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浮台,我这心里就跟那涨潮的海水似的,一下子就满了。多少个凌晨,天还是一片灰蒙蒙,我就已经站在晃晃悠悠的甲板上,闻着那股子混着柴油味、活虾味还有海风独有的咸腥味,感觉浑身的细胞都醒了。别人总问我,浮台钓鱼有啥秘诀?其实哪有什么秘诀,无非就是时间、海水和鱼,在你面前磨出来的那么一点点感觉。
很多人上台子,装备跟搬家似的,一字排开,看着唬人。其实真下了竿,没几下就手忙脚乱。在我看来,浮台上玩,家伙事儿得“精”而不是“多”。我自个儿用惯了的,是一根Shimano Holiday ISO 3-450PTS,一根伸缩矶竿。为什么是它?方便!台子上空间就那么大,你拖着根两节三节的并继竿到处走,不是磕到栏杆就是绊到钓友。这根伸ucx竿,收起来一米出头,拎着就走。3号的腰力,碰上三五斤的黑鲷,能让你从容地把它从蚝壳丛生的平台桩柱边上“拔”出来,又不至于硬得像根棍子,失去搏鱼的乐趣。
轮子嘛,配个Shimano Nasci 4000就绰绰有余。这轮子不是最贵的,但皮实耐用,海水溅上去也不心疼。关键是它的泄力,顺滑,匀称。你要知道,在桩柱林立的浮台,中鱼后第一件事就是控住鱼头,但又不能跟它硬拔,泄力就是你跟鱼之间谈判的筹码。主线我雷打不动用YGK X8 PE 2.0,八编的线,又顺又强。但最要命的,是子线。主线再牛,子线不行也是白搭。我一定会在主线前端接上一段大概两米长的Seaguar 5号碳线做前导。为啥?因为浮台下面,那些钢筋水泥的桩柱上,长满了比刀片还锋利的蚝壳和藤壶,你的PE线蹭一下就得“再起不能”。碳线耐磨,就是你搏鱼时最重要的一道保险。
钓组,那花样就多了。但玩浮台矶钓,我九成的时间都在用“阿波钓组”。一个0.8号的阿波,配一颗G2的咬铅,再加一颗B号的,慢慢调整,让阿波露出水面一个小尖尖,那状态最灵敏。鱼在水下轻轻碰一下饵,阿波就会给你一个明确的信号。鱼钩,我偏爱Gamakatsu チヌ 5号,钩尖锋利,钩条够硬,角度设计得好,刺鱼深,不易脱钩。饵,活虾永远是王道。一只鲜活的沙虾,从尾部第二节钩进去,保证它在水下的姿态最自然,那种抽搐,对任何掠食性鱼类都是无法抗拒的诱惑。
装备是死的,人是活的。上了台子,第一件事不是急着抛投,而是读懂潮水。这才是浮台钓鱼的灵魂。你得像个老猎人观察丛林一样观察海面。看水流是从哪个方向来,绕过哪个桩柱时形成了一道回流,哪里水面平静下面却有暗涌。那些精明的老鱼,尤其是黑鲷和石斑,它们绝对不会待在急流里耗费体力。它们就躲在桩柱背后的缓流区,等着被水流冲过来的小鱼小虾。你的任务,就是把挂着活虾的钓组,精准地送到它们的嘴边。
这就涉及到控线的功夫了。很多人竿子一抛出去就完事了,任由浮漂随波逐流。这是大忌!你要想象你的主线在风和水流的作用下,在海面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弧度。这时候就算有鱼咬钩,等你扬竿,力量传到钩尖已经不知道被卸掉了多少。正确的做法是,竿尖微微压低,虚提着竿子,不断地、小幅度地把水面上的虚线收回来,让你的主线和浮漂基本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这样,只要阿波有任何异动,你手腕一抖,力量就能瞬间贯穿,直达钩尖。
记得有一次,是个涨平转落的潮口。水流变得很慢,几乎停滞。整个台子上的人都像霜打的茄子,没口。我换上了更轻的钓组,只用一个0.5号的阿波,子线放长到两米半,连咬铅都不加,就挂了一只小活虾,让它自己慢慢往下沉。我把钓组打在两根桩柱之间形成的阴影里,眼睛死死盯着那颗小小的阿波。大概等了十分钟,那阿波没有任何预兆,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猛地拽进了水里,连带着我的竿尖都狠狠一顿!我下意识扬竿,一股沉重而蛮横的力量从水下传来,线轮的泄力“吱吱”地开始尖叫。是条大家伙!我立马半蹲下身子,弓着腰,用整个身体的重心去搏鱼。那鱼一个劲地往桩子底下钻,我能感觉到鱼线摩擦着什么东西的粗糙感,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这时候你不能慌,一慌就输了。我顶住它的第一波冲刺,然后趁它力竭的瞬间,强行把竿子往外侧带,把它引出障碍区。来回拉锯了差不多七八分钟,一条接近四斤的大黑鲷,泛着银黑色的光芒,终于被我请出了水面。那一刻,周围钓友投来的眼神,比钓上这条鱼本身更让我满足。
对于浮台钓法,我整理过一些自己的心得,或许能帮你少走些弯路:
| 水流状态 | 钓组调整策略 | 目标泳层 | 主攻鱼种及秘诀 |
|---|---|---|---|
| 涨/落大潮,流速快 | 加重水中浮漂,或换大号阿波(如1.5号),增加咬铅 | 贴底或平台桩边形成的回流区 | 黑鲷, 石斑。秘诀:一定要找到“流尾”,就是水流最缓的地方。 |
| 平潮/死流 | 减轻钓组,用小号阿波(0.5或0.8号),子线放长 | 全泳层搜索,特别是中上层 | 黄鳍鲷, 泥猛。秘诀:打窝要勤,少量多次,制造雾化区诱鱼。 |
| 有风,流速缓 | 采用自重大的阿波,利用风力带动钓组搜索 | 顺风面,中层水域 | 连尖 (学名:蓝点马鲛), 偶然的海狼。秘诀:可以换上60克的铁板小抽几竿试试。 |
| 晨昏/夜晚 | 阿波换成夜光电子漂,钓层适当调浅 | 离底一米到中层水 | 红友 (学名:红鳍笛鲷), 白姑鱼。秘诀:保持绝对安静,一点点声音都可能惊鱼。 |
当然,浮台上也不止矶钓一种玩法。旁边的大哥用沉底钓,挂着大块的鱿鱼,专门守那些藏在桩底的巨物。另一头的小伙子,拿着根路亚竿,不停地抛投、回收VIB或者米诺,目标是追逐小鱼的海狼和牛港。各有各的门道,各有各的乐趣。但我还是固执地爱着我的阿波,爱着它在水面上轻微的晃动,爱着它被猛然拖入水中的那个瞬间。那种从宁静到爆发的转换,是任何其他钓法都无法替代的。
对我来说,浮台钓鱼,钓的早已不只是鱼。是读懂潮水后的那份了然,是搏鱼时肾上腺素飙升的快感,是看着太阳从海平面升起又落下时内心的那份平静。空气里永远弥漫着那股熟悉的咸腥味,脚下的甲板随着波浪有节奏地起伏,耳边是海浪拍打桩柱的哗哗声和海鸟的鸣叫。这所有的一切,比渔获本身,更让我上瘾。我的秘诀?其实就一句老话:人比鱼聪明,但鱼比人有耐心。把心静下来,去感受,去等待,大海总会在不经意间,给你最丰厚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