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海钓

总有人问我,海钓不就是把钩子扔海里等鱼咬吗?在防波堤上甩一竿,和开船到外海深处下铁板,能有多大区别?每次听到这种话,我心里都想笑,但又懒得解释。这感觉,就像问一个老饕,吃方便面和吃一碗手擀的兰州拉面,不都是填饱肚子吗?是,都能饱,但那滋味,那门道,那背后承载的东西,是两个世界。

对我来说,区分海钓,不是看你用的竿子多贵,轮子是Shimano还是Daiwa,而是看你的脚站在哪里,你的眼睛在看什么,你的心在想什么。

最常见的那种,咱们就管它叫“码头休闲派”。一根三米六的远投竿,一个沉底串钩,挂上南极虾或者沙蚕,往港口里或者防波堤下一扔,架在竿架上,然后就坐着小马扎开始聊天、刷手机。他们在等的不是鱼,是铃铛响。这种钓法,核心是“等”。等鱼路过,等鱼犯傻,等运气敲门。这不是不好,是一种放松,但它和大海的对话太少了。你几乎不用去读懂潮水,不用去分析水流结构,甚至不用知道底下是沙地还是礁石。鱼获也基本是些小鲷、石九公、泥猛之类,图个乐子,回家加餐葱油蒸一下,挺好。但你要问我这是不是海钓的精髓,我摇头。

什么时候你开始不满足于“等”,你就开始踏进海钓真正的门了。你会把马扎扔掉,开始沿着海岸线走。这时候,你手里拿的家伙也变了。可能是一根8尺6的M调路亚竿,配一颗2500型的纺车轮,缠着PE 0.8号的主线,前面再接上一段12磅的碳素前导。你不再挂着死气沉沉的真饵,你的弹药变成了一盒五颜六色的拟饵:米诺、VIB、铅笔,或者是一包T尾软虫配着7克的铅头钩

这时候,你不再是“等”,而是“找”。你的眼睛不再盯着手机,而是死死地盯着海面。哪里有暗流?哪片礁石下面可能藏着货?浪花拍打礁石泛起的白沫区,是不是一个绝佳的伏击点?你开始学着抛投,一次次地把那十几克的塑料片或者铅块,精准地扔到五十米开外的标点。然后,最重要的部分来了——控线。你的左手食指轻轻搭在线上,感受着拟饵在水下的每一个细微动作。是撞到石头了?是挂到海草了?还是……一个清晰、蛮横、让你心跳骤停的啄食信号?就是那个瞬间!手腕一抖,扬竿!中没中,就看这一下。这种钓法,我们叫它岸抛路亚,玩的是主动出击,是脑力跟体力的结合。你钓上来的可能是一条凶猛的海鲈,它在水里翻滚洗鳃,或者是一条力大无穷的黑鲷,拼命往礁石缝里钻。那种征服感,是“等”来的小鱼给不了的。

如果说岸抛路亚是海岸边的游骑兵,那岸抛铁板(Shore Jigging)就是重甲骑士了。这是我的“执念”。当我想要和大海来一次硬碰硬的对话时,我就会扛上我的Shimano ColtSniper XR S100H,一颗上满了PE 2.5号线的Twin Power SW 5000XG,还有我那个装满了40克到80克击投铁板的腰包。站在高高的礁石上,面对着深蓝色的外海,深吸一口咸腥的海风,然后用尽全身力气,把那块沉重的铁片,呼啸着甩向百米开外。

“嗖——”破空声之后是长久的寂静,直到你感觉线杯的出线速度猛地一缓,铁板到底了。接下来,就是纯粹的体力与节奏的游戏。快速抽竿,收线,让铁板在水下做出Z字形的跳跃,模仿一条垂死挣扎的小鱼。这个过程极其枯燥,重复一百次,一千次。你的肩膀会酸,手臂会痛,但你的精神高度集中。你是在用一块铁片,去欺骗那些深海里真正的掠食者。也许是巡游的烟仔(鲣鱼),也许是潜伏的牛港(GT),或者是神出鬼没的章红(Amberjack)

那种中鱼的体验,和路亚完全不同。不是“啄”,而是“撞”!就像一辆高速行驶的卡车猛地撞上你的鱼竿。竿子瞬间弯成一个惊心动魄的弧度,线轮里的泄力装置发出刺耳的尖叫,我们管这叫“出线声”,这是海钓佬最美的交响乐。这时候,什么技巧都显得苍白,就是纯粹的力量对抗。你必须顶住,用腰腹的力量稳住身体,一下,一下地把鱼从深水里往上泵。这就是搏鱼。你脚下的礁石湿滑,一个浪打过来可能就站不稳。十几分钟的缠斗,人和鱼,总有一个要先力竭。当你最终把它拉到水面,看到它在晨光下反射出迷幻的金属色鳞光时,那种成就感,足以让你忘掉之前所有的疲惫和酸痛。

当然,海钓还有更细分的玩法,比如现在很流行的根钓(Light Rock Fishing)。它像是岸抛路亚的微缩版,用的是UL调的竿子PE 0.6号的细线,钓的是藏在礁石缝里的石斑、海鳗。玩的是一种极致的细腻和敏感。竿尖传来一个几乎可以忽略的“톡”的一声,你就要判断出是小鱼在试探还是目标鱼在吸食。那又是另一种境界。

为了让你更直观地理解,我凭我的个人经验,给你拉个表:

钓法 核心理念 常用装备 目标鱼 我的一句话总结
码头沉底 等待与放松 3.6米远投竿, 串钩, 铅坠, 活饵 小鲷, 石九公, 泥猛 是钓鱼,更是找个借口吹海风。
岸抛路亚 搜索与欺骗 8-9尺M调路亚竿, 2500-4000型轮, 拟饵 海鲈, 黑鲷, 小型洄游鱼 用你的智慧和假饵,去跟鱼斗智斗勇。
岸抛铁板 (Shore Jigging) 挑战与征服 10尺H/XH调铁板竿, 5000-8000型强力轮, 重型铁板 章红, 牛港, 鲣鱼, 吞拿 和大海掰手腕,要么你赢,要么龟。
根钓 (Light Rock Fishing) 细腻与感知 7-8尺UL/L调根钓竿, 1000-2000型轮, 软虫小铅头钩 石斑, 笠猛, 礁岩鱼类 在微观世界里,感受心跳的放大。

我记得有一次在东海岸一个荒僻的礁石群,天刚蒙蒙亮,海水正处在涨平转退的“死流”阶段,按理说不是好时候。但我凭感觉,觉得礁石外侧那道暗流下面肯定有东西。换上了一块我最喜欢的粉银色40克击投铁板,朝着暗流的边缘抛了过去。连续抽了十几竿,毫无反应。就在我快要放弃,准备收回来换个颜色的时候,竿尖猛地往下一栽!来了!那股力量,沉,重,像挂了块石头,但又带着生命。我知道,是大家伙。

我立刻半蹲下身子,把重心压低,竿尾死死抵住腰。那家伙一个猛子就往外海冲,Twin Power的泄力声又尖又急,我眼看着线杯里的PE线飞速地减少。不能慌,这时候一慌,线一松,鱼一回头,准脱钩。我调整泄力,让它既能出线消耗鱼的体力,又不至于让它冲得太快。就这样僵持了大概五分钟,它累了,冲刺的势头慢了下来。机会!我开始发力收线,一寸一寸地把它往回拉。它又挣扎,我又放线。几个回合下来,我的胳膊已经开始发抖。最后,在离岸边二十米的地方,一个巨大的黑影浮出水面,是一条接近米级的大海鲈!它最后一次发力,猛地一甩头,“啪”的一声,水花四溅,这就是传说中的“洗鳃”。还好我的18号三本钩挂得牢。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引到一块相对平缓的礁石边,用抄网把它捞了上来。

那一刻,我瘫坐在礁石上,心脏还在狂跳。手里摸着它光滑而有力的身体,看着它巨大的嘴巴,我没有半点征服的快感,反而是一种敬畏。这就是海钓,它不是你从冰箱里拿出一块鱼那么简单。它是一场包含着天气、潮汐、地理、生物学和个人身心极限的综合运动。你区分海钓的方式,就在于你愿意为这场运动投入多少。是满足于码头的铃铛声,还是愿意为了那一次卡车般的撞击感,走上最危险的礁石,甩上成百上千竿。

怎么区分海钓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