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问我海钓什么最重要,我不会跟你扯那些玄乎的装备,我就告诉你两个字:潮水。别跟我提什么几千上万的竿子轮子,潮水看不懂,你拿根金箍棒去钓也是白搭。这玩意儿,是海的脉搏,是鱼的饭点铃声,你不听它的,就等着空军吧。
我刚开始玩的时候,也跟现在很多小年轻一样,拿着个APP,红点绿点,看着“宜钓鱼”就冲出去了。结果呢?不是挂底挂到怀疑人生,就是看着一汪死水,连个鱼星子都见不着。后来跟着老渔民出过几次船,人家不看手机,就往海里吐口唾沫,看看漂走的方向和速度,再看看礁石边水线的位置,就知道今天鱼在不在,在哪儿。那时候我才明白,这活儿在海里,不在手机里。
读懂潮水,不是让你去背那张密密麻麻的潮汐表。那玩意儿是死的,海是活的。你要理解的是潮水带来的东西——流。水一动,海底的沙子、微生物、小鱼小虾全被搅起来了,跟着水流跑。大鱼呢?它们又不傻,就在那儿张着嘴等着。所以,我们钓鱼,本质上是在找那个“流水席”的最佳位置。
涨潮和落潮,哪个好?新手才问这个问题。真正要命的是“流”。一般来说,大潮汛那几天,潮差大,流就急,鱼的活性高得吓人。整个海都活了。我最喜欢的就是大潮汛前后那几天,扛着我的那根宝贝 MC Works Wild Breaker 109HR/B,配上一个 Shimano Stella SW 8000HG,线杯里缠满了 PE 3号线,挂上一个亮闪闪的 DUO Drag Metal Cast Slim 40g 铁板,就往那些外海的礁石上站。风浪呼呼地往脸上拍,海风那股子咸腥味儿直往鼻子里钻,但心里那叫一个踏实。因为你知道,水流这么走,海鲈和马鲛肯定就在那个流边上等着。抛投出去,让铁板顺着流稍微沉一下,然后快速抽动,那种中鱼瞬间,竿子猛地一弯,轮子“吱吱”出线的咆哮声,比什么音乐都好听。
反过来,要是到了小潮死汛,潮差小得可怜,水跟一潭死水似的。这时候你还去玩铁板?累死你胳膊也换不来一个口。这种天,就得换思路。我会换上轻一点的装备,比如玩矶钓。我的老伙计,一根 Gamkatsu Gure Special IV 1.25-530 的矶竿,灵敏得能感觉到鱼在你钩边呼吸。线组放轻,用小号的 Gamakatsu 管付千又 3号钩,挂一只活虾,专门去找那些海湾里、防波堤下的背流位。水流虽然弱,但总还是有的,打下一点点诱饵,让气味慢慢散开,耐着性子去等一条谨慎的黑鲷来咬钩。那种竿尖微微一点,然后缓慢下沉的信号,提竿时沉甸甸的手感,完全是另一种享受。
再说具体点,一天里头最好的时间,绝对不是满潮或者干潮那个顶点。那叫“平流”或者“停流”,水不动了,鱼也歇了,没口,纯粹的垃圾时间。真正的黄金窗口,是在涨潮的七八分和退潮的两三分。俗话讲“涨八分,退两分”,就是这个理。你想想,水流从静止到开始加速,或者从最快减速到将近停止,这两个变速阶段,水里的变化最大,鱼最兴奋,防备心也最低。
我记得有一次在舟山一个离岛的礁石上,下午三点多,正是干潮平流的时候。同行的几个小伙子都泄了气,收了竿子在礁石上玩手机。我没动,就坐在那儿抽烟,眼睛一直盯着我面前那片暗礁的边缘。潮汐APP上显示,半小时后开始涨潮。我就那么等着。果然,大概过了二十多分钟,原先静止的海草开始朝一个方向轻轻摆动,水面上出现了一道微弱的流。机会来了!我立刻换上一枚银色的VIB,朝着那片暗礁和主航道交界的地方甩过去。我知道,第一波涨上来的潮水会把小鱼从航道里推到暗礁边上,而埋伏的海鲈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第一竿下去,匀速收回,没动静。第二竿,我放慢了速度,加了两个小跳的动作。就在VIB快要离开那片暗礁结构的时候,手上传来一个清晰无比的“嗑”的一声,紧接着就是一股无法抗拒的巨大拉力,竿子瞬间弯成一个满月!那条鱼洗鳃的声音,在寂静的午后海面上炸开,旁边玩手机那几个小伙子眼睛都看直了。最后抄上来的,是一条接近一米的大海鲈,那身形,那银亮的鳞片,漂亮极了。
这就是读懂潮水的魅力。它让你能预判,让你能守候,让你在别人都放弃的时候,抓住那转瞬即逝的机会。
这里我给你个我个人总结的表格,不是金科玉律,但足够你应付大多数情况了。
潮汐状况 (Tidal Condition) | 水流强度 (Current Strength) | 推荐钓法 (Recommended Method) | 我的个人“秘诀” |
---|---|---|---|
大潮 (Spring Tide) | 强 (Strong) | 岸抛铁板、船钓放流、重型根钓 | 流太强时别死磕主流,去找礁石、岬角后面形成的反拨流或缓流区,大鱼都躲在那儿“打劫”。 |
中潮 (Medium Tide) | 中 (Medium) | 矶钓、路亚、天亚、筏钓 | 最舒服的作钓日,流速刚刚好。可以主动出击,全泳层搜索,这是最容易爆箱的天气。 |
小潮 (Neap Tide) | 弱 (Weak) | 精细化根钓、软虫作钓、夜钓 | 流不动,鱼就懒。用更自然的饵,更慢的动作去“喂”到它嘴边。夜间鱼会靠近岸边,是偷袭的好时机。 |
平流/停流 (Slack Tide) | 极弱/无 (Very Weak/None) | 换钓组、补给、研究下一个钓点 | 别浪费体力。这段时间我通常会重新绑好我的 50磅碳素前导,检查钩子是否锋利,或者干脆吃点东西。 |
当然,除了潮汐,风向、气压、水色、水温,这些都会影响鱼情。比如顶着风抛投,你的饵根本打不远;再比如海水突然变浑浊,路亚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但所有这些因素里,潮水是那个总开关。它决定了今天这场大戏唱不唱,在哪儿唱。
所以,下次你准备出海前,别光盯着天气预报的晴雨标志。点开潮汐表,不光看几点满潮几点干潮,更要看潮差有多大,看看流最大和流最小分别是几点。到了钓点,也别急着下竿,先花十分钟,像我一样,静静地看着海。看看水是怎么流的,哪里有暗礁,哪里水流打了旋,哪里是两股流交汇的地方。这些地方,就是藏着你梦想中的那条鱼的“标点”。
钓鱼到最后,钓的不是鱼,是一种对自然的理解和融入。当你能从海浪的声音里听出潮水的涨落,能从水面的波纹里读出水下的结构,那种感觉,比钓上任何一条大鱼都更让人心醉。你不再是一个入侵者,而是成了这片大海节奏的一部分。这,才是海钓真正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