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股劲儿,你忘不了。真的,一辈子都忘不了。不是小鱼那种蜻蜓点水似的啄食,也不是挂底那种死沉的闷劲儿。中鲅鱼的感觉,是你的9尺6的MH调岸抛竿瞬间被一股蛮横的力量拽成一张满月,手里的禧玛诺STRADIC 5000HG发出那种近乎崩溃的、凄厉的尖啸,1.5号的PE主线从线杯里疯狂地逃窜出去,你甚至能听到它划破空气的嘶嘶声。那一瞬间,你脑子里什么都没有,只有肾上腺素顶到天灵盖的炸裂感,手里握着的不是鱼竿,是连接着一辆水下蓝色小摩托的缰绳。
很多人问我,老哥,鲅鱼怎么找?这问题听着简单,但真要说透了,三天三夜也聊不完。它不像码头上那些小黑鲷,随便挂个虾仁就能碰上。鲅鱼是海里的狼群,是永远在迁徙、在追逐、在猎杀的蓝色鱼雷。你想钓它,就得先学会像狼一样思考。
忘掉那些告诉你固定钓点的“大师”,大海是活的,鱼也是。我从不迷信哪个礁石、哪个防波堤是“必出”的。我信的,是潮水、是流、是风,是那些海鸟告诉我的秘密。每天出钓前,我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整理装备,而是雷打不动地看两张图:潮汐表和海流图。读懂潮水,是你从新手村毕业的第一关。我最爱的是大潮汛的涨八分到满潮,再到刚开始退潮的那两三个小时。为什么?因为这时候水流最猛,流速最快,那些躲在深处的小鱼小虾被冲得七荤八素,失去了方向。这时候,就是鲅鱼开饭的自助餐时间。它们会顶着流,埋伏在流的边缘,像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恶霸,冲出来一口一个。
你到了海边,别急着下竿。先站高点,点上一根烟,看。看什么?看“流眼”。两个方向的水流交汇、撞击,或者水流绕过一个暗礁,会在水面形成一个相对平静、甚至微微打旋的区域,那就是“流眼”。那里是天然的饵鱼聚集地,也是鲅鱼的伏击圈。看到流眼,别犹豫,你今天一半的运气就押在那儿了。再看鸟,尤其是海鸥。如果一群海鸥在一个地方盘旋、俯冲、尖叫,那底下百分之九十九有鱼群在追逐饵鱼,把小鱼赶到了水面。这时候你还等什么?把你的铁板用尽全身力气,抛投到鸟群底下,准备迎接那野蛮的冲撞就对了。
再说说我的家伙事儿。我这人有点执念,玩岸抛鲅鱼,竿子短了没意思,软了更是笑话。我那根老伙计,9尺6的MH调岸抛竿,不算顶级,但跟了我好几年,它的腰力、它的韧性,我闭着眼睛都摸得清。它能把60克的铁板轻松扔出八九十米,也能在鱼发力猛冲的时候,用竿身的弹性卸掉那股冲劲,而不是跟它硬碰硬。轮子,我偏爱禧玛诺,那个5000型号的纺车轮,泄力顺滑得像丝绸,高速比也能让我在鱼游向我的时候快速收紧虚线。搏大鱼,泄力就是你的第二条命,卡顿一下,瞬间切线,你哭都没地方哭。线组,我从不妥协。主线是1.5号的8编PE线,保证了强度和抛投顺滑度。前导线,必须是30磅的碳素前导,长度大概一米到一米半。鲅鱼的牙齿虽然不大,但被它高速冲刺时用嘴蹭一下,普通尼龙线也扛不住。连接主线和前导的结,我只信赖FG结,小、顺滑、拉力强,过导环毫无阻碍。这是基本功,你连个结都打不好,就别想去挑战大家伙了。
饵,那就更有讲究了。很多人觉得鲅鱼傻,见什么咬什么。那是你没碰到过鱼情挑剔的时候。我的路亚盒里,铁板(Jig)占了百分之八十。从40克到80克,各种克重都得备着。颜色,那学问就大了。
| 天气/水色 | 光线条件 | 推荐铁板颜色 | 克重选择 (岸抛) | 操竿手法建议 |
|---|---|---|---|---|
| 晴天/水清 | 强光 | 蓝粉、银色带镭射 | 40g – 60g | 快速抽停,模仿小鱼惊慌逃窜 |
| 阴天/水浑 | 弱光 | 粉色、橘金色、电镀色 | 60g (增加下沉速度和水下可见度) | 节奏放慢,增加停顿时间,给鱼反应机会 |
| 晨昏/黎明 | 极弱光 | 夜光、全身粉色、黑背银身 | 40g – 50g | 匀速平收+小幅度抽动,制造稳定泳姿 |
我的个人极力推荐的“秘诀”,是在黎明和黄昏,天色将亮未亮,将暗未暗的时候,用一块40克的粉色夜光铁板。这个组合简直是绝杀。鲅鱼的侧线对震动和微光极其敏感,夜光在那种光线下对它来说,就像黑夜里的霓虹灯,挑衅又致命。
操作手法,就是所谓的控线和抽饵了。铁板扔出去,压水线,让它自由下沉。心里默数,估算它到达的水层。然后开始抽,我最常用的手法是“一抽一收”。手腕发力,向上短促有力地抽动一下竿尖,同时摇轮收线一圈。这个动作,能让铁板在水下一个“Z”字形的窜动,极像一只受惊逃窜的小鱼。记住,节奏是灵魂。鱼活性高,你就抽得快、抽得猛;天气闷、水温低,你就放慢节奏,甚至可以大抽一下,然后停顿几秒,给它一个反应和攻击的时间。很多时候,那要命的一口,就发生在你停顿的瞬间。
中鱼后的扬竿,一定要狠!不是让你用蛮力把鱼嘴拉豁,而是在感受到那股确定无疑的拉力后,用一个短促而坚决的后摆动作,让三本钩牢牢刺穿它的嘴。然后,就是最激动人心的搏鱼环节。你得像个老练的斗牛士,而不是鲁莽的屠夫。鲅鱼的第一波冲刺是最猛的,别想着跟它拔河,让轮子的泄力装置去工作,听着那美妙的出线声,同时用竿身的腰力顶住它,保持弓形。它冲,你弓竿;它停,你收线。来回几个回合,把它那股子冲劲儿耗尽了,再慢慢把它拉回来。千万别在它还有力气的时候就收到脚边,那最后的疯狂翻滚,最容易脱钩跑鱼。我见过太多新手,鱼都到眼前了,一激动,一提竿,线一松,鱼一个翻身拜拜了,然后蹲在礁石上捶胸顿足。
我记得有一年初秋的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海面上飘着一层薄雾。我和老伙计在东边一个深水礁盘下竿。那天的流不大,但很顺。我换上了那块珍藏的40克粉色夜光铁板,朝着远处一片微微泛起涟漪的水面甩了过去。铁板刚落水,下沉不到五秒,竿尖突然传来一个轻微的“哒”声,紧接着,一股无法抗拒的巨力瞬间传来!竿子直接被拉成了C形,轮子疯狂尖叫。我知道,这绝对不是普通尺寸的鲅鱼。那家伙带着我的线,横着冲出去至少七八十米。我稳住下盘,压低重心,双手紧握鱼竿,感受着从竿身传来的每一次挣扎和摆头。那是一场纯粹的力量与耐力的较量。大概僵持了五六分钟,那股蛮力才渐渐弱了下来。我开始一下一下地收线,每收一圈都小心翼翼。当那条近一米长、泛着金属光泽的大家伙被浪头顶上礁石时,我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它躺在那里,流线型的身体,蓝绿色的背脊,像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我没有立刻摘钩,只是静静地看着它,心里涌起的不是征服的快感,而是一种深深的敬意。
钓鲅鱼,钓的其实是一种期待,一种与大海深处那股原始力量对话的渴望。装备、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对大海的理解和敬畏。当你不再只是一个抛竿收线的工具人,而是开始学着去听风的声音,看浪的形状,读懂流的语言时,鲅鱼,自然会来找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