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吹起来的时候,鼻子里全是那股子咸腥气,身上痒痒的,就知道,又该着魔了。这玩意儿,一旦陷进去,就没个好。有人问我海钓怎么弄,这哪儿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这跟问人怎么谈恋爱似的,没个标准答案,全凭自己摸索,全是心跳和试错。
要我说,“发”这东西,首先得有股子劲儿,对那片蓝、那水下藏着啥,得有好奇心,甚至有点儿敬畏。别想着一步到位,更别觉得装备堆上去就能爆护。那都是扯淡。这活儿,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技术,剩下九十分,全是你往里头砸的时间、汗水、还有那不服输的犟劲。
说说这装备,看着花里胡哨一大堆,其实拎重点就那么几样。我个人,偏爱玩儿岸抛路亚。喜欢那种双脚踩在实地上,竿子甩出去,把线送到肉眼可见的最远端,然后一点点儿把那未知的可能收回来的感觉。手里这几支竿子,都是跟着我出生入死的老伙计。像那支Major Craft Crostage 的岸抛专用型号,长度够,腰力足,抡起来不费劲儿,能把米诺或者铅笔干到八九十米开外,有时候碰上炸水,恨不得再长出两米来。还有一支稍微硬点的,专门对付礁盘,富士的导环得过硬,不然磨那PE线跟玩儿似的,没几下就给你切线。轮子呢,我信赖Shimano Stella 或者 Daiwa Saltiga,不是为了炫,是那泄力,那顺滑度,在搏鱼的关键时刻,真能救命。听到那线组绷紧了,泄力开始吱吱响,鱼还在往外冲,但轮子能稳定地往外放线,不卡顿,不瞬间锁死,那种掌控感,无与伦比。线组嘛,我基本都是PE线打底,看目标鱼大小和钓场结构,从PE 1.5号到PE 3号都常用。前面一定得接碳线前导,磅数要比主线高不少,比如PE 2号我可能搭个30磅到40磅的碳线。为啥?礁石多,鱼牙利,没有这段防磨的前导,基本就是白给。
饵这东西,学问大了去了,比吃饭都讲究。米诺我喜欢拿来打水面或者水比较浅的地方,搜寻鱼的范围。波趴和铅笔是玩儿水面的,看鱼追着波趴那“噗噗”的水花或者铅笔划出的“Z”字形水线冲上来炸水,肾上腺素直接拉满。水深点儿或者流大点儿,VIB和铁板就出场了。铁板这玩意儿,是真体力活儿,一整天抽铁板下来,胳膊不是自己的。但有时候效果是真好,特别是水深超过十米,或者鱼在底层的时候,铁板下沉快,能迅速到位。颜色?天知道鱼喜欢啥颜色!晴天我可能偏爱自然色系或者蓝色、银色,阴天或者水浑的时候试试亮色、粉色、橙色。有时候根本不按套路来,随手换个平日里压箱底的颜色,鱼就开口了,说不清道不明。但记住一点:饵,永远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当时当地的。
技巧?这才是海钓的灵魂。抛投看着简单,真要甩远甩准,得练。身体协调,竿子蓄力,发力,出手角度,全得是肌肉记忆。迎风抛、侧风抛、顶风抛,感觉完全不一样。线出去后,控线是关键。不能让线组在水里乱飘,要保持一定的张力,这样才能感受到水下的情况,饵的泳姿对不对,有没有吃口。读线也很重要,细细的PE线,有时候鱼就蹭一下,或者水流变了,线尖的细微动作都能告诉你水下发生了什么。
最让人心跳加速的,当然是吃口的瞬间。有时候是“咚”一下,竿子瞬间被拉弯,那绝对是大家伙。有时候只是竿尖点两下,或者线组突然一松,这反而更考验反应。一旦确定是鱼,立马大力扬竿,把钩子牢牢地打进鱼嘴里。接着就是搏鱼了。这才是力与巧的较量。鱼往外冲,你就得顺着它,靠泄力卸力,同时控制竿子的角度和方向,不让它切线或者钻礁。它累了往回收线,过程中还得防着它突然改变方向,特别是鲈鱼这种爱洗鳃的家伙,出水瞬间脑袋一甩,很容易就脱钩。记得上次搏一条大石斑,那家伙跟块桩子似的,死命往洞里钻,我弓着竿子死拽,线组在石头上摩擦得心惊肉跳,最后靠着竿子的弹性和轮子一点点儿磨,才把它从老窝里请出来。那感觉,比跑个五公里都刺激,但也痛快一百倍。
海钓这事儿,还得读懂潮水。潮汐表是基础,但不能死信。得看风向、浪高、水色、温度,甚至空气湿度都能影响鱼的活性和位置。活水(涨潮或退潮水流动的时候)一般比死潮(高低潮平潮时段)要好。但也不是绝对,有时候死潮的某个点,流速缓下来了,反而成了鱼的窗口期。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跟着流走,找流和静水交界的地方,找水底结构变化的地方,比如暗礁、沉船、海底沟坎,这些都是鱼喜欢藏身或者伏击猎物的好地方。观察海面也很重要,海鸟聚集的地方往往有小鱼群,下面很可能就有掠食鱼跟着。看到水面有炸水,说明有鱼正在捕食,赶紧把饵抛过去!这是最直观的信号。
当然,也不是每次都如意。更多时候是空军,或者就钓上来一些小鱼。有一次顶着大风大浪,蹲在礁石上被海浪打得全身湿透,就为了等那一口,结果一天下来连个鱼毛都没见着。那种失落是有的,但回头想想,那天蹲在礁石上看着太阳从海平面升起,金色的光芒洒满整个海面,听着涛声,感觉自己跟这片大海融为一体,那本身就是一种收获。海钓的乐趣,不在于你最终带走多少鱼,而在于整个过程。从准备装备,到路上奔波,再到站在海边感受风浪,每一次抛投的希望,每一次中鱼的惊喜或遗憾,还有和一起出海的朋友们瞎侃、分享烟酒、互相搭把手,这些都是构成海钓体验不可或缺的部分。
有人喜欢船钓,直接开到深海大物聚集的地方,那种和大金枪、马林硬碰硬的搏鱼体验是另一种震撼。有人喜欢矶钓,讲究精细的线组和对付礁石的技巧,目标鱼也多是鲷科类这种聪明又难搞的鱼。我呢,就喜欢岸抛,喜欢那种用一支竿、几个假饵,就能撬动一片未知海域的成就感。看着饵在水里游动,想象着水下那条鱼可能正在某个角落盯着它,然后猛地冲出来,那种心跳,是毒药。
所以,海钓怎么“发”?没有秘诀,只有热爱。把该准备的装备准备好,找个安全的地方,多看多学多问,然后,就是不停地抛,不停地收,不停地感受,不停地思考。每次出海,都是一次新的探索,一次和大海的对话。鱼在不在,看运气。但你投入的时间和感情,大海会用别的方式回馈给你。也许是绝美的风景,也许是难忘的经历,也许,就是心里那份久违的平静和自由。这就是我的海钓,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