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怎么取钩

好不容易把这孙子遛翻在船边,或者搏到岸上,心里那股子劲儿刚松下来,紧接着就是最关键的一步:取钩。这事儿听着简单,好像就那么一夹一拽,但在我看来,这绝对是整个钓鱼流程里,最见功力、最体现你对这份热爱和对鱼的尊重的环节之一。弄不好,轻则钩子报废、线组缠绕,重则伤鱼、伤己,甚至断送了放流的机会。

你得明白,鱼不是死的。特别是刚经过一场生死搏斗的鱼,肾上腺素飙升,浑身都是劲儿,而且充满了应激反应。你想去它嘴里掏东西,那跟抢它钱包没啥区别,肯定跟你玩命。所以,第一件事,不是急着去碰钩子,而是先想办法把鱼控制住。在船上,如果是能捧起来的尺寸,我喜欢用控鱼器,那种带称重的最好,一手提着控鱼器稳住鱼头,让它别乱甩,另一只手准备工具。如果鱼太大,就得考虑抄网或者搭钩,但用搭钩的话,落点非常讲究,能不用尽量不用,除非是为了渔获不得不那样。岸边的话,找个相对平整、远离硬物的地方,把鱼拖上来,但记住,别在沙滩上拖太久,沙子进鱼鳃是致命的。礁石上就更要小心,别让鱼在石头上磕碰,那会伤了它的保护层。

稳住鱼之后,眼睛赶紧扫过去,看看钩子到底在哪里。大部分时候,鱼钩会挂在鱼嘴的硬骨或者嘴角。这是最好的情况,说明整个搏鱼过程里,力量传导到位,钩子找到了最佳的着力点。这种时候,取钩工具就派上用场了。我兜里随时都揣着一把长嘴控鱼钳,不带锯齿那种,用来夹住钩柄。这玩意儿够长,能伸进鱼嘴深处,避免手被鱼嘴里的牙齿或者鳃盖割伤。用钳子夹紧钩柄,动作要干脆利落,顺着钩子刺入的方向原路退出来。有时候需要轻轻转动一下,找那个最佳的脱钩角度。记住,是“退”,不是“拔”,尤其是有倒刺的钩子,硬拔只会扩大伤口。

最头疼的是钩子吃得太深,到了鱼喉咙甚至鳃部。这种往往是顿口不明显,或者我走神没及时扬竿造成的。特别是用饵钓的时候,鱼含住饵的时间长,很容易就吞下去了。碰上这种情况,首先评估一下鱼的尺寸和我的处理能力。如果是小鱼,吞得太深,伤到要害的可能性极大,硬取可能救不活,有时候我会选择剪掉子线,让钩子留在里面,希望能腐蚀掉。但如果是目标鱼种,有放流的价值,或者本身就是打算带回家的,那就得小心处理了。

深喉钩子,用止血钳比普通钳子更好使,因为它头部更细长,能伸得更远,而且夹持力均匀。但操作难度也更大,你需要一只手扶住鱼头,另一只手小心地顺着鱼鳃缝或者鱼嘴伸进去,找到钩子,然后用止血钳夹住钩柄,慢慢尝试退钩。这个过程需要非常小心和耐心,尽量避免触碰鱼鳃,鱼鳃血管非常脆弱,一旦弄破,鱼基本就宣告不治了。我一般会在这种时候备一小盆水,处理过程中让鱼保持湿润,甚至让它部分身体泡在水里,减少它的应激,也延长它的存活时间。

有倒刺的钩子,无疑增加了取钩难度。所以我现在路亚也好,轻矶钓也好,除非对象鱼特殊(比如嘴巴特别硬或者冲击力特别大),我很多时候会选择压倒刺或者直接用无倒刺钩。比如我用得最多的Gamakatsu管付千又鱼钩,我会用钳子把它的倒刺压平。无倒刺钩虽然偶尔有脱钩的风险,但取钩速度快,对鱼的伤害小得多,特别适合玩快速连杆或者大部分鱼都打算放流的情况。搏鱼过程中保持合适的线组张力也很重要,有时候线太松,鱼一甩头,钩子反而更容易往深处钻。

路亚的时候,用单钩是我的另一个“秘诀”。比如米诺或者波趴,我很少用原配的 treble hook(三本钩),大部分时候会换成大号的加强单钩。虽然视觉上可能没三本钩那么唬人,但中鱼率没差多少,关键在于中鱼后的稳定性和取钩。单钩不容易乱挂,取钩只需要处理一个点,速度和效率都大大提升,对鱼的损伤也小很多,特别是那些喜欢翻滚跳跃的鱼,三本钩很容易挂到眼睛或者身体其他部位,单钩则多数是挂在嘴部。像钓鲈鱼或者一些掠食性鱼类,PE线主线加碳素子线的线组配合单钩,线组强度够,子线耐磨,单钩穿透力强,一旦中鱼,处理起来非常顺畅。

深海船钓碰上大物,取钩更是另一番景象。一条几百斤的金枪鱼或者大石斑,不可能像小鱼一样提上来。通常是先用搭钩或者飞抄控制住头部,然后几个人配合,一个人扶住鱼身或者鱼头,另一个人用特制的长柄取钩器去够。那种长柄器械,前端有特定的凹槽或环,套住钩柄,再用力一推一转。危险性极高,鱼一个摆尾就能把人扫飞。这时候,经验丰富的船长和船员的配合至关重要,知道什么时候鱼最疲惫,从哪个角度下手最安全有效。

有一次,我钓到条大石斑,吃饵吃得死死的,钩子几乎看不见。那家伙力气大得惊人,拖到船边已经累趴了,但嘴巴闭得死紧。我试了半天,用止血钳怎么也够不着。当时太阳已经偏西,得抓紧时间。船老大是个老油条,看我犯难,过来指点:“别光想往里伸,试试从外面。它鳃盖后头有个小缝,运气好能看见钩尖。”我半信半疑,按照他说的,捏着控鱼器稳住鱼,另一只手从鳃盖后边缘摸索,果然,在鱼鳃和鳃盖之间,隐约看到了一点反光的钩尖!小心翼翼用尖嘴钳夹住那一点,一点点往外退,那石斑疼得又开始挣扎,我咬着牙,手上一点不敢放松,慢慢地、慢慢地,总算把钩子从鳃部边缘退出来了。虽然有点出血,但没有伤到主血管,赶紧丢回水里,看它有力地摆尾沉下去,心里一块石头才落地。那种成就感,不亚于中鱼本身。这事儿告诉我,取钩这门手艺,得多观察、多尝试,没有一成不变的套路,得根据鱼种、鱼的大小、中钩位置、甚至当时的条件来灵活应对。

其实,取钩的学问远不止这些,它包含了对装备的理解、对鱼体结构的认识、对突发状况的判断,以及最终对海洋生命的尊重。无论是为了带回家享受美食,还是为了放归大海,快速、安全、高效地完成取钩过程,都是一个负责任的钓鱼人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也是对你所热爱这份事业的最好诠释。每次看着一条鱼健康地游走,那种感觉,比爆护都让人舒坦。

海钓怎么取钩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