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海钓墨鱼

那种感觉,跟钓鱼完全是两码事。不是猛地一窜,也不是拼了命的“哐”一下撞线,钓墨鱼,尤其是大家伙,更像是在水底挂上了一个缓慢移动,却又充满韧劲的皮沙发。竿尖先是微微一沉,你以为是挂底了,正要骂娘,那股力量却开始不紧不慢地往外走,沉甸甸的,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蛮力。这时候你千万别慌着猛抽竿子,一抽,十有八九就是一口空气,和两根飘在水里的触手。

我玩Eging(木虾钓法)有些年头了,从最初拿着根便宜的泛用路亚竿,到现在手里这根 DAIWA EMERALDAS STOIST RT 88ML,烧过的装备钱不说,关键是烧掉的时间和摸索出的那点东西,才是真正值钱的。很多人问我,钓个头足类,用得着这么讲究?我只能说,讲究和不讲究,在你连着“打龟”三四天,眼睁睁看着旁边的人从同一个钓点把一条条米级巨物提上来的时候,你心里就有答案了。

先说说我这套雷打不动的家伙吧。竿子,8尺8的长度,ML的调性。为什么是这个配置?长,是为了把那只轻飘飘的木虾扔得更远,覆盖更大的搜索范围。ML调性,竿尖要足够敏感,能清晰地感觉到木虾在水下的姿态,是触底了,还是被水流带着漂,甚至是一只小墨鱼轻轻抱上来试探的那一下“痒”,都能传导到手上。但腰身又必须有足够的力量,不然碰上公斤级的大家伙,你连把它从礁石堆里拔出来的机会都没有。轮子我配的是一颗DAIWA CERTATE LT 2500S,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就是顺滑,轻,出线干脆利落,尤其是那泄力,调好了之后,在墨鱼用喷射器发力猛冲时,“吱吱吱”的声音简直是海上的交响乐,稳得一批。

线组是重中之重,这直接决定了你和水下世界的沟通质量。主线我只用PE线,现在手上缠的是 YGK G-SOUL X80.8号,拉力足够,关键是细,切水性好,能让你更直接地感受木虾的动态。前面必须接一段碳素前导线,我一般用 SEAGUAR2.5号,长度大概一米到一米半。碳线的耐磨性和低延展性,一来可以防止挂底时主线直接报销,二来在水里隐蔽性更好,最重要的,它能让木虾在水下的跳跃动作更“贼”。

PE主线号数 推荐前导线号数 适用场景和目标
0.6号 1.75 – 2.0号 港内、静水、追求极致手感,主攻中小型墨鱼鱿鱼
0.8号 2.0 – 2.5号 我的万金油配置。兼顾抛投距离、手感与强度,大小通杀
1.0号 2.5 – 3.0号 深场、礁石区、流大区域,主攻巨型墨鱼,牺牲部分手感换取强度

然后就是灵魂所在——木虾。别看这玩意儿五颜六色跟个玩具似的,里面的门道深了去了。新手去渔具店,一看一墙的木虾,直接懵圈。其实记住几个原则就行。看下沉速度,包装上通常有标,比如“Slow”慢沉,“Basic”标准,“Deep”快沉。流大水深就用快沉的,反之就用慢沉的,给墨鱼留足抱虾的时间。颜色呢,有个不成文的口诀:“晨粉昏橙,日蓝夜光”。清晨天蒙蒙亮用粉色系,傍晚用橙色或金色,大晴天水清用蓝色或原色,晚上或者水浑浊就用带夜光的。我自己的虾盒里,永远少不了几只 YAMASHITA 的“王样”系列,尤其是 K系列的3.5号,那个背部的稳定鳍设计,在有侧风或者暗流的时候,姿态稳得让人安心。

装备聊完了,到了真正拉开差距的地方——手法和对环境的读懂

抛投出去后,让木虾自由下沉,心里默数,感知它触底。触底的感觉很轻微,可能是线猛地一松,也可能是竿尖极轻微的回弹。触底后,才是表演的开始。我的习惯是,手腕发力,快速向上短抽两下竿子,停顿,卷线收回松弛的虚线,再让它下沉。这个动作,行话叫“跳虾”,模仿的就是一只受惊的小虾在水里“嗖嗖”地逃窜。抽几下,停多久,没有定式,全靠感觉和试探。有时候墨鱼活性高,你抽得快点,它追得也凶;有时候它们懒洋洋地趴在底下,你就得放慢节奏,甚至让木虾在海底拖一小段,再轻轻跳一下,去“敲”它们的脑袋,挑逗它。

中鱼的信号,我开头说了,常常是那种“挂”上的感觉。当你感觉水下传来一股不属于水流的、粘滞的阻力,而且这股阻力还在缓慢移动时,别犹豫,把竿子向侧后方或者斜上方,匀速、大幅度地一扬。这个动作不叫“刺鱼”,叫“扬竿带紧”,目的是让木虾尾部的伞钩牢牢挂住它的触手。只要挂住了,接下来的搏鱼过程,就是一场拔河。

记住,跟墨鱼拔河,千万不能硬来。它的力量来自于身体里水的喷射,是一阵一阵的。它冲,你就顺着它的力,保持竿子弯曲,让轮子的泄力装置去跟它周旋,听着那美妙的“吱吱”声。它一停,你马上收线,把它往回拉。几个回合下来,它就没劲了。拉到水面,你会看到它像个小飞碟一样张开所有的腕足,有时候还会“噗”地喷你一口浓黑的墨汁。别急着直接提上来,尤其是大体型的,水的浮力没了,触手很容易被自身重量扯断。用搭钩或者大抄网,才是最稳妥的收官动作。

墨鱼,最关键的是读懂潮水。死水一潭的时候,基本没戏。最好的窗口期,就是涨潮涨到七八分,或者退潮刚开始那会儿。流水的力量会把小鱼小虾从藏身处搅动起来,墨鱼也跟着出来觅食。你要找的钓点,是那些有暗礁、有海草床、或者码头桩子这类能让它们藏身和伏击猎物的地方。一个好的钓点,往往在流水的下游侧会形成一个缓流区,也就是我们说的“流水尾”,那里就是墨鱼最舒服的“餐桌”。

有一次在防波堤上,天都快黑透了,旁边几个钓友都收竿了,说没流了,没口了。我没走,换上了一只 DUEL 的夜光蓝纹木虾,朝着防波堤转角处一个回流湾扔了进去。我知道那个位置,主航道的大流冲过来,到那里会打个旋,水底肯定干净,而且有从堤坝上冲下来的食物。我没用平常的大跳手法,就是让虾沉底后,用竿尖极小幅度地、一下一下地“抖”,让木虾几乎是贴着底在原地抽搐。大概抖了十几下,竿尖猛地一沉,接着就是一股要把我拖下水的巨力。那一次,我用了快十分钟,才把那条快两公斤的大货请上来。当它被搭钩拖上岸,在头灯的照射下,皮肤上的色素细胞还在梦幻般地闪烁变色时,旁边收竿的钓友眼睛都直了。

这就是钓墨鱼的魅力。它不是纯粹力量的对抗,更多的是一场关于节奏、感知和耐心的心理战。你需要通过一根细细的PE线,去想象水下那只木虾的每一个舞步,去猜测那头聪明猎手的每一次伏击。手上那股沉甸甸的满足感,和那一口鲜掉眉毛的墨鱼刺身,就是大海对你所有专注和思考的最好奖赏。

怎么海钓墨鱼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