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每次出海前整理钓箱,看到那盒单独用好几层塑料袋裹得严严实实的鸡肝,我都能想象到旁边那些玩路亚的年轻小伙子们心里在想什么。一股子腥味,黏糊糊的,手上沾了半天都洗不掉,跟他们那些闪闪发亮、干干净净的铁板和米诺比起来,简直就是两个世界的东西。他们觉得这玩意儿“脏”,上不了台面。
我呢,就笑笑,不说话。让他们去追逐那种瞬间的、爆发式的攻击口吧。我们玩饵钓的,尤其是沉底玩鸡肝的,追求的是另一种境界。那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沟通,是用气味和耐心,去把那些藏在礁石缝、深水暗流里的老家伙们给“请”出来。这其中的门道,不是甩几竿子VIB就能体会到的。
鸡肝这东西,讲究就一个字:鲜。别去菜市场买那种冰冻过、颜色发白、一捏就成泥的货色,那是糊弄鬼,不是糊弄鱼。你要找的,是那种屠宰场刚拿出来,颜色鲜红,甚至还带着温热血丝的。拿回来也别急着直接用,我有个秘诀:把它切成拇指大小的块,放在通风的地方稍微风干一两个小时。目的是让它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外壳”,这样既能锁住内部的汁水和血腥味,又能让它在挂钩和抛投时没那么容易散架。讲究点的,还可以在风干前撒上一层薄薄的盐或者裹上点虾粉,那味道在水下的穿透力,简直就是给鱼窝里扔了颗“生化炸弹”。
接下来就是核心了,怎么挂。这活儿要是干不好,你抛出去的就不是钓饵,是“天女散花”。钩子我极力推荐用千又钩,钩型内弯,钩尖锋利,特别适合挂这种软饵,我个人常用的是4号或5号。别用什么伊势尼,钩柄太短,挂不牢。
手捏着鸡肝块,钩尖从一头扎进去,别直愣愣地一穿到底。你要像缝衣服一样,在鸡肝里“走”一个S型。穿进去,从侧面出来一点,再转个方向扎回去,最后让钩尖和倒刺完全露在外面,同时钩柄的大部分都被鸡肝包裹着。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最大面积地把钩子藏起来,降低鱼的警惕性;二是让鸡肝牢牢地附着在钩上。
但这就完了吗?天真。这样最多也就扛住你温柔地荡抛。要想把这团“宝贝”精准地送到几十米外的标点,还得加一道保险——弹力丝,就是那种透明的、细细的、有弹性的绑饵线。这是玩软饵的灵魂。左手捏住挂好的鸡肝,右手拿着弹力丝,开始在鸡肝和钩柄连接处一圈一圈地缠绕。力道要均匀,别勒得太紧把肝给挤烂了,也别太松垮了起不到固定作用。缠个十来圈,把鸡肝牢牢地“绑”在钩上,最后拉断弹力丝,它自己就会粘住。经过这么一处理,你手里的这枚钓饵,才算真正合格。它现在就像一个紧实的小肉包,既保留了鸡肝柔软的质感和诱人的气味,又坚固到足以承受一次用力的抛投。
我玩鸡肝,通常是用我的那根老伙计,一根3.6米的1.5号矶钓竿。为什么用矶钓竿?因为它竿稍软,灵敏度高。那些狡猾的黑鲷或者谨慎的石斑来吃饵时,动作往往很轻,可能只是过来闻一闻,或者用嘴唇轻轻地“啄”一下。硬竿子根本感觉不到这种细微的信号,而1.5号的矶竿竿稍会像个神经末梢一样,把那“叩、叩、叩”的信号清晰地传递到你手上。这种感觉,太微妙了。
轮子我配的是一个禧玛诺的3000型纺车轮,泄力顺滑是关键。线组的搭配,我个人有个偏好,可以参考一下:
| 线组部分 | 材质与型号/磅数 | 选用理由 |
|---|---|---|
| 主线 | YGK 1.5号 PE线 | 灵敏度高,几乎无延展,能第一时间捕捉鱼讯。切水性好,便于控线。 |
| 前导线 | Seaguar 3.0号碳素子线 | 碳线耐磨,在礁石区不容易被割断。隐蔽性好,在水中折射率接近水。长度通常用一寻半(约2.5米)。 |
| 子线 | 2.0号到2.5号碳素子线 | 根据目标鱼大小和钓点复杂程度调整。子线比前导细,万一挂底可以牺牲子线保住主线和浮漂(如果是浮游矶钓)。长度约1.2米。 |
钓点的选择,更是重中之重。不是随便找个地方把鸡肝扔下去就能等到鱼的。你要学会读懂潮水。我最喜欢的时间是涨半潮和退半潮,这个时候水流不急不缓,正好能把鸡肝的腥味带出去,形成一条气味带,就像一条高速公路,指引着鱼儿过来觅食。那些礁石区的暗流边、防波堤的转角位、蚝排底下,都是藏着大物的绝佳标点。水流会把食物带到这些地方,鱼就在那里张着嘴等着。
记得有一次在担杆岛的一个礁石上,那天有点起风,浪花拍在石头上,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我挂好一块精心处理过的鸡肝,算准了流向,一竿子甩到礁石下一片泛着白沫的回流区。竿子架好,点了根烟,眼睛就盯着竿稍。玩这种钓法,你得有十足的耐心,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大概过了十分钟,竿稍突然极轻微地、神经质般地抖动了两下。来了!我心里一紧,手握住了竿柄,但没动。这是鱼在试探。果不其然,过了几秒钟,竿稍猛地往下一沉,一个清晰的大弯弓!就是现在!我手腕发力,迅速扬竿!
一股沉重而蛮横的力量瞬间从竿尖传遍全身,3000型的纺车轮开始疯狂出线,发出“吱吱吱”的尖叫。是条大家伙!我立刻半蹲下身子,稳住重心,利用竿子的腰力跟它周旋。这就是搏鱼的乐趣,你来我往,力量和技巧的较量。那家伙一个劲儿地往礁石底下钻,我死死地顶住竿子,不给它半点机会。线被绷得像琴弦,我能感觉到每一次它甩头的挣扎。大概僵持了三四分钟,它的力气终于开始减弱,我趁机快速收线,把它往上带。当那条鱼被浪花托出水面的一瞬间,我看到了它身上标志性的斑点和宽大的嘴巴——一条漂亮的芝麻斑,目测至少三斤起步。当用抄网把它捞上来的那一刻,手上还沾着鸡肝的腥味,海风吹在脸上,咸咸的,但心里那股子满足感,是什么都换不来的。
所以,别再嫌鸡肝脏了。在你眼里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在那些深海巨物眼里,可能就是无法抗拒的盛宴。钓鱼嘛,有时候就得放下身段,用最原始、最直接的方式去和自然对话。敢于把手弄脏的人,大海才愿意把它的宝藏,展现在你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