轮也可以,但搏鱼时控线没那么直接。 |
主线PE | YGK或VARIVAS品牌的 PE 3号 到 PE 4号 | 磅数要统一!不然挂底了,细线的先断,粗线的把大家伙的线都带跑了,一团糟。品牌保证拉力值和顺滑度。 |
前导线 | 50-80磅碳线 | 长度2-3米,必须耐磨。海里的结构物,还有大鱼的牙齿,一口就能废了你的PE主线。 |
核心拟饵 | 100克-180克的中心对称或非对称铁板 | 重量范围要根据当天水流提前沟通好。颜色上,银色、粉色、夜光是必备基础款。带几只Maria的Loaded或者Shimano的別注平政这种水面系饵备用,总有惊喜。 |
鱼钩 | 专门的铁板钩,比如 BKK 或 Owner 的5/0 到 7/0 型号 | 钩尖必须锋利,钩身要足够结实。绑法要统一,要么头尾双钩,要么尾部单钩,避免缠绕。 |
你看,把这些都提前拉个单子发群里,大家心里就有谱了。上了船,动作能整齐划一,效率自然就高了。这叫专业。
到了船上,真正的考验才开始。钓位的分配,抛投的方向,都得有默契。一般是船头船尾先站人,视野好,也方便抛投。船舷两侧的人,就要注意左右的钓友。我有个规矩,抛投前,一定得往后看一眼,喊一声“看竿子啊!”,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我亲眼见过因为不吭声,拟饵上的三本钩直接挂在后面钓友耳朵上的惨剧。
中鱼了,才是最见团队功力的时候。一声“中鱼了!”,周围的人第一反应不是看热闹,而是要快速收回自己的线组,给搏鱼的人腾出空间。尤其是大鱼,它会满船跑,这时候需要有人主动拿起抄网或者搭钩在旁边等着,还得有人帮忙清理甲板上的障碍物。这套动作要像行云流水一样。如果中鱼的人喊“线往左边去了!”,那你左手边的钓友就得赶紧把竿子高高举起,让他的线从你的竿子底下穿过去。这种配合,是无数次同船出钓磨出来的默契,也是海钓最迷人的一部分。你一个人再牛,碰上百斤的金枪,没人帮你清线,没人帮你打抄网,最后大概率也是断线跑鱼,留下一个吹牛的资本和一辈子的遗憾。
扬竿的时机,搏鱼过程中的控线,这些是个人技术,但团队能给你创造最好的施展空间。当你的Daiwa Saltiga渔轮发出刺耳的悲鸣,PE线被绷得像琴弦,竿身弯成一张满月弓,你知道那头连着的是个庞然大物时,你的队友在旁边喊着“顶住!稳住!”,帮你看着线,准备着工具,那种感觉,那种信任感,是任何个人英雄主义都无法比拟的。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背后站着一船的兄弟。
最后,渔获怎么分?这是个敏感问题,但也最能看出一个团队的格局。我的原则很简单:公共渔获,不论是谁钓的,只要上了船放进活鱼舱或者冰箱,就是大家的。回来以后,要么找个馆子一起分享,要么按人头均分。钓得多的别觉得自己亏了,今天你运气好,明天可能就轮到别人。大海的馈赠,是给整个团队的。如果为了一条鱼两斤肉斤斤计较,那这伙人,下次就别一起出来了。
所以你看,组个海钓团,技术、装备都是次要的,最核心的是人,是规矩,是那份 unspoken 的默契。找对了一群人,哪怕是顶着风浪,收获惨淡,那一天也是快乐的;找错了人,就算是鱼获爆箱,整个过程也可能是一场灾难。大海是慷慨的,也是残酷的,它会用最直接的方式,考验你的技术,也考验你身边的人。而我,宁愿和懂规矩的兄弟一起“打龟”,也不想和一群乌合之众去“爆箱”。这,就是我的海钓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