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轮怎么用

说起海钓轮,新入门的可能就觉得,啊,不就是个绕线的玩意儿吗?错!大错特错!这玩意儿,是你的手,是你的心,是你在水下跟那条鱼沟通的翻译机,是你和大海较劲时的最强后盾。别看它外形大同小异,里面的门道深着呢,用得好不好,直接决定你今天回家是炖鱼汤还是喝西北风。

用轮子,首先得明白它最关键的功能:收线放线控制泄力。抛开那些花里胡哨的,这三个点才是根本。收线的速度和力量决定你能玩什么饵、在什么水层找鱼;放线(或者说出线)的顺畅度关系到你的抛投距离和中鱼瞬间的缓冲;而泄力,嘿,这玩意儿就是你跟鱼之间谈判的筹码,是软硬兼施的艺术。

新手最容易在泄力上吃亏。总觉得调得越紧越好,生怕鱼跑了。结果呢?不是中鱼瞬间拔河把线拉断,就是把竿子拉折,或者轮子的齿轮嘎嘣脆响,提前报废。调泄力不是死的,得根据你用的鱼线磅数、目标鱼的大小和它可能逃窜的环境来定。像我用PE线2号,前导30磅碳线,去礁石区海鲈泄力就不能太死,留个余地,让鱼第一波冲刺时能顺畅地出线,把它的爆发力卸掉一部分。那“滋滋啦啦”的声音,听着是心疼线,但那是轮子在帮你消耗鱼的体力,是它在跟你“说话”,告诉你鱼的劲头有多大。等它第一波冲刺过了,劲小点了,你再慢慢把泄力拧紧一点,开始收线搏鱼。这个过程,手感很重要,你得感觉鱼的挣扎力度,随时微调。有时候大鱼突然又来一下猛冲,如果泄力锁死了,那就惨了,说不定直接拔河断线跑鱼,甚至竿子都会被扯断。所以,用轮子,首先要学会听懂泄力的声音,感受鱼的力量

抛投就更不用说了,这是基本功。但同样的纺车轮,不同的人抛出来效果天差地别。除了甩竿子的手法,轮子的出线顺畅度影响巨大。线杯缠线是否均匀,线杯边缘的设计过线规的顺滑度,这些细节都决定了你的饵能飞多远,落点能有多准。我喜欢大线杯纺车轮,感觉出线更顺滑,阻力小。抛投的时候,手指压住线,打开线杯,挥动竿子借力,在竿梢前送的瞬间放开手指,眼睛盯着落点,同时用另一只手去摸主线或者线杯边,感受饵的飞行速度和轨迹,快到底的时候提前合上线杯或者用手指轻压线杯边缘刹车,让饵轻柔落水,避免炸线和惊鱼。这一连串动作得流畅自然,才能把拟饵或者活饵准确送到你判断的标点上。

收线嘛,看着简单,实则千变万化。玩路亚,不同的拟饵有不同的泳姿要求,收线速度、节奏、甚至偶尔的停顿(控线的技巧之一),全靠轮子来执行。拉饵(比如米诺),要模拟小鱼受伤挣扎的样子,收线速度和扬竿抽竿的配合是关键;玩波趴(波趴),要模拟小鱼在水面挣扎,收线节奏得是“抽-停-抽-停”,让波趴发出声响和水花。这一切都通过你的手传递到轮子,再通过轮子传递到鱼线前导线,最终体现在拟饵的动作上。好的轮子,齿轮比合适,转动手柄的感觉细腻,能让你清晰地感觉到水下的每一个轻微变化——是饵触底了?是碰到障碍物了?还是有鱼在后面跟着?这种手感,是长时间累积出来的,也是轮子质量好坏最直观的体现。我那台用了好些年的西马野ステラSW 8000HG,虽然旧了点,但那收线的顺滑感和传递回来的清晰手感,是新轮子比不了的。

再说说搏鱼。这是海钓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是最考验轮子和钓手配合的时候。中鱼了,扬竿刺鱼,然后就进入搏鱼阶段。这时候,轮子就是战场上的绞盘。你得控线,不让线被拉断;你得收线,把鱼往回拉;你还得根据鱼的冲刺方向和力度,调整身体姿态,调整竿子角度,同时随时准备微调泄力。鱼往礁石里钻,你得赶紧收线,同时竿子往外侧绷,尽量把鱼拉离危险区域;鱼往深处猛冲,你就让泄力出线,但得压住竿子,别让它把线拉光了;鱼侧着身子跟你较劲,你就保持压力,慢慢收线,消耗它。整个过程,你都在跟手里的轮子“跳舞”,通过它传递的力量和声音,判断鱼的状态,然后做出反应。那种大鱼拉着你的泄力“吱吱”响,竿子弯成满弓,手臂酸痛,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真是会上瘾。我记得有一次在东山外海,一条大章红中钩,那家伙力量太恐怖了,直接拉得鼓式轮星形泄力狂叫,我手差点没抓住手柄。还好那台禧玛诺TLD 50WLRSA够皮实,硬是抗住了它几波冲刺,最后磨得它没脾气,才慢慢收到船边。那场仗,打得心跳都快停了,全靠轮子给力。

选轮子也得讲究。岸边抛路亚纺车轮是主流,远投能力收线比自重很重要。船上铁板慢摇鼓式轮或者强力纺车轮都可以,但收线力量刹车力得够大。钓金枪鱼这种顶级掠食者,那得上专业的大型鼓式轮刹车力动辄几十上百公斤,线容量也得足够大。别听那些参数党瞎掰,什么这技术那技术的,最终还是要上手,去感受轮子的顺滑度力量手感。一个好的轮子,转动手柄时应该感觉不到任何阻滞和虚位,泄力出线应该均匀稳定,不会忽松忽紧。

用海钓轮,其实用的是一份耐心、一份观察和一份预判收线的快慢,是根据水流、水深、鱼活性来调整的;抛投的方向,是根据潮汐、风向、水色来判断鱼可能藏身的结构泄力的松紧,是根据中鱼后的感觉和经验来微调的。没有哪个轮子是万能的,也没有一套固定的用法能通吃所有情况。你得根据环境和鱼情,灵活运用轮子的各项功能。

举个例子,在流比较急的流沟里钓底栖鱼,用纺车轮的话,你得不停地控线,适时放线让饵到底,又不能让线被急流带得太高远离底层,中鱼瞬间还得迅速收线把鱼从急流里拽出来,防止它借力逃脱。这时候轮子的收线速度瞬间爆发力就很重要。如果是用鼓式轮垂直下饵,那放线的速度控制、到底后的刹车控制(防止过底挂地球)、以及中鱼后强大的收线力量就是它的优势了。

所以说,海钓轮不是个简单的工具,它是你身体和大脑的延伸,是你感知水下世界的触角。你每次抛投的力度,每次收线的节奏,每次搏鱼的策略,都通过它来实现。伺候好它,它才能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别偷懒,每次回来用淡水冲洗干净,检查一下泄力垫片,上点油,那是轮子的“命根子”。

钓鱼这事儿,到最后玩的就是个感觉。手握轮子,听着海浪,闻着咸腥味,感受着风吹在脸上的湿润,眼睛盯着鱼线入水的地方,脑子里盘算着水下的情况。中鱼那一刻,从鱼线传到鱼竿,再到你的手里,那股突如其来的力量,那种生命的挣扎,全靠你手里的轮子来承载和传递。那种人与自然、人与鱼、人与装备完美配合的感觉,不是坐在屋子里吹空调能体会的。用好你的海钓轮吧,它能带你走进一个完全不同的海钓世界。

海钓轮怎么用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