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竿怎么收

收竿,这活儿说起来简单,不就是把线收回来,竿子叠好或者拆了放包里吗?真没那么简单,尤其是在海上折腾了一天,人累得跟狗一样,手上的老茧又多了几分厚度之后。对我来说,收竿与其说是结束,不如说是一种仪式,一种跟陪我出生入死伙计告别的过程,也是为下一次出发做准备。

每次从船上或者礁石上下来,身上一股子腥咸味,脸上可能还沾着溅起来的浪花留下的盐渍,手里握着的,就是这跟了我不知道多少年的竿子。它上面可能还挂着几滴没擦干净的海水,导环里可能还藏着一点点细沙。这时候,我不会急着把它随便一扔,进家门再说。不,得先给它一个体面的“收场”。

通常,我会先找个干净点的地方,哪怕是码头边冲淡水的龙头,也得把竿子好好淋一遍。别小看了淡水冲洗这一步,海水的盐分那叫一个腐蚀性强,尤其是在金属导环和轮座那儿,不冲干净,回头就等着看锈斑吧。冲的时候,我会用手轻轻搓洗竿身,特别是导环内侧和连接处,确保没沙子卡在里面。那感觉,就像给自己的老伙计洗去征尘,让它焕然一新。

冲完水,就是拆解或者收缩。我常用的几支竿子,岸抛的主力是根 Yamaga Blanks BlueSniper,船上玩铁板多用 Major Craft Giant Killing,有时候兴起玩玩波爬,就请出我的老伙计 Carpenter Bluefish。这几根都不是并继就是印笼继,收起来就是拆成两截或者三截。拆的时候讲究个巧劲儿,不能硬拔,得稍微转着圈,感觉结合部松动了再轻轻拉开。特别是碳布竿,硬掰容易伤接口。每次拆开,我都会仔细检查一下接口有没有磨损或者裂痕,这可是竿子发力传递的地方,马虎不得。收缩竿就简单点,但一样要轻柔,先收细的那节,再收粗的,每节到位都听一下声音,感觉一下顺滑度。如果涩,那多半是里面进沙了,得回去彻底清理,不能凑合。

拆下来的竿节,我不会直接装进竿包。我会用干净的毛巾或者专用的竿布一节节擦干。特别是导环和轮座,那里容易藏水。擦的时候,手指也会跟着竿身滑动,感受一下漆面有没有划伤,导环有没有变形。竿子就像剑客的剑,是吃饭的家伙,得爱惜。

然后是轮子。轮子一般是拆下来的。我的主力纺车轮是 Shimano Stella SW,水滴轮有颗 Daiwa Saltiga IC。这俩都是硬货,但在海里泡了一天,一样得伺候。拆下来后,用淡水冲洗外部盐分,注意别直接对着出线口或者摇臂连接处猛冲,怕水跑进轴承里。冲完用吸水布擦干,特别是泄力旋钮和摇臂折叠处。我会习惯性地给主轴滴一两滴专用的轮用油,摇臂关节也点一点,保持顺滑。线规那儿更容易藏盐分,得仔细冲洗擦干净。

线组的处理也重要。主线是 PE线,磅数根据目标鱼和钓法不同,从 PE 3号PE 8号 都用。前导线看情况,Fluorocarbon 或者 Nylon,从 50磅150磅 不等。一天下来,线组最受罪,又是抛投摩擦,又是中鱼拉扯,还得泡海水。收竿时,我会检查前导线有没有毛糙或者打卷,损耗厉害就直接剪掉重新绑。FG结 绑了无数次,每次收线回来都会检查一遍这个结的牢固度。主线我会看看最前面有没有起毛,损耗厉害了就剪掉一截。好的PE线贵,但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劣质线打个结强度都能掉一大半,还容易炸线。所以在线的选择上,我有点偏执,就认那几个牌子和型号。

拟饵、铁板、钩子这些小零碎,更得仔细。波爬铅笔 的钩子尖不尖,环有没有变形;铁板 有没有掉漆,辅助钩组有没有卷曲。礁石上挂底是常事,一套漂亮的拟饵可能就这么交代了。哪怕没挂底,跟鱼搏斗、在水里翻滚,都会让它们受损。我会把用过的拟饵冲洗干净,特别是那些藏在分体环里的盐分,不清理干净,用不了多久环就锈死了。钩尖钝了,用磨钩石打磨一下,这是老习惯了。一把锋利的钩子,是中鱼率的保证。有时候我会用 Owner ST-66 的三本钩,锋利度和强度都没得说,但也娇贵,得好好护理。

把竿子、轮子、线组、拟饵这些收拾妥当,放入干燥通风的竿包或者装备箱里,才算完成了“收”这个步骤的大半。但这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收纳,更是对这次出海的回味和总结。

很多时候,收竿的时候脑子里还在回放白天的高光时刻或者遗憾瞬间。比如上次在某个外海岛礁,用我的 Carpenter Bluefish 抛一枚 Maria Pop Queen 160,抽动间,水面突然“炸”开一个大洞,一条目测超过一米的 GT 跟着炸水声就冲上来了。那瞬间的心跳加速,肾上腺素飙升,竿子瞬间弯成一张满弓,Stella SW 的泄力发出尖锐的嘶吼,线杯高速旋转出线。那种力量感,从竿稍传递到手柄,再传遍全身,像被火车头拉着。搏鱼过程艰辛,那家伙就往礁石缝里钻,我拼命扬竿,利用竿子的腰力硬是把它从死亡线上拽回来。最终虽然因为体力不支加上浪大脱钩了,但收竿的时候,摸着那根弯过极致弧度的竿子,感受上面残留的张力,依然能回想起那种搏斗的激情。

再比如在近海玩路亚鲈鱼(Seabass),用根轻巧点的 Major Craft,搭配 PE 1.5号线20磅前导。看潮水,找那些有暗流或者回旋的地方,抛一枚 Jackson Minnow。鲈鱼的吃口不像GT那么暴力,有时候只是“哒”的一声轻点,或者线组突然一沉。这就考验你的控线和读口能力了。需要保持线组的绷紧又不失自然,让拟饵在水下呈现最诱人的姿态。中鱼后鲈鱼喜欢洗鳃,得压低竿子防止它借力脱钩。收竿时,看着竿稍上沾着的一点点水珠,仿佛还能看到鲈鱼在水面跳跃的身影。

不同的钓点,不同的潮水,对竿子的要求也不同。在开阔外海船钓,追求远投和搏大物,竿子需要足够的长度和腰力,能抛动重型拟饵,也能顶住大鱼的冲击。礁石上站位,可能需要更短但更硬挺的竿子,方便在狭小空间操作,也能快速控制住中鱼后的鱼,防止它往暗礁里逃。岸边港湾,用轻巧细腻的竿子,感受小鱼的吃口和拉力,是另一种乐趣。

说到底,“海钓竿怎么收”,收的不仅仅是一根物理意义上的竿子,收的是一天的辛劳、是搏鱼的激情、是遗憾的跑鱼、是海风的吹拂、是浪花的味道,是所有跟大海、跟钓鱼相关的记忆和感悟。

甚至在收竿的时候,我已经在盘算下一次的出海计划了。这条线是不是该换了?那个拟饵是不是得补充几个?下一个目标是哪种鱼?那片新的钓点有没有去探索的价值?竿子收好了,放在角落里,安安静静地等待下一次被唤醒,重新投入到与大海的对话中去。这根竿子,就像我的耳朵和手臂的延伸,帮助我感受海洋的脉搏,触碰那些藏在蓝色深处的生灵。收好它,就是收好我的渴望,收好我对下一次扬帆起航的期待。

海钓竿怎么收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