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出海回来,最不想面对的,其实不是一身的疲惫和满身的咸腥味,而是那一堆泡过海水的宝贝家伙。特别是打开路亚盒或者饵钩盒,看到那些原本锃亮闪光的钩子,有些已经开始泛起星星点点的赭红色锈迹,心里总会咯噔一下。
很多刚玩海钓的朋友,看到钩子生锈就跟天塌下来一样,要么手忙脚乱地一通乱擦,要么干脆就扔了。扔了?我跟你说,这简直是最大的浪费。一个好钩子,尤其是像我钟爱的那几款,比如 Gamakatsu 伽玛卡兹的管付千又 或者专门用来搞大物的 Owner 欧娜的伊势尼,那钢口、那穿透力,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就因为一点点盐分留下的“吻痕”就判了死刑,太可惜了。
说真的,钩子生锈这事儿,得看怎么锈,锈在哪儿。
我钓箱里就常年躺着几枚“战损版”的钩子,钩身带着一层薄薄的均匀的锈色。新手看了直摇头,但我拿它们去钓那些精明得跟鬼一样的老 黑鲷,效果有时候出奇地好。为什么?你想想,在水下,一个崭新锃亮的钩子,在阳光折射下会不会产生不自然的反光?那些活了一辈子、见惯了各种假饵的老鱼,对这种“闪光”早就有了警惕。而我那枚带着微锈的旧钩子,颜色更接近水下的岩石和泥沙,反光被极大削弱,显得“低调”多了。有时候,我甚至觉得那层细微的锈迹,能更好地吸附住南极虾或者活虾的汁液,气味残留更久,诱鱼效果反而更胜一筹。这可不是玄学,这是无数次 挂底、换钩、空军之后,用真金白银的饵料和时间换来的体感。
当然,我这么说,绝不是让你把所有钩子都搞得锈迹斑斑。有一种锈,是致命的,必须立刻、马上、毫不犹豫地扔掉。那就是锈蚀已经严重影响到钩尖的锋利度。你可以用指甲盖轻轻划一下钩尖,如果能轻松地“挂”在指甲上,留下一道白痕,那它就还是个合格的战士。如果只是滑过去,或者感觉有点“钝”,那它就该退役了。一个钝了的钩尖,在 扬竿刺鱼 的瞬间,很可能无法有效穿透鱼嘴里那层坚韧的软骨组织,结果就是脱钩跑鱼。那种眼睁睁看着 Shimano Stella 的线杯疯狂转动,G-CRAFT 的 MOSS REEF 竿子弯成满月,结果最后猛地一松,整个世界都安静了的失落感,比空军一天还难受。我曾经就因为一个自以为没事的钩尖,跑了一条目测绝对过十斤的野生 海鲈,那家伙洗鳃的身影,在我脑子里回放了一个星期。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锈蚀已经深入骨髓,你能用指甲抠下来成片的铁锈,钩柄或者钩弯处明显看着“瘦”了一圈。这种钩子,内部的金属结构可能已经变得脆弱不堪。平时看着没事,一旦遇上真正有分量的对手,比如在礁石区遇上一头猛地往洞里钻的 石斑,你跟它 搏鱼 的时候,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那个小小的钩子上。它“啪”地一下断了,你损失的不只是一条鱼,还有那份千载难逢的机会和信心。
所以,处理生锈的钩子,在我看来,是一门平衡的艺术。既要利用它的“旧”,又要警惕它的“朽”。
我的习惯是,每次钓完鱼,不管多晚多累,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用过的钩子、拟饵,全部用淡水冲洗。不是随便龙头下过一下水就完事,而是要认真地、仔-细-地冲。特别是那些带三本钩的 铁板VIB 或者 米诺,钩子和连接环的缝隙里最容易藏污纳垢,盐分就在那里安家,然后开始它邪恶的腐蚀大业。我通常会用一个旧牙刷,蘸着清水,把每个角落都刷一遍。
冲洗干净只是第一步,最关键的是第二步:彻底干燥。我会用一块干净的吸水布把它们表面的水分吸干,然后放在通风的地方晾着。别急着收进路亚盒,尤其是在潮湿的南方,那点残留的水汽,一个晚上就能让你的宝贝钩子“挂彩”。
等它们彻底干透了,我会进行最后一道“保养”工序。找一块干净的布,沾上一点点油。对,就是油。有人用 WD-40,但我不太喜欢那个味道,总觉得会影响诱鱼效果。我个人更偏爱用一些无味的缝纫机油,或者婴儿油也行,甚至有人用保养渔轮剩下的那种高品质润滑油。用沾了油的布,把每一枚钩子都轻轻擦拭一遍,给它覆上一层极薄的保护膜。这层油膜能有效地隔绝空气和湿气,防锈效果一流。做完这一切,再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放回干燥的路亚盒里。我甚至会在盒子里放一小包食品用的干燥剂。
听起来是不是很麻烦?比绑一套复杂的线组还费事?但这就是钓鱼的一部分。你对你的装备有多上心,大海和鱼就会给你多大的回报。
维护步骤 | “老炮儿”的做法 (我的坚持) | 新手常见误区 | 后果 |
---|---|---|---|
清洗 | 出海后立即用大量淡水+牙刷仔细冲洗每个缝隙 | 回家扔一边,想起来了才用水随便冲一下,甚至不冲 | 盐分结晶,从连接环、钩柄等细微处开始深度锈蚀 |
干燥 | 吸水布吸干后,在通风处彻底晾干 | 湿漉漉地直接放回 tackle box | 整个盒子里的金属件交叉感染,一夜之间“全军覆没” |
保养 | 干燥后用无味油品擦拭,形成保护油膜 | 完全没有保养步骤 | 钩子寿命大大缩短,频繁更换,成本增加 |
存放 | 放入干燥的路亚盒,可加干燥剂包 | 随便扔在潮湿的钓鱼包或车后备箱 | 下次用时,钩尖可能已钝,或钩身已严重锈蚀 |
读懂潮水 决定了你能不能找到鱼,而你对装备细节的关注,则决定了你找到鱼之后能不能把它弄上来。从挑选一根趁手的竿子,到搭配合适的 PE线 和 碳素前导,再到选择一枚针对目标鱼的钩子,最后到如何维护这枚小小的钩子,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下次当你看到钩子生锈时,先别急着扔。拿起它,对着光,用你的指尖去感受它的锐气是否还在。如果它只是染上了一层岁月的风霜,那或许它正处在“钩生”中最具欺骗性的黄金时期。但如果它的锋芒已被磨平,那就果断地让它去它该去的地方,然后,换上一枚崭新的、被你精心呵护过的利器,再去挑战那片蔚蓝吧。这,才是一个海钓人该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