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虾海钓怎么钓

说起用虾钓鱼,好多人脑子里立马蹦出“简单”、“基础”这几个词,觉得这玩意儿不就是挂个虾往海里一扔的事儿嘛。说白了,真要这么想,那只能说明你压根儿没体会过用虾海钓的那些门道,那些细节,那些藏在水下的心跳。我跟你说,虾,尤其 活虾,那在大海里就是硬通货,什么鱼都好这一口,但想用好它,钓出水平,那学问可深着呢。不是瞎猫碰死耗子,这里面有的是讲究。

你看那些路亚高手,玩儿的是技术,是假饵的魔力。我们用虾的,玩儿的更多是读懂大海理解鱼的习性,然后用最自然、最能以假乱真的方式,把这口饵送到它们嘴边。这份儿细腻劲儿,一点不输那些玩儿高科技的。

首先,饵本身。我基本只用 活虾。死虾?除非真没办法,或者目标鱼就是冲着味儿去的,不然那鲜活的跳动、那临死的挣扎(听着有点残忍哈,但鱼就吃这套),是任何死饵、甚至假饵都模仿不来的。活虾怎么来?自己捞、渔民那儿买、渔具店订,都行。关键是怎么伺候好它。一个 增氧泵,一个好桶,水温别太折腾,这是最基本的。有时候看着桶里虾活蹦乱跳的,心里就有底。一看到虾开始发红、不动弹,就知道今天这场子可能要打硬仗了。

活虾的挂法,这可是个大学问。不是一概而论的。

如果水流缓、鱼口轻,目标可能是鲷类这种比较谨慎的,我喜欢钩头,从虾头硬壳下面穿过,只伤一点皮毛,让虾在水下还能扑腾。这样它最自然,鱼最不容易察觉钩子。缺点是抛投要轻,否则容易甩飞。

如果水流急,或者目标鱼是石斑这种一口吞的,我会考虑钩尾,从尾部数起一两节穿过。这样虾不容易掉,也能保持一部分活性,抛投阻力小点。

还有一种是穿体,从虾身体中间横穿过去。这个挂法虾的活性相对差一点,但牢固,适合新手或者在复杂地形怕挂底丢虾。但我个人不太常用,感觉不够灵动。

你看,光一个挂虾,就有这么多讲究,这哪是简单俩字能概括的?

接着说装备。用虾钓,特别是矶钓或者码头防波堤上钓底层鱼,对竿子的要求挺高。要敏感,能第一时间把鱼就饵的信号传到你手上;又要有腰力,能把藏在礁石缝里的家伙拔出来。我偏爱那种碳素含量高、先径细、带有软尾的矶钓竿,比如 禧玛诺或者达瓦的1.5号到2号矶钓竿,长度在2.7米到3.6米之间。这竿子,头是软的,一点点不对劲的“口”都能表现出来,但竿身够硬朗,真中大鱼了,能顶得住。

轮子嘛,纺车轮是主流。尺寸根据目标鱼和钓点来,2500到4000型比较常用。关键点在于卸力要顺畅。用虾钓很多时候线组不会太粗,中了大鱼全靠轮子的卸力保护线不被拉断。那种顿挫感强、出线不均匀的轮子,我基本是拒绝的。线组搭配,我习惯用PE作为主线,一般0.8号到1.5号,这玩意儿没啥延展性,信号传递直接。但PE不耐磨,尤其在礁石区,所以前面一截耐磨的氟碳子线是 필수 ( 필수 是韩语里的“必须”,钓鱼圈有时爱混着说,懂的都懂),号数看目标鱼,2号到5号都可能用到。连接主线和子线的FG结或者GT结必须打瓷实,这是整套线组最脆弱的环节之一。鱼钩?我喜欢用丸世钩或者伊势尼钩,型号从5号到9号不等,具体看你用的虾多大、想钓多大的鱼。这两种钩型,前者钩尖锐利,适合轻口鱼,后者钩条粗,对付力气大的家伙有优势。

再说钓组。用虾钓底,最经典的莫过于滑铅钓组。一粒通心铅,上面挡个太空豆,下面连子线和钩。铅坠的重量根据水深、流速来定,原则就是能让饵稳定在钓点附近,又不至于死死固定影响自然度。太空豆的位置决定了鱼吃饵后能带着线跑多远,留点余地,别让它第一时间就感觉到铅坠的重量。这是让虾显得活、让鱼敢吃的关键。

实战呢?选点很重要。虾钓最有效的地方,往往是礁石区乱石滩码头桩子边防波堤内侧或者外侧有障碍物的地方。这些地方是底层鱼藏身、觅食的老窝。看水色,浑浊点儿的水有时反而好,能掩护虾,鱼也敢出来。看流,太急的地方站不稳,饵也荡得厉害,鱼不好追;完全死水也不行,饵没活力。最好是那种活而不急的流,能带着你的虾在水下慢慢晃悠,就像真虾在爬在游。潮汐更得看。涨落潮交替的时候,水流变化,鱼最活跃,觅食欲望强,这是黄金时间。死潮(最高潮或最低潮)时口往往差一些。

抛投下去,不是放着等就行。得“逗”。轻轻提竿,让虾离开水底一点点,再放下去。这个过程模拟的是虾在逃窜或者跳跃。有时候就是这么一“逗”,藏在石头缝里的鱼就被激出来咬一口。手感很重要,PE线就是这个时候派用场的,水底的任何变化,虾的挣扎,鱼的触碰,都能通过线、通过竿尖,清晰地传到你手上。

读口,这是用虾钓的真谛,也是最考验经验的地方。鱼吃虾的口,千变万化。有时候是轻微的啄几下,竿尖点点,像小鱼闹;有时候是突然一个沉重的“顿口”,竿尖猛地下弯;有时候是线被慢慢地、但坚定地“拖”走。怎么判断是鱼还是水流带饵,是鱼在试探还是已经吞了?没别的,多钓,多感受。当你感觉到竿尖传递回来的不是死沉的挂底感,不是水流推线的均匀感,而是一种有生命力的、不规则的、带着停顿和发力的力量时,心跳就会开始加速。

扬竿时机也很关键。如果是那种试探的轻口,你急着扬竿只会把虾从鱼嘴里拉出来。通常要等鱼给一个比较实的“口”,或者你感觉到线确实在被往外拉,轮子里的线在动了,这时候再果断扬竿刺鱼。力量别太大,够把钩子刺进鱼嘴就行,后面是搏鱼的事儿。

搏鱼的过程,更是门艺术。用虾钓的鱼,尤其石斑这些,力气大,中钩第一反应就是往回钻礁石。这时候竿子要立住角度保持好稳住别让它得逞。全靠轮子的卸力一点点磨,泵鱼(轻提竿再收线)把鱼一点点从藏身处拉出来。那个过程中,轮子吱吱出线的声音,竿子弯成的漂亮弧度,还有手上传来的鱼垂死挣扎的力量感,这感觉,真的会上瘾。

我记得有一次,就在一个老旧码头的角落,水深也就四五米,看着挺平静。我挂了只活蹦乱跳的大对虾,用的就是滑铅钓组,铅坠刚够稳住底。抛到离桩子不远的地方,就让虾在水底自己活动。等了大概十来分钟吧,竿尖非常轻微地点了两下,几乎看不出来。我没动。然后线杯里的线非常缓慢、非常均匀地开始往外走,速度不快,但就是不停。我知道,这口是条大鱼!不是小鱼那种乱啄,不是水流那种带着荡漾的走法,是那种吃进嘴里、转头就走的实诚劲儿。我深吸一口气,等线走了差不多一米,感觉轮子转得更流畅了(说明鱼彻底带着饵走了),猛地扬竿!中啦!那竿子瞬间弯成了大弓,轮子疯狂出线卸力叫得杀猪一样!那力量,绝对不是小家伙!我心里狂跳,赶紧把竿子侧向一边,不让它钻桩子。就这么拉锯了五六分钟,胳膊都酸了,终于把那货从水底拽了上来——一条足有七八斤的大石斑!黑乎乎的,嘴巴老大,钩子正挂在嘴角。那一刻,别提多有成就感了。这要是个新手,那轻口,那慢走线,多半以为挂底或者小鱼闹,就错过了。

当然,跑鱼也是常有的事儿。有时候是线组不够给力,有时候是钩子没刺牢,有时候就是大鱼太狡猾,一下子钻进你完全没办法的死角。每次跑鱼都郁闷,但也是经验。下次知道这里的鱼爱钻哪里,下次知道什么时候该强拉什么时候该放线。

用虾海钓,它不像路亚那样需要不停地抛投搜索,它更多的是一种守候、观察和判断。你得有耐心,得相信水下有东西,得能从竿尖、从线上传递来的细微信号里,分辨出鱼的意图。它考验的是你对环境、对鱼的了解深度。

特点 活虾 冷冻虾/死虾
状态 鲜活,会扑腾 无活性,软
诱鱼力 极强,动态诱鱼 主要靠气味
适用鱼种 广泛,尤其对警惕性高的鱼 广谱,对嗅觉依赖强的鱼
挂钩牢固度 相对易掉,需技巧 较牢固
保存 需增氧泵,耗精力 冷冻保存,方便
成本 通常较高 相对较低

(上面这个表,就是我自己常用活虾的原因,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所以说,用虾钓鱼,绝对不是什么基础得不能再基础的事儿。它有它独特的魅力,独特的技巧体系,独特的跟大海、跟鱼沟通的方式。从选虾、养虾、挂虾,到选竿、配线、绑钩,到找点、读流、读口,再到扬竿、搏鱼,每一步都有学问,每一步都藏着无数次的实践、失败和摸索。

别看我说的这些好像挺复杂,真入了门,你会发现这是个不断学习、充满乐趣的过程。每次抛竿,每次感觉到水下的动静,都像是在跟一个未知但充满活力的世界对话。那种感觉,不是坐在办公室里能体会的。海风吹着,闻着咸腥味儿,听着浪拍礁石的声音,手里握着竿子,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水下的那一点动静上。中鱼了,那种强烈的顿感,那种力量的爆发,那种肾上腺素飙升的快感,是真真实实、够劲儿的体验。就算没中鱼,光是待在海边,感受大海的气息,心里也是平静的。

用虾海钓,对我来说,不仅仅是钓鱼,它是了解大海的一个窗口,是磨炼耐心和感知力的过程,更是跟那些藏在深处、凭借本能生存的精灵们,进行的一场无声的交流。它简单吗?看着简单。但想钓好,真不简单。它需要你成为大海的一部分,去感受,去理解,去融入。下次有机会,你也试试?别把它当成糊弄的饵,把它当成你跟大海连接的桥梁,你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用虾海钓怎么钓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