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铅怎么放

别老问我用什么饵,什么竿子。我跟你讲,很多时候,你跟大鱼之间,就差那一小块铅。你信不信?一块死沉的铅坨子,在高手手里,那就是伸进龙王爷家里的探针和眼睛。在菜鸟那,它就真是一块把你的宝贝饵料按死在泥沙里的墓碑。

我出海,兜里揣的铅坠,从 80克200克,有时候甚至备着 250克 的,不是去打仗,是去跟海流“聊天”。怎么放铅?这问题太空泛了。得问,今天的流,想让你怎么放。

站在礁石上,或者船舷边,我第一件事不是急着绑钩挂饵。我是先挂上一颗常用的铅,比如 120克 的,然后轻轻荡出去,让它自由下沉。这时候,所有的感官都要集中在竿尖和握着轮子的手上。眼睛盯着 大力马PE线 出线的角度,手里感受着铅坠下沉时被水流推送的力道。线要是直挺挺地下去,说明流缓,或者你是顺着流打,那这铅可能就重了,饵会显得死板。要是那线被“放风筝”一样带出去一个夸张的角度,那完了,这铅太轻,你的饵根本到不了你想钓的泳层,早就被流带去十万八千里外喂小鱼了。

读懂潮水,这是玩沉底的根。一块铅,就是你读懂它的翻译器。找到一种重量,它能帮你勉强“挂”住海底,但又不是死死地钉在那。海流稍微加强一点,它就会被推着,慢慢地、一跳一跳地往前滚。这种状态,是完美的。你想想,一只迷路的虾,一只受伤的小鱼,在海底不就是这个样子吗?活灵活生的,而不是一坨死肉。那些狡猾的老油条,比如超过五斤的 黑鲷,或者藏在礁石缝里的 石斑,它们对这种“动态的死饵”最没抵抗力。

我那根心爱的 DAIWA anarisutarightgame 73 MH-190,竿尖敏感到什么程度?我能清楚地感觉到 150克 的铅坠在海底滚过沙地时的“沙沙”感,撞上小石头时的“叩”一声,还有陷入软泥时的那种粘滞感。这就是用铅在给你画海底地图。别急着抛满竿,先在近处,用铅坠一寸一寸地去“敲”海底。这片是沙底,那一片有礁石,前面好像有个坎……这些信息,比任何探鱼器都来得真实。我曾经在一个不起眼的礁石平台下面,用铅探出来一条只有两米宽的流沟。那天所有的钓友都在平台上钓得没口,我悄悄把钓组送到那条沟里,半小时不到,一条七斤多的 红甘 就把我的 Shimano OCEA JIGGER 1501HG 拽得疯狂出线。他们都看傻了,问我那地方有什么玄机。玄机?玄机就是我的铅告诉我的。

说说具体的放法。玩岸投,特别是打沙滩或者礁石混杂的地带,精准的 抛投 是第一步。不是扔得越远越好。你要找的是结构,是潮水的汇集点。有时候最好的标点,就在你脚下十几米远的一块孤零零的暗礁后面。铅要怎么放?算好提前量,让铅坠落在你目标钓点上游几米的地方,然后绷住线,让它顺着流自然地“滚”到你想要的位置。这个过程,就是 控线。线不能太松,松了你就感觉不到咬口;也不能太紧,紧了铅就死了,不动了。这是一个极其微妙的平衡,需要你跟手里的家伙磨合出肌肉记忆。

船钓就更直接了。垂直放下去,感受触底的第一下震动。很多人触底了就完事了,等着鱼来咬。我不一样。我会轻轻地、一下一下地把竿尖抬起又放下,让铅坠在海底“敲章”。这个动作,一来是主动探查海底材质,二来这有节奏的敲击声和扬起的沙尘,本身就是一种诱鱼。特别是对好奇心强又贪吃的 石斑 类鱼,简直是致命的诱惑。当竿尖传来“叩叩”的敲底感,突然变成一下沉闷的“噗”或者竿尖被猛地往下一拽,别犹豫,暴力 扬竿!十有八九是那家伙一口把你的饵连着旁边的石头都吞进去了。

当然,铅的用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得看你用什么钓组。

钓法/钓组 铅坠类型 放置核心思路 目标鱼种(举例) 我的个人偏好
散尾钓组 (天平) 船型铅、枣核铅 铅坠稳定在底部,子线借助天平的杠杆远离主线,随流飘动,动态诱鱼。 黄鳍鲷, 黑鲷, 沙底鱼类 这是我的首选,尤其是流不大不小的时候,饵的姿态最自然。
子母线/段差钓组 长条铅、橄榄铅 主铅到底,上面间隔距离绑钩。铅主要起定位作用,上层钩随流摆动。 马鲛, 带鱼, 中上层鱼 效率高,可以同时搜索不同水层,但容易挂底。
游动铅钓组 (活铅) 中通铅 铅块可以在主线上滑动,鱼吃饵时只会拉动鱼线,感觉不到铅的重量。 警惕性高的鱼,如 真鲷 对付老奸巨猾的家伙有奇效,但对竿尖灵敏度要求极高。

我最偏爱 游动铅 的玩法。用一颗 100克 的中通铅,配上一米半的 天丝碳线 子线(我通常用 8号),钩子用 Gamakatsu 管付千又 5号。铅坠触底后,我会把线稍微收紧一点点,让PE线若即若离地绷着。这时候,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会直接传到竿尖。大鱼吃饵,特别是鲷类,有时候不是一口闷,而是叼着饵尝味道。你会看到竿尖非常轻微、但是很有规律地“叩、叩、叩”点动。这时候千万别扬竿!你要做的,是反向送线,让它觉得没有任何阻力,放心大胆地把饵吞进嘴里。等竿尖那个轻微的点动,突然变成一个猛烈的大弯弓,或者线一下子松掉——这就是“回线口”,那时候再扬竿,稳稳的!这种智取的感觉,比硬碰硬的 搏鱼 更让人上瘾。

记得有一年在舟山外海的一个无人岛礁,我们五六个人一起下船。那天是天文大潮,流速快得像条河。他们都用上了 200克 甚至更重的铅,才能勉强让钓组待在原地。结果就是,一下午没几口,钓上来的都是些小鱼。我琢磨着不对劲。这么大的流,那些大个体肯定都躲在礁石背流处等着食物冲过来。于是我反其道而行,换上了最轻的 80克 铅。我把船老大开到礁石上游大概一百米的地方,把挂着活虾的钓组扔下去。

那一刻,我做的不是“放”铅,而是“送”铅。我把线杯打开,只用食指轻轻搭着线轮控制出线速度,让整个钓组以一种“受控的失控”状态,贴着海底,顺着那道急流往下漂。我能感觉到铅坠一路翻滚、碰撞,心里默默计算着它经过了哪片区域。就在我感觉它快要漂进那片我看好的背流区时,手指上的PE线突然停止了滚动,然后猛地被一股巨力往外扯!那一瞬间,手心都出汗了。关上线杯,弓身,扬竿!竿子瞬间弯成一个惊心动魄的弧度。那是一条接近一米的大 红甘,它就是在那个背流湾里等着我把“外卖”送到嘴边。

那天,我一个人钓的渔获,比他们所有人加起来都多。他们收工的时候还在抱怨流水太大鱼不开口。我没多说什么,只是默默收拾着我的装备,擦拭着那几颗功勋卓著的、被礁石撞得伤痕累累的铅坠。

所以,海钓铅怎么放?它不是一个技术动作,它是一种思考方式。是你借助一块铅,去理解大海的脾气,去猜测鱼的心思。它沉下去,带去的是你的期待;它传回来的,是大海最真实的脉搏。当你能从一块铅的跳动中,读出海底的沟壑、鱼儿的试探时,那片蔚蓝,才会真正开始跟你讲它的秘密。

海钓铅怎么放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