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怎么海钓

天还没亮透,只是东方天际线上泛起一抹鱼肚白,空气里就全是那股子熟悉的咸腥味儿,混着湿漉漉的晨雾。我赤着脚踩在还有些凉意的甲板上,手里摩挲着那根跟了我多年的“紫筋老竹”。这可不是现在铺子里卖的那些轻飘飘的碳素家伙,这根竿子,是我从南边一整片竹林里,一根根敲、一根根选,最后挑中的那棵最有“骨气”的。取它最韧的一节,用细砂纸打磨了无数遍,再用桐油反复浸润、阴干,整个过程耗时大半年。它的腰力,沉稳而富有弹性,当你和水下那个大家伙较劲的时候,它会把那股蛮力均匀地卸到你的臂膀上,而不是像很多新式竿子一样,要么硬得像根铁棍,要么软得像条面条。

手上没有纺车轮或者鼓轮,只有一个巴掌大的酸枝木绕线板。那上面缠着的是我亲手捻的百股捻麻主线,浸透了鱼油,既能防水,又能增加那么一点点的拉力。这玩意儿可金贵,每次出海回来,都要仔细清洗,晾干后盘好,稍有磨损就得掐掉一段。线的那头,绑着一枚我用牛骨熬煮、打磨了三天三夜才成型的兽骨磨钩,钩尖在晨光下闪着幽幽的白光,锋利程度,用指甲轻轻一划便是一道白印。

今天要去的地方,是离岸大概七八里的一片暗礁区,我们管那儿叫“龙王爷的菜园子”。那地方不好走,水流急,暗礁多,但越是这种地方,越是藏着好东西。判断能不能去,全凭经验。得读懂潮水,看风向。今天刮的是东南风,风力不大,正是小潮转中潮的时候,水流会先缓后急,正好给我们下钩和起鱼的窗口。

船老大把船稳稳地停在礁盘上风口,下了石锚。我解开绕线板,将挂着活虾的骨钩轻轻荡入水中。没有现代路亚那种华丽的抛投,我们靠的是对水流的理解。我松开手指,让线组随着水流缓缓下沉,指尖始终轻轻搭在麻线上,感受着水下的一切。这就是最关键的控线,也是我们这帮老家伙吃饭的本事。水下的石头、偶尔飘过的水草、小鱼啄食的轻微震动……所有信息都通过这根粗糙的麻线传递到我的神经末梢。这是一种近乎本能的交流,比看什么探鱼器要来得真切、直接。

时间就在海浪有节奏的拍打声和海鸥的鸣叫声中一点点流逝。我眯着眼,整个人像是和这艘小船、这片大海融为了一体。突然,指尖传来一个极其轻微、但又清晰无比的“叩叩”信号。来了!不是小鱼,小鱼的吃口是琐碎而急促的。这个信号,沉稳、有力,带着一丝试探的狡猾。我没有动,屏住呼吸,任由它继续试探。我知道,水下那家伙正在用它的嘴唇轻轻触碰、品尝那只活虾。

紧接着,第二个信号传来,不再是试探,而是一个清晰的“啄”感,然后,手指上的麻线猛地向下一!就是现在!我手腕猛地向上一抖,一个短促而有力的扬竿动作,其实就是用尽全身力气拉紧了手中的线。那根“紫筋老竹”瞬间弯成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弧度,竿梢几乎要点到水面。成了!那头传来的力道,像是一头水牛在水下发了疯,拽得我整个人都往前踉跄了一步。

这便是最惊心动魄的搏鱼环节。我没有泄力装置,我的双臂、我的腰,就是唯一的“泄力”。麻线在我的手指间嘶嘶作响,勒得生疼,但我不能松。一松,钩子就可能脱落,或者让它钻进礁石缝里。我双腿扎稳马步,身体后仰,利用竿子的弹性和身体的重量与它抗衡。那家伙在水下左冲右突,我能清晰地感觉到它每一次甩头、每一次转身。你必须跟着它的节奏,它冲,你就得稳住,但不能死顶;它稍一停歇,你就要立刻收线,寸土必争。这不仅仅是力气的比拼,更是意志和耐心的较量。

大概僵持了一炷香的功夫,那股蛮力终于开始减弱。我能感觉到它的冲刺距离越来越短,挣扎的频率也慢了下来。机会来了!我开始稳健地、一寸一寸地往回收线,左手收,右手绕到线板上,动作不能乱。水下,一个巨大的黑影慢慢浮现,越来越清晰。是一条巨型石斑!它那张大嘴,几乎能吞下我的拳头。直到船老大用抄网将它整个兜住,费力地拖上甲板,我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两条胳膊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看着这条在甲板上仍在奋力摆尾的大家伙,身上布满迷人的斑纹,在阳光下闪着光。我没有那种征服的快感,反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感谢龙王爷赏饭。

当然,也不是每次都这么顺利。我曾经碰到过一次更凶猛的家伙,直接把我的百股捻麻主线给拉断了,那种脱力后的空虚感,现在还记得。也曾因为兽骨磨钩不够坚硬,在最后关头被拉直,眼睁睁看着大鱼扬长而去。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教训,让你下次把钩子磨得更利,把线结打得更牢。

我们这种钓法,跟现在那些追求装备、追求数据的玩法不太一样。它更原始,更依赖于你对大海的感知。下面这张表,是我多年来总结的一些心得,不是什么金科玉律,只是一个老渔夫的絮叨。

目标鱼种 最佳潮水 推荐钓点特征 核心钓饵/拟饵(古法) 搏鱼要诀
石斑鱼 (Grouper) 死流转活流 礁石洞穴、海底沟坎 活虾、小螃蟹(石蟹 硬顶,绝不能让它钻洞
黑鲷 (Black Porgy) 涨八分、落两分 礁石与沙地交界处 敲碎的贝肉、海蜈蚣 瞬间扬竿,利用竿腰控鱼
海鲈 (Sea Bass) 大潮、急流口 入海口、明暗流交汇处 活的小鱼(沙丁 顺势而为,随它冲刺再收线
马鲛 (Mackerel) 晨昏、流水通畅 水面有鱼群跳跃处 兽骨/贝壳打磨的亮片 快速收线,保持线的紧绷

说到底,钓鱼这活儿,工具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懂”。懂鱼,懂水,也懂自己。懂什么时候该出手,什么时候该等待;懂什么时候该强攻,什么时候该退让。这片大海,它从不说话,但它会用鱼获、用空军、用断线跑鱼,告诉你所有你想知道的答案。你只需要静下心来,用你的手,你的心,去听。

古代怎么海钓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