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从南油回来,身上那股咸腥味洗三遍都还在,混着柴油和鱼血的味道,成了出海人独有的香水。胳膊和脸是两个色号,脖子后面更是重灾区,黑得发亮,像一块刚出窑的炭。朋友开玩笑说,看我这肤色,就知道最近渔获不错。这话我爱听,这身“渔夫印记”,可不是在办公室吹空调能换来的,这是勋章,是跟大海搏斗后留下的签名。
很多人问我,晒成这样怎么恢复?怎么快速白回来?我通常会点上一根烟,慢悠悠地告诉他,兄弟,你问错问题了。对于我们这种把灵魂一半都丢在海里的人来说,问题从来不是怎么白回来,而是怎么让这身“战损”皮肤,不至于在下一次出征前就彻底报废。白?那是属于岸上人的追求。我们的追求,是下一次 抛投 的时候,胳膊还能使得上劲,脸上不至于疼得龇牙咧嘴。
想聊恢复,就得先说说这身黑皮是怎么来的。就拿上次去西沙狙击 GT(牛港) 的那趟来说吧。赤道的太阳可不是闹着玩的,像是悬在头顶的一块烧红的烙铁,海面反射上来的光,更是无孔不入的二次伤害。你穿着防晒服,戴着魔术头巾,涂着SPF50+的防晒,以为万无一失了?天真。
当导钓指着远处翻滚的浪花,喊着“鸟群!有炸水!”的时候,你脑子里哪还有防晒这根弦?手里那根 Shimano OCEA PLUGGER BG MONSTER DRIVE S83H-3 的竿子瞬间就成了你手臂的延伸,配上那颗熟悉的 Shimano Stella SW 14000XG,心脏跟着 Varivas Avani Casting PE SMP #8号 主线一起绷紧。你眼里只有那个标点,一个完美的 抛投,让那颗一百多克的 Popper 精准地落在炸水区边缘。压水,抽停,再猛地一抽,“嘭”的一声炸开巨大的水花,模仿着垂死的饵鱼。
就在那个瞬间,水下窜出一个黑影,整个水面像是被深水炸弹引爆,你手里的竿子猛地向下一顿,巨大的拉力瞬间袭来,Stella 的泄力开始发出那种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尖叫!中鱼了!这时候谁还顾得上太阳?你所有的精力都在 搏鱼 上,感受着鱼线另一端那头猛兽的每一次发力,每一次摇头。弓着腰,竿尖压低,用腰腹的核心力量去对抗,而不是靠胳膊蛮干。那条三十公斤级的 GT 在水下横冲直撞,带着我绕着船头跑了半圈,十几分钟的缠斗,每一秒都是意志力和体力的较量。等把它拉到船边,看着它那身健硕的肌肉和宽大的尾鳍,那种征服的快感,足以让你忘记一切,包括头顶那轮毒日。
一天下来,这样的场景可能要重复好几次。补防晒?不存在的。流水正好,鱼口正开,你连喝口水都嫌耽误事,恨不得把拟饵焊在手上。一天下来,人基本就废了。皮肤?那已经不是你自己的了。摸上去是滚烫的,带着刺痛,咸咸的海水一冲,那滋味,酸爽。
回到岸上,恢复工作才算真正开始。别指望什么美白精华,那都是娘们唧唧的东西,对付我们这种深度灼伤根本没用。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镇静和修复。别嫌弃,芦荟胶是真神。我常年在船上的冰箱里备着一大罐,不是什么花里胡哨的牌子,就是最朴实那种,一大坨,冰冰凉凉。回到酒店,冲个凉,别用太热的水,然后就把冰过的芦荟胶往身上糊,尤其是脸、脖子和手臂,厚厚地敷上一层,像是在做面膜。那种火辣辣的感觉会立刻被压下去,别提多舒坦了。这一步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你第二天就变成一只煮熟的虾,然后开始大面积蜕皮。
接下来的几天,就是蜕皮期。这个没办法,是皮肤新陈代谢的必然过程。别手贱去撕,让它自己掉。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保湿。一瓶成分简单、没有太多香精的身体乳,每天洗完澡都仔仔细细涂一遍。皮肤喝饱了水,修复得才快,新长出来的皮肤也才健康。
至于吃,我倒没什么特别的讲究。多喝水是肯定的,一天灌下去三四升。多吃点水果,补充维生素C,理论上对黑色素有点用,但更重要的是增强抵抗力。当然,刚钓上来的新鲜海鱼,做成刺身或者清蒸,那是最好的补品,高蛋白,低脂肪,对恢复体力、修复肌肉劳损有奇效。这叫“吃啥补啥”,我钓上来的鱼,最后又补回了我自己身上,完美闭环。
很多人痴迷于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的选择,其实对我们来说,这是个伪命题,因为答案永远是“我全都要”。
| 防护方式 | 优点 | 缺点 | 我的“老炮儿”点评 |
|---|---|---|---|
| 化学防晒(防晒霜) | 轻便、无束缚感、覆盖全面 | 需要定时补涂、流汗易失效、可能油腻刺激皮肤 | 必须用!但别指望它能扛一整天。出汗前涂,中午吃饭补一次,下午再补一次,这是最低要求。选防水防汗型,别心疼,使劲往脸上糊。 |
| 物理硬防晒(防晒服、头巾、帽子) | 长效稳定、无需补涂、隔热效果好 | 闷热、影响活动、款式选择有限 | 命比帅重要。长袖速干防晒服是标配,那种带帽子的更好。魔术头巾 是神器,可以护住整个脸和脖子,只露俩眼。再加一顶大檐帽和偏光镜,你就是海上最靓的“蒙面侠”。 |
| 躲避 | 效果最好,零成本 | 错过黄金鱼口时间 | 这不是废话吗?鱼口最好的时候往往就是太阳最毒的时候。我们是来钓鱼的,不是来躲太阳的。pass! |
说到底,想在海上玩得尽兴,又不想被太阳废掉,就得把防晒当成跟你选择 拟饵、搭配 线组 一样重要的战术环节。但是,别把那点晒黑的肤色看得太重。那颜色里,有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海面的金光,有 黄鳍金枪鱼 出水时耀眼的亮黄,有搏斗时肌肉紧绷的汗水,有钓友递过来的一罐冰啤酒的清凉,更有你对那片蔚蓝深不见底的热爱和敬畏。
恢复?慢慢来,急不得。皮肤会新陈代谢,颜色总会淡下去。但那些在烈日下 读懂潮水、在风浪中精准 控线、在鱼线尖啸中奋力 扬竿 的记忆,会永远刻在你的骨头里。下次别人再指着你的黑胳膊,你大可以笑笑说:“这啊,这是上次在哪个哪个钓点,跟一条几十斤大家伙换的。”
那份自豪,比任何美白产品都值钱。至于白不白得回来,谁在乎呢?那片蓝,总在召唤,下个满月大潮,船已经订好了。我的皮肤,也早就做好了再黑八度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