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问我,想带娃去海边甩两竿子,怎么入门?这事儿问我算问对了。我见过太多当爹的,兴冲冲把自个儿那根两米七的大黑竿塞给一个还没鱼竿高的小屁孩,结果就是一场灾难。线缠得跟鸟窝一样,铅坠砸自己脚上,最后孩子哇哇哭,大人一肚子火,从此孩子心里海钓就等于无聊和倒霉。
错!大错特错!带孩子海钓,核心就俩字:体验。不是让你去破纪录,也不是去搞什么“渔获”,你是去他心里种下一颗种子,一颗对大海、对自然、对未知充满好奇的种子。鱼,只是个引子。
所以,收起你那套“老炮儿”的复杂玩意儿。给孩子的第一套装备,关键是轻、短、简单。我给自家小子和我那些朋友的孩子配的,永远是那一套。一根 1.8米UL调的路亚竿,竿子要软,像根面条,这样就算挂上一条巴掌大的小鱼,那弧度也能让孩子激动得尖叫。配个小轮子,禧玛诺Sienna 1000型 就足够了,顺滑耐用,价格不心疼。主线别用尼龙,直接上 0.6号的PE线,灵敏度高,能把水下最轻微的触碰都清晰地传到孩子的小手上。前面必须加一段 1.5号的碳素前导线,大概一米长,道理不复杂,碳线在水里隐形,切水快,还能在挂底时保护你的主线。
这套装备,孩子拿在手里不费劲,能自己完成 抛投。别教他什么过顶抛,危险。就在码头上,或者没人的沙滩,教他侧着身子,像荡秋千一样把钓组轻轻荡出去。能抛个七八米远,足够了。海钓,很多时候鱼就在脚底下。
接下来说最关键的,钓什么,用什么钓。忘掉那些花里胡哨的VIB、米诺、铁板。对一个孩子来说,最伟大的发明是 串钩,我们这边也叫“傻瓜钩”或者 “永不空军”神钩。一串线上绑着五六个小钩,每个钩子上都带点闪光的鱼皮或者彩色的羽毛,在水里特别招摇。这种钩专门对付那些好奇心重、成群结队的小鱼。你只需要在串钩最下面挂一个10克左右的小铅坠,然后每个钩子上,挂上一点点秘密武器——南极虾。掰一小块虾肉,指甲盖那么大,穿在钩尖上就行。这玩意儿在海里,对小鱼来说就是无法抗拒的冰淇淋。
选钓点,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那些布满青苔、一个浪就能打上来的礁石区,绝对禁止。带孩子,我只去这几个地方:
钓点类型 | 优点 | 缺点 | 推荐指数 |
---|---|---|---|
防波堤内侧 | 风平浪静,地面平坦,鱼种丰富 | 人可能较多,注意来往船只 | ★★★★★ |
收费海钓平台 | 极其安全,有专人管理,设施齐全 | 需要门票,鱼情相对单一 | ★★★★☆ |
内湾的码头 | 结构物多,是小鱼的天然庇护所 | 注意脚下缆绳和桩子 | ★★★★☆ |
平缓的沙滩 | 空间开阔,孩子可以玩沙,适合远投 | 鱼的密度相对较低 | ★★★☆☆ |
选好了地方,接下来就是 读懂潮水。这可能是海钓里最玄学也最科学的一环。你不用懂太多,记住一个死理:死水不藏鱼。水流不动,鱼就不开口。所以,手机上查一下潮汐表,避开“平潮”那段时间。最好的时间是 涨半潮和落半潮,也就是潮水开始涨或者开始退两三个小时后,水流哗哗地走起来,鱼也跟着疯起来。
一切准备就绪,把挂好虾肉的串钩抛出去。别抛太远,就扔在码头的柱子边上,或者防波堤的石头缝旁边。然后,把线收紧,让竿尖微微弯曲。现在,把鱼竿交到孩子手里,你的任务完成了百分之九十。剩下的,就是等待。
别让孩子傻等。指给他看海面上跳跃的小鱼,告诉他那是鱼在吃早餐;闻闻海风,那是大海的味道;听听海浪,那是地球的呼吸。钓鱼的等待,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很快,他会感觉到动静。那不是大鱼那种“쾅”一下的猛烈撞击,而是从竿尖传来、通过PE线被无限放大的“笃、笃、笃”的轻微啄食感,像有人在水下轻轻敲门。这就是中鱼信号!告诉他,别慌,感觉竿尖被连续往下点的时候,手腕轻轻往上一抬,一个柔和的 扬竿 动作。不是猛抽,是“带”一下。
只要操作对,十有八九就中了。UL调的软竿会瞬间弯成一个漂亮的满月,线轮会发出“吱吱”的轻响。这是孩子最高光的时刻,千万别去抢他的竿子!你只需要在旁边扶着他,教他怎么摇轮子收线,怎么通过竿子的弹性去 搏鱼。他会感受到那头活生生的力量,一个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朋友,通过一根细细的线在与他对话。
当第一条鱼被拉出水面,也许只是一条巴掌大的 小石斑,或者是一身彩衣的 泥猛,甚至是那鼓着气、蠢萌蠢萌的 河豚(钓到河豚记得一定要小心摘钩,远远放回海里),你会看到孩子脸上那种混杂着惊讶、兴奋和骄傲的表情。那个表情,比你钓上任何巨物都值得。
我儿子第一次钓上来的,是一条只有手指长短的沙尖鱼,银白色的身体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他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看了足足五分钟,然后问我:“爸爸,它回家会想妈妈吗?” 我告诉他会的,所以我们跟它拍张照,就送它回家吧。他亲手把那条小鱼放回海里,看着它飞快地消失在蔚蓝中。
从那天起,他再也没问过我为什么要钓鱼,也没觉得等待是件无聊的事。他学会了观察礁石上的藤壶,认识了追着船飞的海鸥,他会为一条成功放生的小鱼而开心一整天。
所以,带孩子海钓,别总想着那些复杂的钓技,什么“控线”、“读懂水流”,那些是后话。你首先要做的,是当好一个引导者。帮他把所有可能遇到的困难都提前解决掉,让他能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感受到大海的脉搏,感受到第一口清晰的鱼讯,完成第一次独立的 搏鱼。
装备是次要的,渔获更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你陪着他,把手机揣进兜里,一起坐在海边,面对同一片未知的水域,共同期待着竿尖的下一次颤动。那份共同的经历,那份纯粹的喜悦,才是你真正能送给他的,一辈子都“跑不掉”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