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解释海钓

总有人问我,海钓到底玩的是个啥?是比谁的装备贵,还是比谁冰箱里的鱼多?我通常就笑笑,递过去一根烟,指指那片望不到头的蓝色。我说,这玩意儿,没法用嘴解释。你得自己站在这礁石上,闻着满鼻子的咸腥味,听着浪花“哗啦”一下碎在脚下,手里的竿子再给你狠狠来一下“顿挫”,你才能明白个中滋味的一二。

这跟在水库、黑坑里坐着等铃铛响,完全是两码事。大海是活的,它有脾气,有节奏。你不是在钓鱼,你是在跟大海对话,在猜它的心思。今天刮什么风,浪有多大,潮水走到哪个点位了,这些都不是APP上冷冰冰的数据,而是你得用皮肤、用眼睛、用耳朵去感受的信号。我玩岸投铁板这么多年,最信赖的还是那根老伙计——Yamaga Blanks BlueSniper 97MMH。为什么是它?不是因为它贵,而是它的腰力,它的竿稍敏感度,能把水下每一丝情报都清清楚楚地传到我手心。那块80克的FCL LABO SL Z铁板,在我手里就像个探路的工兵,触底那一瞬间“叩”的一声,是沙地还是礁石区,一清二楚。

你得先学会读懂潮水。涨潮八分,退潮两分,这老话不是白说的。流水就像海里的高速公路,鱼群会顺着流过来觅食。找到一个“流尾”或者礁石背后的“回流区”,那地方就是鱼的餐厅。我常去的一个外礁钓点,有一股暗流常年从礁石侧面冲刷过去,形成一道白花花的浪带。新手看那里浪大危险,可我知道,浪带下面就是伏击区,那些狡猾的海狼牛港就藏在那儿,等着被水流冲晕的小鱼。

抛投出去,铁板“噗通”一声砸进深蓝,然后我拇指轻轻压着线杯,感受着它带着线自由下沉。这个过程不能走神,很多凶猛的鱼,比如红甘,就喜欢在半水截杀。一旦感觉出线速度有任何异常的停顿或加速,别犹豫,立刻关上线杯,暴力扬竿!那一下,就像触电一样,瞬间的爆发力能把人从礁石上拽下去。

如果顺利触底,真正的游戏才开始。我的手法不花哨,就是基础的平抽。竿子往下压,快速收三圈Shimano Twin Power SW 5000XG的摇臂,然后竿尖猛地向上一扬!铁板就会在水下做出一个漂亮的Z字形窜动。停顿,让它再次下沉。就是这个停顿的瞬间,最容易来口。那口,绝对不是小鱼啄食那种“嘚嘚嘚”的碎震,是一记闷棍!“咚!”的一声,竿尖猛地被拽向水面,手里的竿子瞬间变成一张满弓。那一刻,你脑子里什么都不会想,肾上腺素会告诉你该做什么。

接下来就是搏鱼。这是最考验人、也最让人上瘾的环节。YGK G-Soul Super Jigman X8PE 2.0主线在导环里发出“嘶嘶”的切割声,泄力器尖叫着出线。你不能死拉硬拽,那叫拔河,结果就是断线跑鱼。你得顺着它的力道,它冲,你就适当放线,用竿子的腰力去消耗它;它一回头,你就要疯狂收线,不能给它任何喘息和钻礁的机会。整个过程,你的腰、你的胳臂、你的手腕,都在和水下那个未知的巨物角力。有时候十几分钟下来,人比鱼先累趴下。

记得有一次秋天,流水正好,我用一块粉色的击投JIG,在那个老钓点抽了不到十分钟,就是一个猛烈的“闷棍口”。扬竿刺鱼的瞬间,那股力量直接把我从站立的姿势拽成了半蹲。我知道,大家伙来了。泄力瞬间出线超过五十米,那声音尖锐得像防空警报。我死死顶住,跟它耗了快二十分钟,手臂酸得像灌了铅。旁边钓友都收了竿过来看。最后,在它一个转身的瞬间,我抓住机会把它拉离了礁石区,一下一下地把它“泵”回来。当那条近一米长的大红甘被浪顶上礁石,露出它金色的侧线和流线型的身体时,我一屁股坐在地上,手抖得连烟都点不着。那种征服感和力竭后的虚脱感交织在一起,比什么都带劲。

当然,海钓不全是这种肾上腺素飙升的玩法。有时候,开船出去,在几十米甚至上百米深的海域玩慢摇铁板,又是另一番心境。

钓法对比 岸投铁板 (Shore Jigging) 船钓慢摇 (Slow Pitch Jigging)
场地 沿岸礁石、防波堤、离岛 外海船钓,针对特定鱼礁或深场
装备核心 长竿 (9-10英尺),追求远投性能 短竿 (6-7英尺),追求高感度和反发力
核心技巧 远距离抛投快速抽停 垂直作钓利用竿身回弹使铁板“自游”
目标鱼 回游性鱼类为主,如牛港海狼烟仔 底栖及深场鱼类,如石斑红宝石章红
节奏 动感、激烈、高强度体力消耗 细腻、富有节奏感、更考验对竿子和水流的理解

船钓慢摇,我喜欢用Shimano Ocea Jigger 2000NRHG这种鼓轮,PE 4.0的主线配上Seaguar FXR 80磅的碳素前导。竿子更软,更弹。你不是在“抽”饵,而是在“逗”鱼。摇柄转一圈,或者半圈,竿尖轻轻抬起,然后让竿子自身的回弹力把水下两三百克的铁板“弹”起来,让它在水下自己飘荡、翻转,模仿一只垂死挣扎的饵鱼。这种钓法,更像是一种冥想。你闭着眼睛,都能感觉到铁板在深海中翻滚、闪光、下沉。然后,所有的信号都会通过那根绷紧的鱼线传回来,直到某一刻,竿尖被一股沉重而黏着的力量缓缓拉下水……那又是另一种心跳加速。

说到底,怎么解释海钓?它是我面对未知的一种方式。每一次抛投,都是一次希望的投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竿会是什么。它是我与自然最直接的对话,让我学会敬畏,学会谦卑。渔获,有时候真的只是个副产品,是这片大海对你读懂了它心思的一点点奖赏。真正刻进骨子里的,是那个在凌晨四点,披着星光出发的自己;是那个在礁石上被海浪打湿裤腿,却依然兴奋地盯着竿尖的自己;是那条线被拉断后,懊恼地骂一句,然后重新绑好线组,再次甩出去的自己。

那根绷紧的线,一头连着我,一头连着深邃的、充满无限可能的蔚蓝。对我来说,这就是海钓的全部答案。

怎么解释海钓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