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脚踏上甲板,那股子柴油味混着咸腥气钻进鼻子,这游戏才算真正开始。岸钓是岸钓,那是跟地球掰手腕,你站死了,等鱼来。船钓不一样,船是活的,你是活的,整片大海都是你的棋盘,你得主动去找鱼,去“骗”它们。很多人以为船钓就是放下去等,那是喂鱼,不是钓鱼。
我玩的东西杂,但要说在船上最有“对话感”的,还得是慢摇铁板 (Slow Pitch Jigging)。这玩意儿有毒,一旦领会了其中奥妙,别的钓法都觉得有点“乏味”。它不是靠蛮力,是靠节奏,靠你和竿子、轮子、铁板在水下达成的一种奇妙共振。
先说家伙事儿。你别听那些商家吹得天花乱坠,什么竿子都能慢摇。扯淡。慢摇竿的精髓在于它的竿梢弹性和腰力。我手里常备的一支是Shimano Game Type J 的 B60-3,这个“3”代表它最适合晃饵的克重范围在150-260克左右。为什么是它?因为它的回弹恰到好处,不是那种死硬的铁棍,你向上抽竿一圈,它能利用自身的弹性把铁板“弹”出去,让铁板在水下做出一个漂亮的横向翻滚、停顿、下沉的动作。这个“停顿”,就是鱼最容易攻击的窗口。轮子我偏爱鼓轮,比如经典的Ocea Jigger 1501HG,收线比高,一圈能收回来近一米的线,这在需要快速提拉铁板脱离障碍区或者感受下坠过程中的细微信号时,优势太大了。
线组是命脉,这里绝不能省。主线我一般用YGK的PE线 2.0号,拉力值足够,而且切水性好。颜色我喜欢用五色线,每十米一换色,能让我非常清楚地知道铁板现在处于哪个水层。前导线必须用碳素前导,耐磨,而且在水下隐形效果更好。磅数看情况,搞石斑这种喜欢钻洞的家伙,我可能会用到60磅,对付回游性的红甘或者烟仔,40磅也够用。主线和前导的连接,只信赖一个结——FG结。这结小、顺滑、拉力损失最低,学不会这个,别说你玩船钓路亚。
| 铁板克重与水深/水流对应参考(个人经验) |
| :— | :— | :— |
| 水深 (米) | 水流情况 | 推荐铁板克重 (克) |
| 30 – 50 | 缓流 / 无流 | 80 – 120 |
| 50 – 80 | 中等流速 | 150 – 200 |
| 80 – 120 | 中等流速 / 急流 | 200 – 300 |
| 120+ | 急流 | 300+ (甚至用到400克)|
记住,这个表是死的,海是活的。有时候水不深但流特别急,你也得上大克重才能让铁板“敲”到底。敲底,是慢摇的起点,也是一切战术的基础。感觉不到底,你就是在晃寂寞。
真正的灵魂在于操作。船开到钓点,船长会根据风向和流向选择放流的路线。你的铁板不是垂直下去的,而是随着船的漂移,呈现一个斜向下的角度。抛投?不,慢摇多数时候是垂直放下。铁板触底的瞬间,线会突然一松,竿尖猛地回弹。就是现在!立刻关上线杯,摇轮收紧虚线,然后开始你的表演。
我的习惯动作是:摇一圈轮子的同时,用手臂带动手腕,将竿柄向上提拉。提拉的幅度不用很大,关键是利用竿子的弹性。一提,一停。轮子停,竿尖由于惯性会自然下压,然后再利用自身弹性向上弹起。就是这个“弹起”的动作,把铁板在水下“发射”了出去。然后,最重要的,就是感受铁板在无张力状态下的下沉(Falling)。好鱼,十有八九是在这个下沉过程中攻击的。
那种感觉极其微妙。有时候是竿尖微微一“叩”,像有人在水下拿指甲轻轻弹了一下你的线;有时候是下沉过程中,本该有重量的线突然轻了,失去了张力——这是鱼从下往上把铁板接住了!无论是哪种信号,你的反应都必须是闪电般的:扬竿!不是用蛮力把竿子抡上天,而是手腕发力,快速向上抽动,把鱼钩刺穿鱼嘴。我常用的钩子是BKK的慢摇专用钩,钩尖锋利,穿刺力极强。
中鱼之后,才是对你、对装备、对意志力的真正考验。搏鱼不是简单的收线。碰上几十斤的红甘,第一波的冲刺能把你的轮子拉得鬼哭狼嚎,泄力“吱吱”作响。这时候你千万不能锁死泄力跟它硬顶,线一绷断,啥都没了。你得弓着身子,用竿子的腰力去“粘”住它,它冲,你竿子压低顺着它的力道;它一停,你立刻抽竿、收线,一寸一寸地把主动权抢回来。整个过程,你的腰腹核心必须绷紧,手臂反而是放松的,那种力量从脚底传到腰,再通过竿子传到鱼身上的感觉,是会上瘾的。
记得有一次在南海的某个暗礁区,我用一块250克的击坠型铁板,在大概90米的水深敲底。刚刚抽了三四竿,就在铁板下坠的过程中,竿尖传来一个极其微弱、近乎错觉的“嗒”声。我下意识一扬竿,完了,挂底了……不对!“海底”开始移动了!那种沉重、缓慢、但无法阻挡的力量,瞬间把我的Game Type J压成了一个满月。泄力开始疯狂出线,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是条大家伙,很可能是巨型石斑。我死死顶住,跟它耗了十多分钟,手臂酸得像灌了铅。慢慢地,它被我从礁石区拉了出来,一点点地被泵上水面。当那家伙浮出水面,露出那张巨大的嘴和一身漂亮的斑点时,整条船都沸腾了。那不是征服,那是一种互相尊重的角力之后,来自大海的馈赠。
船钓,钓的绝不仅仅是鱼。是读懂潮水,看懂鱼探仪上的结构,是判断风和流对船姿态的影响,是在一片茫茫大海中找到那个藏着宝藏的“X”点。更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钓友,在摇晃的甲板上,分享一罐冰啤酒,吹着海风,聊着那些跑掉的、钓上来的、和梦想中的“巨物”。那份自由和未知,才是我们一次又一次出海的真正理由。所以,别再问怎么钓了,租条船,带上你的家伙,出去一次,让大海亲自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