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问我,海钓这玩意儿怎么入门。每次听到这个问题,我都想先递上一根烟,然后告诉他,这事儿,急不得。你以为买套好装备,找个地方把饵扔下去就叫海钓了?那是喂鱼,不是钓鱼。大海不是你家楼下的鱼塘,它有脾气,有性格,你得先学会跟它“聊天”。
聊天的第一句,就是你的竿子。别听那些装备党瞎忽悠,上来就让你整个G-craft或者Apia,几千块的竿子能帮你把鱼从海里念叨上来?新手的第一根竿,要的是皮实、泛用。我带过不少人,他们上手的第一根竿,基本都是我推荐的禧玛诺Salty Advance或者达亿瓦的LATEO,长度在9英尺6英寸(96M)左右,MH调。为什么是这个配置?因为这个长度能让你在大多数岸边礁石上,把拟饵轻松抛到理想的标点,够得着那些藏在流边或者礁石缝里的狡猾家伙。MH调的硬度,意味着它的腰力足够强悍,碰上个头不小的海鲈,你才有资本跟它掰掰手腕,不至于被直接拉着跑,一头扎进礁石缝里切线。这根竿子,就是你伸向大海的第一根触角,太软了没感觉,太硬了又容易断。
有了竿,就得配轮子。纺车轮,没得说。新手别碰鼓轮,那是另一个世界的故事。一个4000型号的纺-车轮,比如禧玛诺的NASCI 4000XG,足够你应付绝大多数近岸的鱼种了。这个型号不大不小,缠上PE 1.5号的线,能缠个150米到200米,足够用。记住,一定要买带XG后缀的,高速比,在你需要快速回收拟饵或者把鱼拉离障碍区时,它能救你的命。别省这个钱,一个好的轮子,顺滑的出线能让你抛得更远,一个可靠的刹车力,是你在搏鱼时最大的底气。听着那“吱吱”的出线声,那是大海跟你角力的交响乐。
线组,这是个大学问,也是新手最容易忽视的地方。主线我只用PE线,它的拉力强,而且几乎没有延展性,能把水下最轻微的触碰,哪怕是小鱼亲一下你的拟饵,都清晰地传导到你手上。我个人偏爱YGK G-Soul X8,顺滑,耐磨。1.5号主线,前面必须接一段碳素前导线。这是铁律!PE线再好也怕磨,礁石上那些锋利的牡蛎壳,就是它的天敌。我通常用20磅到30磅的碳素前导线,长度大概一米到一米半。这层“盔甲”不仅耐磨,而且在水里是隐形的,能大大降低鱼的警惕性。学不会绑FG结?那就去网上找视频,对着练,这是海钓人的基本功。绑不牢,跑了这辈子最大的一条鱼,你哭都没地方哭去。
装备说完了,但这只是门票。真正的戏肉,是怎么读懂潮水。这是海钓的灵魂。我见过太多新手,到了海边,抡起竿子就一通猛甩,甩得胳膊都酸了,一口没有。为什么?因为他在“死水”里钓鱼。大海是有呼吸的,这呼吸就是潮汐。你得学会看潮汐表,但不能全信表。记住几个关键点:涨八分,落两分。这是鱼最开口的时候。当潮水开始快速上涨或者刚刚开始回落,整个海水的流动会把食物带起来,那些掠食性的鱼,比如海鲈、黑鲷,就会异常活跃。你要找的,就是有水流的地方,哪怕只是一个不起眼的礁石,水流经过它时,会在后面形成一个缓流区,那就是天然的“餐桌”,鱼就在那儿等着伏击路过的小鱼小虾。你把拟饵扔到那个位置,才算是把饭送到了人家嘴边。
怎么把饭送到嘴边?这就涉及到抛投和控线。你的目标不是最远,而是最准。看到那片翻着白沫的浪花区了吗?看到那股颜色明显深一些的水流了吗?看到那块水下若隐若现的暗礁了吗?那些都是标点。你要做的,就是把你的拟饵,精准地落到这些地方的上游,然后通过控线,让它顺着水流,以最自然的姿态,飘过鱼的眼前。风大的时候,要压低竿尖,让风吹不到你的主线,否则你的拟饵根本到不了底,一直在水面飘着,那是钓不到鱼的。
我最开始玩路亚的时候,也犯过傻。总觉得拟饵越贵越好,买了一大堆日本进口的,什么IMA Komomo,什么Megabass Vision Oneten,结果挂底挂到心疼。后来一个老渔民点醒我,他说:“鱼不认识牌子,它只认识对不对。”现在我的拟饵盒里,常备的就那么几样,但每一样都有它的用武之地。
拟饵类型 | 核心用法 | 目标水层 | 推荐场景 |
---|---|---|---|
VIB (颤沉) | 匀速收线,或跳底 | 全水层搜索 | 快速找鱼、风大浪大时 |
Minnow (米诺) | 抽停、慢收 | 中上层 | 晨昏、夜钓、水流平缓 |
Metal Jig (铁板) | 快速抽停、平拖 | 中下层至底层 | 远投攻深场、流大时 |
特别是15克到30克的铁板,那是我岸投的万能钥匙。它扔得远,沉得快,能帮你去探索那些更深、更远的未知区域。操作也简单,扔出去,等它沉底,然后竿尖向上一扬,快速收两圈线,再让它落底。这个过程,模仿的就是一条垂死挣扎的小鱼,对任何掠食者都是致命的诱惑。
中鱼的瞬间,是你所有准备和等待的回报。那感觉不是一个简单的“拉”字能形容的。有时候是“咚”的一声闷响,像是你的拟饵撞上了一堵墙,竿尖猛地一沉;有时候是毫无征兆地,你正收着线,突然整个竿子被一股巨力拽弯成一个惊心动魄的弧度。这时候,千万别慌!第一反应是扬竿,但不是用蛮力,而是用一个短促而有力的动作,确保三本钩能牢牢刺穿鱼嘴。接着就是搏鱼。记住,你的对手不是鱼,而是它一头扎进障碍物的本能。你要利用竿子的腰力去化解它的每一次冲撞,同时调整你的刹车力,它猛冲的时候,让它出点线,它一停,你就要赶紧收线。你和鱼之间,是通过那根绷紧的鱼线在拔河,在对话。你要始终保持鱼线是紧绷的,一松,就可能脱钩。
我永远忘不了有一年初冬,在东边一个礁石群,天刚蒙蒙亮,我用一个银色的铁板在远投搜索。那天起了点东北风,海面泛着白头浪。就在一次抽停的间隙,竿尖传来了一个极其微弱、像是挂到海草的信号。我下意识地一扬竿,瞬间,一股无法抗拒的巨大力量从深水传来,我的NASCI 4000的泄力疯狂嘶吼,线杯里的PE线像子弹一样往外飙。我知道,中大家伙了。那是一条接近一米的大海鲈。它洗了三次鳃,每一次跃出水面,那巨大的头颅和银色的身体在晨光中都像一幅画。我跟它僵持了快十分钟,胳膊都麻了,每当我想把它拉近,它就一头扎向旁边的暗礁,我只能靠不断地调整站位和竿子的角度来避免切线。最后,乘着一个浪把它顶上礁石平台时,我整个人都瘫坐在了地上。看着那条在脚边甩着尾巴的巨物,闻着满手的咸腥味,那一刻,所有的辛苦,所有的等待,都值了。
所以,“海钓怎么转”?不是转行当,是转变一种心态。从一个旁观者,转变为一个参与者。你得学着去感受风,感受浪,感受水流的脉搏。你的装备是你的语言,你的技巧是你的语法。当你能读懂大海想对你说什么的时候,鱼,只是它偶尔赠予你的,一个闪着光的句子。别急着填满你的装备包,先去海边,坐下来,哪怕不带竿子,就去听听浪声,看看潮起潮落。那里面,藏着关于钓鱼的一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