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股咸腥的风,混着点礁石上紫菜晒干后的味道,钻进鼻孔里,比什么提神的玩意儿都管用。很多人问我,海钓到底怎么放?是把线抛出去那么简单吗?是,也不是。这一“放”,放出去的是你的铅坠、你的拟饵,更是你的心思,是你对这片海的全部试探。
你如果只是想把一坨饵扔进水里等着,那不如在家看电视。大海不是鱼塘,它有脾气,有性格,每一寸水流都在讲着我们听不懂的语言。所以,第一件事,不是看你的竿子有多贵,轮子有多顺,而是学会怎么去“听”海。潮水,就是海的呼吸。我从来不信那些掐着点上下班的钓鱼人,大海给机会,从来不看你的手表。你要看的是潮汐表,但不是只看几点满潮、几点干潮。那上面的数字是死的,你要看活的。看的是涨停和落停前后那半个钟头,那是水流最缓、鱼最敢开口的黄金时间。还有大潮汛的活流,那水“哗哗”地走,整个海都活了过来,饵鱼被冲得晕头转向,藏在礁石、流沟后面的掠食者,就等着这一刻。我曾经在一个无名礁盘上,硬是等到傍晚返潮的第一个急流,连着三竿,竿竿都是米级以上的海鲈,那G-CRAFT MOSS MS-1102-TR的竿尖,跟触了电一样狂点头,紧接着就是一个猛烈的下拉,整个竿身弯成一张蓄势待发的完美的弓形。那种从竿尖直达心脏的冲击感,就是大海给懂它的人最好的回馈。
说回装备。别跟我扯什么性价比,玩到这个份上,手上没件趁手的家伙,跟赤手空拳上战场没区别。我的主力竿是那支G-CRAFT MOSS,有人嫌它贵,我说它贵得有道理。它能把水下最细微的触碰,哪怕是小鱼啄了一下你的VIB,都清清楚楚地传到你手里。你感觉到的不再是模糊的震动,而是水下正在上演的一幕哑剧。轮子,我认准了SHIMANO STELLA SW 6000HG,不是因为它能让你更有面子,而是因为在你跟一头上冲下窜的大家伙搏鱼时,它那丝滑又坚决的泄力能救你的命。那“吱吱吱”的声音,不是哀嚎,是胜利的序曲。线,我只用PE线,现在手上缠的是YGK G-SOUL SUPER JIGMAN X8的3号线,拉力够,又顺滑。但光有PE是外行,真正决定你能不能把鱼弄上来的,是那段不起眼的前导线。我雷打不动用40磅的碳素前导,长度至少两米。礁石区作钓,鱼一中钩,第一反应就是往礁石缝里钻,你的PE主线蹭一下就得“切”,只有足够强悍的碳线才能给你那么一点点跟它硬碰硬的资本。主线和前导的连接,别偷懒,老老实实学着打一个FG结,这是你整个钓组的生命线,其他的结,在我看来都是在给跑鱼找借口。
有了这些,你才算拿到了跟大海对话的入场券。接下来,才是真正的“放”。抛投不是抡大臂比谁远,是精准。你要能把你的拟饵,轻轻地、像一片叶子一样,落在离那块暗礁二十公分的地方,落在那个白沫带和清水区的交界线上。那里,才是藏着杀机的地方。
然后是控线,也就是“放”出去之后,你怎么跟你的饵交流。不同的饵有不同的语言,这得靠你上千上万次的抛投去体会。
拟饵类型 | 核心操作手法 | 目标水层/标点 | 模拟对象 | 老手心得 |
---|---|---|---|---|
VIB (颤沉) | 快速回收或匀速跳底 | 全水层,尤其适合搜索 | 逃窜的小鱼 | 风大流急时的神饵,穿透力强,但挂底风险高。 |
Minnow (米诺) | 抽停结合,模仿受伤小鱼 | 中上层 | 大多数表层饵鱼 | 注意抽竿的节奏,停顿的瞬间最容易出口。 |
Pencil (铅笔) | 水面“Z”字狗步 | 水面 | 挣扎的表层鱼 | 手腕要放松,节奏感是关键,看大海鲈炸水花是最大乐趣。 |
Jig (铁板) | 快速抽停,自由落体 | 中下层,直壁结构 | 各种鱼 | 抽得累死人,但对付底层鱼比如石斑和红甘有奇效。一定要感受它下沉时的状态。 |
我最偏爱在清晨或黄昏,用一支骚气的Megabass KAGELOU 124F,这支米诺的姿态简直就是为海鲈量身定做。慢收,竿尖轻挑一下,停顿。就在那停顿的一刹那,所有的感官都要集中在你的竿尖和持线的手指上。有时候,那口很轻,就像线被水草挂了一下,但下一秒,就是雷霆万钧的拉力。这时候,千万别慌。扬竿!不是往天上猛抽,而是手腕发力,短促而有力地向侧后方带一下,让那锋利的STX-58三本钩牢牢刺穿鱼嘴。成了!
接下来的搏鱼,才是对你所有经验和装备的终极考验。新手总想快点把鱼拉回来,这是大忌。你要做的,是控制。竿子保持弯曲,利用它的腰力去消耗鱼的体力。它往左冲,你竿子就往右带一点;它要往礁石里钻,你就要顶住,强行把它拉回来。泄力要调得恰到好处,既能让它出线卸力,又不至于让它为所欲为。听着轮子出线的声音,感受着竿身上传来的每一次挣扎,那不是人与鱼的对抗,那是一场你来我往的舞蹈。我曾经在舟山一个离岸孤礁上,中过一尾不知道是什么的巨物,它没给我任何反应时间,中鱼信号就是一个“打桩”——竿子猛地插向水里,动弹不得。接着就开始疯狂出线,我的STELLA在咆哮,眼看着线杯里的PE线一圈圈变少。我能做的都做了,顶竿、弓步,试图控制方向,但最后,线还是在远处的礁石上被磨断了。那一刻,没有愤怒,只有一种敬畏和一点点遗憾。大海把它赐予的,又收了回去。
这就是海钓的“放”。放线,放饵,放低你的姿态,也放下你的得失心。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竿会是什么,可能是一条让你吹一辈子牛的大鱼,也可能是一整天的空军,只收获一身的海腥味和晒脱的皮。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当你站在礁石上,面对着无垠的蓝,感受着海浪拍打脚下的震动,听着海鸟的鸣叫,那一刻,你放出去的烦恼,远比你收回来的鱼要多得多。所以,别再问怎么放了,带上你的竿子,去海边站着,让海风告诉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