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里那股子咸腥味儿一钻进鼻孔,我就知道,今天这海,跟我是对上眼了。别跟我扯什么天气预报,手机上的APP算得再准,也算不出礁石边上那股子暗流今天是什么脾气。真正的海钓,是从你关上车门,闻到第一口海风开始的。
很多刚玩的小子总爱问我,老哥,海边怎么钓?这问题太大,跟问人怎么活一辈子似的。岸钓、船钓、筏钓,路亚、矶钓、远投,门道深了去了。但你要是真想摸着大海的脉搏,我劝你,先从矶钓开始。站在礁石上,你才能感觉到每一次涨潮退潮,都是大海的一次呼吸。
先说家伙事儿。你别信那些店里老板忽悠你买什么一步到位的顶级货,没用。装备是手的延伸,得先懂了你的手想干什么。我那根跟了我快十年的SHIMANO BB-X Special SZ II 1.5-530,竿稍断过两次,导环换过一套,可我就是离不开它。为什么?因为我闭着眼睛都知道,多大的力道,它能弯成什么弧度,那股子腰力什么时候会弹回来,帮我把鱼从礁石缝里拔出来。1.5号的竿子,对付三五斤的黑鲷游刃有余,碰上十来斤的鲈鱼也能斗一斗,这就是“中庸”的智慧。配个SHIMANO BB-X Hyper Force的轮子,不是为了显摆,而是为了它那个LBD手刹。这东西是矶钓的魂。当你跟一条大鱼在挂底边缘玩心跳的时候,是锁死线杯硬拔,还是瞬间放线让它冲一下再收?这个手刹给你的,就是零点几秒内做决定的权力。
线组更是一门玄学。我主线万年不变用3号半浮水尼龙线,风大一点压得住,水流缓一点也漂得起来。子线才是关键,从1.75号到2.5号的碳素前导线,看水色、看流速、看今天鱼的嘴有多刁。水清流缓,就用细点的,让饵的动作更自然;要是碰上“猪肝色”的浑水,那还客气什么,直接上粗线,反正鱼也看不见。鱼钩,我只认Gamakatsu(伽玛卡兹)的千又钩,钩型刁钻,刺鱼深,尤其是挂南极虾的时候,能最大程度保持虾的完整和活性。
装备是死的,人是活的。给你一身顶级装备,你看不懂潮水,一样是白搭。什么叫读懂潮水?不是让你去看潮汐表上几点涨停几点退尽。而是要你站在礁石上,盯着海面看。你看那一片海水涌上来,拍在礁石上,会有一股回头的力,这就是反拨流。很多鱼,特别是黑鲷,就喜欢藏在这种流的交汇处,等着被主航道冲晕了的小鱼小虾。还有那海面上颜色明显深一点或者有一长条泡沫带的地方,那是潮目,是两股不同流速的水流交汇的地方,底下往往藏着结构,是天然的“鱼窝”。你把钓组打到潮目的尽头,让它顺着流慢慢漂,感觉就对了。
我的钓点,从来不是那些平坦好走的旅游区。越是难走,要手脚并用攀爬过去的礁石群,底下水情就越复杂,也越是藏龙卧虎。记得有一回,在一个叫“鬼见愁”的钓点,那天的浪不大,但是流很诡异。我用了一颗B号的阿波,配了一颗B号的水中,想让钓组下沉得慢一点,去搜寻中层。第一竿下去,阿波刚站稳,连个前戏都没有,猛地一下就插进水里,竿尖瞬间被拉成一个死亡大弯弓!
我下意识地往后一仰,扬竿!那股力道从竿尖传到手心,沉得像挂了块石头,但那石头是活的,还在拼命往礁石缝里钻。线轮的卸力“吱吱”地尖叫,我右手死死控住竿,左手食指已经搭在了BB-X的手刹上。就是这个瞬间,你所有的经验都在脑子里炸开。是硬顶,还是放线?我能感觉到线已经蹭到礁石了,传来“沙沙”的摩擦感。赌一把!我松开手刹,竿子往前一送,主动放出去小半米线。那鱼以为自己赢了,冲劲一缓。就是现在!我反向发力,轮子飞速回摇,同时身体后仰,利用竿子的腰力把它往外“拔”。来回三四个回合,我感觉胳膊都酸了,它才终于没了脾气。一条接近四斤的野生黑鲷,鳞片在阳光下泛着乌青色的光,漂亮得让人心颤。
当然,跑鱼才是常态。我跑过的最大一条鱼,至今想起来手心还出汗。也是在一个大流天,用活虾做饵。一个黑漂,扬竿之后,那家伙直接往外海狂冲,我的3000型轮子里的线出去了大半,眼看就要见底。我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只知道死死顶住。大概僵持了五六分钟,它突然一个回头,高速向我这边冲过来,线一下就松了。我拼了命地收线,但还是晚了,它一头扎进了脚下的暗礁,然后,手上一轻。切线。我瘫坐在礁石上,半天没缓过劲来。不是可惜那条鱼,是可惜自己在那一刻的判断失误。如果我收线再快一点,或者一开始就把它引向更开阔的水域……但,这就是海钓。大海给你惊喜,也从不吝啬给你教训。
很多朋友喜欢用各种拟饵玩路亚,觉得干净、帅气。我不反对,各有各的玩法。但对我来说,用活饵,特别是南极虾或者沙蚕,更像是一种与自然的对话。你要精心挑选每一只虾,挂钩的时候小心翼翼,保证它下水还是活蹦乱跳的。你要用南极虾砖打窝,计算着水流,把“鱼的食堂”精准地送到你的钓点。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给你个我自己的小秘诀吧,算是我这些年喂给大海的学费换来的:
潮水状况 | 目标鱼 | 钓饵选择 | 阿波浮力/钓组搭配 |
---|---|---|---|
活讯大潮,流速快 | 黑鲷,鲈鱼 | 活虾,大只南极虾 | B-2B号阿波,水中,打斜穿层 |
平潮/死讯,流速缓 | 黑鲷,石斑 | 小螃蟹,螺肉 | 0号或G2阿波,贴底缓沉 |
水色浑浊,浪大 | 鲈鱼,黄鳍鲷 | 虾仁(去壳,味重) | 5B或更高,增加稳定性,让饵更显眼 |
水清见底 | 黑鲷(警惕性高) | 玉米粒,小块南极虾 | 00号或G5阿波,全游动,自然下落 |
这只是个大概,具体怎么用,还得看你脚下那片海的脸色。
最后,别忘了对大海保持敬畏。穿上救生衣和防滑钉鞋,比什么都重要。钓上来的小鱼,就放它一条生路吧,我们求的不是冰箱有多满,而是搏鱼那一瞬间的血脉偾张,是看着阿波在海浪里沉浮的片刻宁静。
天色暗下来的时候,我收了竿,把没用完的虾砖都撒进海里,算是给今天没上钩的鱼儿们加个餐。海风吹着,带着点凉意,礁石上只剩下我和海浪的声音。你问我海边怎么钓鱼?其实,当你真正爱上这片海,答案就在每一次抛投、每一次等待和每一次心跳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