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一上来就问我买什么竿子,什么轮子。我跟你讲,那都是末节。你心里要是没那片海,给你一把达瓦的Saltiga配上西马诺的Stella,你也钓不上来那条让你记一辈子的鱼。想出去海钓,第一件事,是学会跟大海打交道,不是跟渔具店老板。
你得先学会读懂潮水。这玩意儿比你看什么天气预报都准。手机里下个潮汐APP,看那曲线图。涨潮涨到七八分,落潮落到两三分,这叫“活水”,是鱼最开口的时候。水流把小鱼小虾冲得到处跑,大鱼就在流边等着开饭。你要是顶着个“死流”,就是潮水快涨满或者快退干、基本不怎么动的时候去,那跟在自家浴缸里下钩子没多大区别,除了能喂出一身蚊子包,啥也捞不着。记住,我们钓的不是鱼,是水流。找到水流交汇的地方,或者一个能让水流打旋的礁石、一个防波堤的角,那就是你的黄金钓位。
明白了这点,我们再来聊聊手上吃饭的家伙。玩法太多了,我不能都给你讲明白,就说说我最痴迷的,也是我觉得最能体现人鱼对话精髓的——岸抛铁板(Shore Jigging)。这活儿不轻松,一天下来,甩个几百上千竿,胳膊都快不是自己的,但中鱼那一瞬间的暴力拉扯,绝对让你觉得什么都值了。
我的主力家伙是根9尺6的Yamaga Blanks BlueSniper 96H,H调,硬。为什么这么硬?因为我要把铁板精准地打到几十米外的标点,还要在水下有力地抽动它,更关键的是,中了大家伙,比如十几斤的牛港(GT)或者海狼,我得有足够的力量把它从礁石区里硬拽出来,不然就是“啪”一声,断线跑鱼,你只能对着大海骂娘。
轮子,我用的是Shimano Stella SW 6000XG。别嫌贵,这钱花的是救命钱。海水腐蚀性多强?你用个淡水轮子下去,几次就涩得摇不动了。SW系列就是为海水高强度作钓生的,强大的刹车系统,也就是我们说的“泄力”,在你跟鱼拔河的时候,能稳稳地出线,保护你的线组,不然碰上个猛的,直接给你清杯,线都拉光。那个XG代表超高齿比,收线快,这对于快速抽铁板、让它在水里“Z”字形逃窜的动作至关重要。
线组是命脉。主线我用YGK的JIGMAN X8 PE线,3号的。这线又顺又滑,没什么延伸性,水下铁板哪怕被小鱼碰一下,手上的感觉都清清楚楚。前面必须接一段碳素前导线,我一般用60磅的。为什么?礁石边上全是锋利的贝壳和牡蛎,PE线一蹭就断,碳线耐磨,就是你的最后一道保险。前导和主线的连接,必须学会打FG结,这是最牢固、通过性最好的结。你要是随便打个结,中了大鱼,第一个断的就是那儿,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
| 钓法对比与个人偏好 | 装备门槛 | 体力消耗 | 搏鱼快感 | 目标鱼种 | 我的看法(偏见) | 
|---|---|---|---|---|---|
| 岸抛铁板 (Shore Jigging) | 较高 | 巨大 | 肾上腺素飙升 | 掠食性鱼类(GT, 海狼, 马鲛) | 纯爷们的游戏,主动出击,最直接的对话。 | 
| 沉底钓 (Bottom Fishing) | 较低 | 小 | 守株待兔 | 底栖鱼类(石斑, 鲷鱼, 鳗鱼) | 太过佛系,少了点进攻性,但适合休闲。 | 
| 浮游矶钓 (Iso Fishing) | 极高(技术) | 中等 | 细腻的技术博弈 | 鲷类, 黑毛, 白毛 | 艺术品,钓的是过程和哲学,但我性子急。 | 
| 软饵钓 (Soft Plastics) | 中等 | 中等 | 变化多端 | 石斑, 鲈鱼, 多种礁石鱼 | 玩法细腻,更考验对地形和鱼类习性的理解。 | 
装备齐了,到了海边,才是真正考验的开始。选好一个礁石或者防波堤,面朝开阔水域,最好是底下有暗礁、有沟壑的地方。把你的Palms Slow Blatt Cast或者Major Craft Jigpara铁板扣上,深呼吸。抛投出去,不是用蛮力甩,是用腰带动竿子,把竿稍的弹性发挥出来,让铁板像子弹一样飞出去。
铁板落水后,立刻压下线杯,让它自由下沉。心里默数,感受线杯出线的速度。当线突然松了,或者出线变慢,恭喜你,到底了。现在,开始你的表演。最基础的手法是“一抽一收”,快速向上抽动一下竿子,同时快速摇一圈轮子,让铁板在水里猛地向上窜一下,然后停顿,让它自己飘然下落。大多数攻击,就发生在这下落的瞬间。
中鱼的感觉?千奇百怪。有时候是“咚”一声,像挂底,但线又在走,那是鱼咬了就跑。有时候是竿尖轻轻一点,像小鱼在啄,你一扬竿,一股无法抗拒的大力传来,那是狡猾的大家伙在试探。最爽的,莫过于铁板还在下沉,线就被猛地扯直,轮子“吱……”地一声开始狂叫,那叫“截口”,说明你的铁板正好砸在鱼脸上,它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
别慌!这时候你脑子要比鱼清醒。顶住竿子,让竿身形成一个漂亮的满月弧度,利用竿子的腰力去消耗它的体力。泄力别锁死,也别太松。感觉它发力猛冲,就让它出线;感觉它力道弱了,就赶紧收线,一收一放,这就是搏鱼。你的对手不是一坨肉,它会往礁石缝里钻,会跳出水面洗鳃,你要做的就是判断它的意图,始终保持线的紧绷,控制住它的头。
我永远忘不了在东海岸的一个防波堤上,那天下午的阳光把海面照得像碎金。我用一块80克的蓝色铁板,在离岸大概七十米的一片暗礁区搜索。连抽了几竿,就在一个下坠的停顿中,竿子被一股蛮力猛地拽了下去,手里的Stella SW 6000XG发出了至今为止我听过最凄厉的尖叫。是GT!那家伙的第一次冲刺,至少拉出去了五十米线。我弓着腰,手臂青筋暴起,感觉自己不是在钓鱼,是在跟一头水下的小牛角力。整整十分钟,它冲,我让;它停,我收。最后把它拉到脚边,看着它那身银灰色的铠甲和巨大的嘴巴,我累得一屁股坐在地上,手抖得连烟都点不着。那条鱼最后我放了,对这种级别的对手,带回去吃掉是一种亵渎。
出去海钓,钓的绝不仅仅是鱼。是日出时海面的第一缕光,是海风里那股咸腥又自由的味道,是海浪拍打礁石永不停歇的节奏。更是你一次次被大海“教做人”之后,对它越来越深的敬畏。你会经历爆钓的狂喜,也会面对“打龟”(一条鱼都没钓到)的失落;你会为跑掉一条巨物懊恼一整周,也会因为钓上一条从未见过的漂亮小鱼而开心半天。
这才是海钓。它不是一个购物清单,也不是一个标准流程。它是一种你与自然最原始的连接方式。所以,先别急着下单,找个有经验的钓友,跟着他出一次海,去闻,去看,去感受。当你真正爱上那片蓝,而不是爱上渔获的时候,你就真的入门了。大海从不亏待用心待它的人,但也从不惯着任何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新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