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海钓这玩意儿,门道多了去了。你要问我怎么上鱼饵?嘿,这话问得好,可它真不是三两句能说清的。上饵?那得看你上的是什么饵,想钓什么鱼,在哪儿钓,甚至当时潮水是怎么走的。这可不是把东西往钩子上一挂那么简单,这里头讲究的是个“活”字,让那饵在水里看着就像是条活物,或者一块刚从海底翻出来、鲜得流油的美味。
就拿最常用的活虾来说吧。这活虾,够新鲜是第一位。虾子在水桶里蹦跶得欢,那上了钩在水里才能勾引鱼。上钩的时候,钩子怎么穿?有人喜欢从虾脑门上那根硬刺下方穿过,轻轻巧快,据说这样不伤虾脑,能让虾在水里活蹦乱跳最久。可我也见过不少老师傅,包括我自己,更喜欢从虾尾巴数过来,第二节或者第三节的关节处穿过去。钩尖从虾腹部进去,背部出来。为啥?因为这样穿,虾子即使被抛投出去,或者在水流里打转,钩子也不容易把虾肉撕烂,虾也不容易甩掉。而且,这样穿,虾头朝下,虾尾巴还能踢腾,看着更像它在往下钻沙子,那感觉,鱼一看就觉得是好东西。
当然,具体穿哪节,还得看你用的鱼钩大小和虾的大小。钩子太小穿得靠前,虾一甩就掉;钩子太大穿得太后,又影响虾的活性,还容易钩到杂物。这都是经验,得自己多试,多看,多琢磨。有时候我甚至会用两枚小钩,一枚轻轻钩住虾头旁边,一枚钩住虾尾,让整只虾在水里尽可能舒展,看起来更自然。这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仿真。
再说说死饵。别以为死饵就没讲究了。死饵要钓得好,一个字:鲜!腥味要足。常用的有沙丁鱼、马鲛鱼、小带鱼段、鱿鱼条、甚至猪肝。这些东西,切法很重要。沙丁鱼、马鲛鱼这种,可以整条用,也可以切段。整条用,通常是钓大鱼,钩子要大,线组也要够力。钩子可以从鱼嘴穿进,沿着脊椎穿到鱼尾附近钩尖露出,或者在鱼身不同位置绑上助钩。切段的话,就不能随便乱切了。顺着鱼肉的纹理切,带着鱼皮,这样挂钩后不容易散。鱿鱼切条,也不能太厚,也不能太细,太厚不飘,太细容易被小鱼啄烂。切好的饵,腥味儿要保留,甚至可以加点虾油或者市场买的商品诱鱼剂,增加味道的穿透力。
挂死饵,关键是服帖。要把钩子藏好,同时饵料不能挂得死板板的,要让它在水里能颤动,能摆尾。比如鱼段,钩子从切面穿入,沿着皮下穿行,从皮那边钩尖微微带出,这样鱼皮能把肉固定住,钩尖又在外,刺鱼方便。鱿鱼条,就从一头穿过,留出一部分能像飘带一样在水里荡漾。别小看这一点点“动”!死饵也要模仿活物的某种状态,比如受伤挣扎,或者被水流带动时的摇摆。
除了怎么挂,还有挂多少的问题。有时候钓口轻的小鱼,饵不能太大,一点点虾肉或者小虫子,一钩尖就够了。钓大鱼,饵就要足,大块鱼肉、整条沙丁甚至大半条鱿鱼,那都是家常便饭。饵量和目标鱼种以及鱼口大小是直接挂钩的。
上好饵,接下来呢?这就涉及到抛投和控线了。你的饵挂得再漂亮,抛不到鱼可能藏身的地方,那也是白搭。抛投讲究落点,要能抛到礁石边上、流沟里、沉船上方。抛出去之后,饵料在水里的状态,全靠你手上的控线。是让它沉底找石斑?是让它悬浮等鲈鱼?还是让它随波逐流找马鲛?你的竿子,特别是竿子的调性和竿稍的灵敏度,在这时候就体现价值了。一支好的海钓竿,竿稍要能清晰地把水底情况、水流变化、甚至是鱼儿在饵边试探的小动作,都通过鱼线、竿身传到你手上。手上传来异样的顿挫、轻微的点动,或者线组突然的松弛,这些都是鱼汛,都是它在吃口的表现。这时候,你得迅速判断,该不该扬竿!
说到扬竿,这也是个技术活。不是看到竿尖动就猛地一拉。不同的鱼,吃口习惯不一样。有的鱼像石斑、笛鲷,一口咬住就往洞里钻,这种得迅速大力扬竿,在它钻洞前把它拉住。有的鱼像黑鲷、鲈鱼,喜欢先玩弄饵料,啄几下,含在嘴里试探,这种时候如果急着扬竿,多半是空钩。你得等它给一个实在的下拽信号,或者线被明确拉走,这时候再果断有力地扬竿。这一瞬间的手感,那种钩尖刺穿鱼嘴的反馈,是只有亲手操作才能体会到的。
然后就是搏鱼了。鱼中钩后,爆发力是很强的。这时候轮子的卸力(Drag)设定就至关重要了。不能锁死,线容易断,钩子容易拉直,甚至竿子都可能断。也不能太松,鱼拉着线跑光了,或者钻礁去了。根据线的磅数、竿子的硬度、以及鱼的力量,调整到一个合适的卸力值,让鱼能拉出去线,但又得费力,消耗它的体力。你得利用竿子的弹性,弓着身子,人跟着鱼走,收放之间,慢慢把鱼遛翻,最后才能抄鱼上船或者上岸。这整个过程,从选饵、挂饵、抛投、控线、识鱼汛、扬竿到搏鱼,是一环扣一环的。饵是起点,但不是全部。
有时候,我也会去一些特定标点,比如深水区的沉船或者人工鱼礁。这些地方鱼藏得多,但也容易挂底。用饵的时候,我就得考虑用舍弃线钓组,或者把铅坠提上来一点,让饵在离底一段距离的地方晃荡,减少挂底风险,同时又能在鱼的活动泳层里晃悠。这些都是根据环境做的调整。
也有人说,海钓用路亚(Lure,假饵)多好,干净利落,不用买活饵,不用处理腥味。路亚当然有路亚的乐趣和技巧,我也玩。但用饵钓,特别是用活饵钓,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活饵在水里挣扎的状态,它传递回来的微弱颤动,以及鱼攻击活饵瞬间那种爆发力,给你的感官刺激是路亚无法完全替代的。而且,有时候面对口非常轻、非常刁滑的鱼,真饵往往是最后的杀手锏。
记得有一次,在南边一个矶钓点,潮水退到底,露出大片礁石。我知道这种时候,一些藏在礁洞里的鱼会出来觅食。我用的是活虾,钩子从尾部穿过,线组用到氟碳前导线,磅数不敢太低,怕磨礁石。饵抛到礁洞口附近,就那么慢慢随着水流让它晃荡。突然,竿稍猛地一点,然后就是一股大力往下拉!我心里一紧,知道遇上大家伙了!赶紧扬竿!接下来就是一场硬仗,它拼命往礁洞里钻,我死死弓着竿,轮子的卸力吱吱作响,鱼线绷得像根琴弦。一点一点,寸土必争,终于把它从洞口拽了出来!一条好大的红斑!拎起来足有几斤重,嘴里还死死咬着那只已经被它咬烂了的虾。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值了,那只被它咬烂的虾,在我眼里简直就是胜利的勋章。
所以啊,你说怎么上鱼饵?它连接的不仅仅是钩子和饵料,它连接的是你对大海的理解,对鱼习性的判断,对手中装备的信心,以及你对整个垂钓过程的投入和热爱。每一次小心翼翼的穿钩,每一次准确的抛投,每一次耐心的等待,都是你和大海对话的方式。别把它看轻了,这小小的饵,里头藏着大学问,藏着无数次出海的经验和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